分卷阅读63


信,百姓们心里一直都会对低盐价念念不忘。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后世的低盐价变成了百姓们心中的白月光,而他们的朝堂则变成蚊子血,朝堂众人心里会得劲才怪。

“陛下,咱们是否要在海边建晒盐场?”有人问帝王们。

“……建吧,不建百姓们会更不满。”虽然建了盐价也降不到后世程度,可不建更不行,这让帝王们心里憋屈。

【最初的酱是指肉酱,是一种单独的美食,因为其制作原材料,食用。的都是贵族。

后来菜酱出现,越来越多的百姓们才吃上酱,如咱们现在常见的黄豆做成的豆瓣酱,芝麻做成的芝麻酱,还有辣椒酱等。】

【饭菜加酱,可以让食物提味增香,是和只加盐,是两种不同的口感。

而做酱的过程,可以加盐,也可以不加盐,不加盐的话,保存时间会短于加盐。】

【后来随着演变,宋朝时期,开始出现咱们现在的酱油。

明清时期,酱油已经普及到百姓家中。】

诸朝百姓们眼睛亮道:“我们好像可以做酱和酱油。”

芝麻和辣椒他们没有,黄豆却是有的。

更别说酱还能做酱油。

等姜叶和江雪大致介绍完酱的历史和种类,身后屏幕内容变成各种酱的配方和酱油酿造方法。

“黄豆酱由黄豆、面粉……还有盐制成,这些都不难弄到。”靠前的朝代大都记黄豆酱。

“辣椒酱主要是辣椒,正好咱们有辣椒,试试看。”手边有辣椒的朝代百姓们道。

倒是芝麻酱,很少有百姓做,基本都是衣食无忧的贵族们。

除了零点的豆瓣酱、芝麻酱和辣椒酱外,还有更多酱,虽然有些人们用不到,可是不妨碍众人记下。

【醋和酒可以说是一家,它们的原材料和最初步骤都是一样的,区分是从发酵过程开始。】

身后屏幕随着姜叶和江雪声音,对半分成两个画面,只见刚开始,他们的步骤一样,等到后面,他们的步骤才有所区分。

就像一条路上出现的两个岔路口,一条路:酒被拿去蒸馏,另一条路:醋加醋酸继续发酵。

【两者不同之处还在于,酒需要无氧环境,也就是密封;醋的话是有氧环境,可以雨天盖盖子,晴天把盖子拿开。

就这样不同的制作步骤,使得相同原材料,做出来不同味道的酒和醋。】

【酒和醋除了能用粮食酿造,还可以用水果酿造,像之前介绍过的葡萄酒,水果也可以做果醋。

除了食用外,醋还有一个文学典故。】

【传闻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太宗听说宰相房玄龄“妻管严”,就赏赐给房玄龄几个宫女,房玄龄把人带回去后,直接被其妻赶出家门。

唐太宗闻言大怒,召房玄龄之妻卢入宫,给卢氏两个选择,要么接纳自己夫君小妾,要么喝下毒酒去死,谁知卢氏二话不说选择喝下毒酒。

杯里并不是酒,而是醋,无毒,可是卢氏的果决让唐太宗收回成命。

至此,“吃醋”一词代指男女之间嫉妒、不安、占有等意思。】③

【这个故事出自《隋唐嘉话》,并非正史,里面的内容就跟《汉武故事》的可信度差不多。】④

“《汉武故事》,那不就是假的吗!”李世民无语,他还以为自己真管了爱臣家事,吓他一跳。

“陛下,其实民间现在就有这类吃醋小趣闻,只是不知后世为什么安到陛下和臣头上。”房玄龄如释重负笑道。

“哦,所以玄龄你真是‘妻管严’?”

房玄龄:“……”

“《汉武故事》,是写朕的吗?里面都写朕什么了?”不知道金屋藏娇等典故的刘彻有些好奇。⑤

“咳咳咳咳!”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对《汉武故事》添砖加瓦的无名作者们剧烈咳嗽,深怕后世曝出他们的。名字。

【最后咱们来说茶,大家可能都听过“吃茶”的说法,因为在古代,茶的确是用来吃的,当时茶并不算饮品,而是算一道菜肴吧。

大家可以看看陆羽《茶经》对茶的制作,除了茶叶,还会往里面加葱、姜、栆、橘子等配料,等它们全都熬煮好,已经是茶粥和茶羹。

跟咱们今天的茶,可谓是相差甚远。】

“茶不就是那样做的吗,后世又是怎么吃茶的?”吃茶粥和茶羹的前面朝代没觉得哪里不对。

“难怪说‘吃茶’,原来以前茶真的是用来吃的。”已经饮茶的朝代恍然。

“我的《茶经》流传到后世了。”陆羽很高兴。

说着他备好纸笔,准备把后世的吃茶方法也写到《茶经》里。

【直到唐朝时期,茶还是用来吃的,等到宋朝时,有了点茶。

点茶就是把茶叶打成粉,然后少量多次注水,把茶叶粉打发成泡沫状的样子。】

说着姜叶和江雪身后出现宋朝点茶的过程。

【时至今日,咱们对点茶可谓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点茶并没有消失,陌生是因为点茶并不在我们国家流行,而是在隔壁的日。本。

他们把点茶法当成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他们发明点茶法,而少有人知道点茶法是他们宋朝时从华夏学习过去的。】

“把点茶当成他们的传统文化?他们没有自己文化吗?”流行点茶法的宋朝人震惊。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把外来文化当成自家祖宗,他们就不别扭吗?

“你们说,他们既然认为点茶法是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那他们会承认点茶法的历史来历吗?”嬴政、刘彻、李世民等人问臣下。

“陛下,承认点茶法来历,会动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几位帝王的臣子们意见一致。

就像他们说的,宣扬点茶法来历,人家还怎么理直气壮的把点茶法奉为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点茶法在华夏早就不行了,听后世意思,日。本还把点茶法传到后世了?”朱元璋不理解。

“比起点茶法,沏茶和泡茶,不是更方便?”

【关于宋朝的点茶,还衍生出斗茶的文化,斗茶就是在茶水表面,用不同搅拌打出来的茶沫作画。

简单来说,就是茶叶/沫版拉花,利用下。面茶叶颜色和上面茶叶颜色的不同,从而绘制不同图案,谁用茶末画的更好,谁就赢。】

明清百姓看到宋朝点茶过程皱眉,“这得多费时间啊,没有沏茶/泡茶方便。”

【宋朝之后,是明清的沏茶/泡茶法,其实关于陆羽《茶经》里,也有泡茶的方法,可当时并不流行,直到明清,迎来泡茶和沏茶法的高峰。

直到我们现在,依旧是以泡茶法为主,因为它比煮茶和点茶法便捷。】

“朕就说沏茶法比点茶法方便。”朱元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