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声,“我都受伤了,还要上课,我就不能不上么。”

谢承:“明天带个厚垫子放在椅子上。”

谢澹:“……”

……

郑山辞在户部把资料整理好了,然后他把账本递给段郎中,段郎中应了一声,“郑大人坐吧。”

郑山辞坐下后有人给他上茶,看来是要细谈。

段郎中想了想,“从江南来了一批丝绸商,户部要给他们结算银两,我现在这里走不开,还要你去接待一二。”

朝廷在江南设置的纺织局,是官商合办,每年年底还会进献贡品,一些大商人有机会在户部官员这里露面,士农工商他们待户部的官员很客气,出手又大方,说着去给他们款子,实则去给他们结款子的人还能捞上一笔。

水至清则无鱼,郑山辞明白像是这样的送礼,一般情况下皇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闹到他面前,他都可以假装没有看见。

郑山辞把这个活计应下来了。

纺织局的人,郑山辞还是很有兴趣的。他们在布铺用的纺织机经过了改造,效率提高了一倍。江南的纺织局被称为天下第一纺织局,里面有很多技艺精湛的绣娘。单单是江南纺织局就给朝廷带来了百万银子的利润。

户部有一条隐形的规定,不准经济发达地方的人进入户部。浙江布政使司、江西布政使司、苏州府跟松江府这四个地区禁止担任户部官员。这四个地区经济很发达,世家大族的关系错综复杂,若是这里的进士来户部担任官职,很有可能造成户部的消息泄露,让地方反而对朝廷造成影响。

段郎中:“还有宝泉局那边你盯着点。”

郑山辞心中怦怦直跳。这就对他太信任了,宝泉局就是朝廷铸钱的地方。

段郎中说完让郑山辞先退下了。浙江有一笔账不对劲,他今年不能留在京城过年了,要去浙江微服探查,所以手里有些事只能交给郑山辞来做。

郑山辞领命退下,姜兰礼跟他一起去接待江南纺织局的商人,为首的商人姓冷。他们是谈事就选了一个酒楼谈事。

冷老板很来事,给郑山辞跟姜兰礼都带了见面礼。

“到了京城没想到户部的大人的又有变动了,小小心意还请两位大人笑纳。”

郑山辞跟姜兰礼都没收,郑山辞笑道,“冷老板客气了,我们是来给冷老板结款子的,怎么还能要冷老板的礼物。”

冷老板看出郑山辞跟姜兰礼是真没想收,他也不强求。有的官员是不吃这套的,要是强行让人把礼物收下,反而显得失礼。

众人一起把饭吃完后,郑山辞给冷老板结款子,给他的款子有八十万两,郑山辞把银票交给他。

冷老板说:“两位大人不要我的礼物,总要带两匹丝绸吧。”

郑山辞知道做人不能太冰清玉洁,他跟姜兰礼拿了两匹丝绸。

冷老板等郑山辞跟姜兰礼走后,心中叹息。好不容易才跟金郎中打好关系,结果金郎中直接废了,现在这个段郎中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性子。这郑山辞跟姜兰礼初入官场,目前还没官场上的习气,不吃他那套,不好入手。

“老爷,我们现在回去么?”

“回去吧。把我带的礼带给朝中的各位大臣,还有今天秦大人的儿子生辰,你去送生辰礼物。”冷老板心里有谱,他把这些朝中的大臣祖辈的生辰全记下来了,要是他到了京城正要撞见有个什么生辰,祝寿的,他都会送上一份礼。

礼不重,但可以露一下脸。

冷老板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郑山辞跟姜兰礼回到户部,姜兰礼说,“郑大人,我看了冷老板送给我们的夜明珠,一颗价值一百两银子。”

这一颗夜明珠差不多是他一年的俸禄了。

果然做官收礼也能有不少的钱。

姜兰礼说了这句话就没有说其他的了,郑山辞也没有说话。

郑山辞去盯了宝泉局,他本来怀着激动的心情,结果看了铸钱之后,他发现跟打铁一样,已经变成了平常的心态。

“郑大人,今年的目标是要打……”小吏跟郑大人汇报他们今年要打多少钱,有的铜钱有磨损,他们会融进去重新铸造。

每年大燕要流通多少的金银也是要做出规定的,这都要靠户部的人力去算,不然很容易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郑山辞拿到了今年铸钱的目标。

他回到工位上处理事务。

地方官员考核升官是三年为期,京官升官的途径就比地方官更多了。有一方面是京察制度,京察制度六年一次。考察对象是五品及以上的官员通过吏部的考功司按照四格守、才、政、年来评判官员的等次。除了采用四格来考核外,还要从官员实际的工作内容来确定专业考核科目,这种方法称为无格。

京官想往上升还有熬资历,论资排辈。当职位有空缺时,官员中没有突出功绩时,资历深的官员优先补缺。还有一种就是上官赏识,当有空缺职位上,上官推荐。最特殊的晋升渠道就是得到皇帝的赏识。

郑山辞给雷尚书说的模型,武明帝看了觉得是特殊的功绩,只是目前职位上没有空缺,所以武明帝还在思忖。

现在他并不想把郑山辞安排到其他的部门,只想让郑山辞在户部好好的历练。他看好的几个人都分散到六部了,毕竟这些人都还年轻,缺乏资历。

郑山辞在户部轻轻的咳嗽一声,他感觉有点冷。

“郑兄,明日去我府邸围炉煮茶么?”崔子期邀请友人。

郑山辞想,澜意最近一直缩在家里,可以让他一起去崔兄的府邸找吕锦一起说说话,他应下来。

下值后回到家里,金云给他端了一碗姜汤,喝了一碗姜汤郑山辞好多了。

郑山辞带了一部分的公务回来,年前事太多了,有一部分户籍需要整理,他还没有整理好。郑山辞还是做了分类,把固定的人口用黑色的墨水,加入的人口和迁出的人口又用不同的笔写上,这样一目了然。

他把用在账本的方法,迁移过来用在统计户籍上。

虞澜意看见郑山辞回来了,他拍了拍榻上,让郑山辞坐过来。

郑山辞坐过去烤火,“今天怎么样?”

虞澜意夹了一下声音,“不舒服,今早跟晌午都没吃饭。”

“那你有没有想吃的?”

“吃点糕点就成了。”

郑山辞把桌子上的糕点端过来递给虞澜意。

虞澜意继续戳鞋垫,“郑山辞好神奇啊,我记得我没怎么绣鞋垫,结果我已经快要绣完了。”

郑山辞:“……”

虞澜意美滋滋的说,“难道我在这上面还有天分不成。不过我绣了这一双就不想绣了,只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郑山辞把明日去崔府的事告诉给虞澜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