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


里的人也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朱典史身强体壮,大抵没什么官架子,还非要坐马车回去。

江主簿跟丁宣、谭和他们这样的文官是受不得寒的,他们坐着马车互相道好便走了。

“朱大人,您说郑大人过年会给我们多少银子?”一个衙役问道。

朱典史伸出手,大力拍他的背,笑骂:“你整日就惦记这几个钱,郑大人还会少了你么?瞧你那点出息。”

“这不是想朱大人漏点消息出来,小的们好心里有数。”

“老子都不知道,还漏给你们,一边去。”朱典史踹了衙役一脚,倒也没使劲,只是玩笑。

“朱大人,你改明儿去问问郑大人。”

朱典史拍了拍肩膀上的雪,“要我去打头阵,就这几天的事了,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反正我是不去的,为这事找郑大人,我嫌丢人。”

郑山辞回到家里正好碰上宋大夫给林哥儿诊脉,现在是已经显怀了,林哥儿的气色还好,看见郑山辞眼里还带笑,“山辞下值回来了?”

宋大夫给郑山辞见礼。

郑山辞虚扶了一把宋大夫,叫了一声大嫂,他问,“怎地没看见大哥跟清音?”

以往这两个人都是在林哥儿的房里。

“食肆里忙,又是过年要算账了,你大哥是个糊涂的,还要清音去帮着对账,两个人都出去了。我在府上有人伺候,再说宋大夫都是顶熟悉的人了,没什么好担忧的。”

郑山辞颔首,“大嫂说这话也是。”

“山辞,让宋大夫也给你瞧瞧。”林哥儿笑道,“趁宋大夫还在这,一并看去。”

“大嫂说的是。”

郑山辞对自己的身体还是看重的,不能现在就身子差了,他还年轻。他坐在椅子任由宋大夫诊脉。

半晌,宋大夫挼着胡子笑道,“郑大人年轻力壮,脉搏有力,身体好着,只是夜里应当是有些浮躁,郑大人是不是难眠?”

郑山辞还有些尴尬,“是有些难以入眠。”

“肝火太旺了,不过郑大人还年轻,这也是正常的,吃几副败火的药就成了,没什么大问题。”

郑山辞害臊,他让旺福把宋大夫送出去。自己在林哥儿这也没什么脸待了。

“大嫂,那我先回去了。若是你有什么事,差人告诉我。”

林哥儿:“你去忙吧。”

郑山辞端着温润如玉的模样向林哥儿拱手离开了。

郑山辞大抵还是不好意思,过了几日才缓过来了。

过年县衙要放假,郑山辞到了下午就把县衙的人召集起来,让户房的人抬了装银子的箱子过来。虽说要给朝廷交十分之六,但还有四分是自留的,今年赚得多,县衙里的钱还是多的。

郑山辞照例说了一些场面话,话锋一转就说道发钱过年的事,“每个人二两银子,棉衣两件,三桶油四罐辣酱,两坛烈酒,等会户房的人按照名字来发东西。”

“多谢郑大人!”他们大声喊道。

人群有些躁动,但郑山辞还在这里,他们就压着兴奋,只是眼睛是亮着的,脸上也充满了笑容。郑山辞看了一眼,轻轻一笑,知晓他们的性子,他说完便走了。

“二两银子,这拿回家去,家里媳妇要高兴了。”一个年轻的衙役立马跑到户房那排队。

“再加上今年赚的银子,我今年拢共赚了十两银子了,膳堂还时不时吃肉、有水果拿。我把水果留着带回去给家里的妻儿吃。打牙祭就去郑家食肆也不贵,今儿领了钱,我就带家里的人去郑家食肆吃饭。”

这几天县衙放年假了,郑山辞回到家里跟郑山成、郑清音一块吃饭,林哥儿不好动,吃饭后他们就陪着林哥儿说话。

“爹他们还来信了,让家里的侍从写的。”郑山辞说。

林哥儿问道,“怎么说的?”

“派过去的人要等院子修好了才回来,屋子已是修好了,侍从留了一个人在那边伺候,其余的都回来了。他们说过得挺好的,就是觉新奉县太远了,已经在清乡村住惯了。”郑山辞看见这信件心里也惆怅,他还未见过郑父跟郑夫郎。

在记忆中都是两个和善的人。

若是任期满了能回京城,郑山辞想让马车快些走,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绕一下路,去看看郑父跟郑夫郎,他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爹跟阿爹好就好。”郑山成听了这话心里也高兴。

“对了,信中还提到了大嫂的娘家,他们过得也不错,让大嫂你别担心。”

林哥儿心下松口气,“难为爹跟阿爹还记挂着我的娘家,等把孩子生下来,我们还是要回去一趟。”

郑山成:“这是应该的。”

他是家中的长子,弟弟在地方做官,要管这么大一个县,没什么空闲的时候,他给家里尽孝本就是应该的。

郑清音听了这话,心中坚定,他说道,“到时候我也要回去看看爹跟阿爹。”

郑山辞除了接了清乡村的信,还接了虞澜意的信,这都是虞澜意在回京的路上写的,他到了一处驿站便写信寄给郑山辞。

郑山辞回了屋,拆开虞澜意给他的信看。

大都是虞澜意在路上的一些见闻,还有他的吐槽跟一些思念,那一些思念丝丝缕缕的缠着郑山辞,最后虞澜意落笔写到月季花开了。

郑山辞想象到虞澜意在驿站里提笔写信,抓耳挠腮的模样,最后不知如何收尾,抬头看见了窗外的月季花开了,随笔就写下了。

他又把信件看了一遍才放好,提笔给虞澜意回信。

天色太晚了,只能等明天把信寄出去。

他想念虞澜意。

无关欲念,心火难眠。

新年临近,不少人都要置办年货了。新奉县的百姓们早早就来集市买年货,玻璃厂跟香水厂是在秋天开的,招了一些人来做工,年假也是比照着县衙的年假,他们手里都有闲钱来买年货。房屋倒塌的人,如今暂时住在县衙的空房里,得知郑大人还要给他们修房子,只需出极低的价格,或是帮着干活,他们本来心里还苦着,立马就欢喜起来。

还有几家人被选上去香水厂跟玻璃厂,他们心里就更感激郑山辞了。选人是没有什么内幕的,只他们想着有了郑大人才有香水厂跟玻璃厂,心里感念万分。

自打郑大人来了,新奉县过的都是好日子。

王全是上战场瘸了腿的,他在榨油厂干活卖力,现在已经混成了一个小管事,如今他正带着他的媳妇来买年货。腰包里有银子了,就是腿瘸了也不碍事。在榨油厂的人大都是从战场退下来的人,他们互相说着话,理解对方,王全心里更妥帖了。

新奉县离边疆近,有些士兵不好归乡就是停留在新奉县,在这办军籍,在这儿挺好的,王全这样想着。

“买副春联回去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