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


旧太平。

但凡事都有意外,这不出意外,那就要出意外了……

尤其是还有谢文彦这个满腹坏水的家伙在其中搅局。

所以。

诸国仅仅是和亲半年后,南国就率先吹响了诸国之争的号角。

“报——”

边关士兵快马加鞭抵达京城,连口气都来不及喘,将八百里加急送到金銮殿上。

南国在半月前突然集结军队,趁夜偷袭黎国边境。

并且在黎国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势如破竹直接拿下黎国靠近边境的三座富饶城池。

“南国怎会突然对黎国发兵?”

“南国的军队,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

“南国短短时间就拿下黎国三座富饶城池?”

楚国官员们闻言皆是震惊地长大嘴。

不能怪他们如此表情,实在是南国的国力,一直都是诸国最差的。

再加上南国历代皇帝昏庸,都喜欢炼丹求药,不仅对朝政疏忽,还因大量修建道观佛寺,浪费不少人力物力,没钱养军队。

所以,南国军队的质量可想而知。

若不是诸国局势需要平衡,南国根本不可能存活至今,早被收拾了。

结果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南国竟然雄起了!

急报士兵禀道,“是的,南国趁夜偷袭黎国,军队气势如虹,短短几天就拿下黎国三座城池,边关将士们亲眼所见。”

“几位将军派遣斥候打探,南国军队之所以突然变得如此厉害,是因为陛下送过去的那位方道士,是真正的修道高人。”

“对方能够撒豆成兵,掌控天雷,做法让南国军队的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变强……”

总结下来就是,南国之所以如此厉害,就是因为找方道长搞了封建迷信。

楚国官员:……

真的假的?还真有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高人啊?

最重要的是,这高人还是他们楚国送去的!

楚国官员不约而同看向谢文彦,目光齐刷刷,痛心疾首瞪眼:陛下,咱们亏大了啊。

谢文彦神色不变。

亏什么亏,那就是假道士,撒豆成兵,掌控天雷,都是朕让封夫人带兵在后面帮忙呢。

势如破竹拿下黎国城池的是南国军队吗?

不,那都是朕的娘子军!

谢文彦好奇追问,“那南国,为什么突然对黎国发兵?”

“据打探消息,是因为黎国公主嫌夫君长得丑,南国和亲的宗室嫌公主脾气泼辣,夫妻双方关系不和,成亲后经常吵架打架。”

“南国宗室忍不了,就纳了妾室;黎国公主不服气,也跟着养了面首,因此惹怒夫家……”

“南国宗室一家觉得黎国公主不守妇道,要狠狠教训对方,结果反被黎国公主给收拾了,一家人被公主囚禁起来,砍了手脚做成人彘。”

“然后黎国公主在事发前,带着奴仆逃之夭夭,顺带还给南国皇宫放了一把火……”

士兵抹着汗禀报。

这么心狠手辣,压根不管自己国家亲人和臣民的和亲公主,真是长见识了!

第190章 又挑拨离间了

谢文彦虽说早就料到黎国那几个,被李夫人精心挑选出来的和亲公主公君,肯定会搞事情,但也没想到速度会这么快。

不愧是上辈子有黑寡妇之名的人,果真没让他失望。

谢文彦露出笑容追问,“那其余诸国的边境,现在是何反应?”

“其余诸国边境严禁,但三军已经整装待发,粮草准备齐全,约莫随时加入南国和黎国的战场。”急报士兵道。

“既然如此,朕大楚自然也不能落后,户部尚书霍明朗听令,即日起三日内与兵部完成军饷粮草筹备,随时支援边境军队。”

“黎国城池,大楚至少拿下十座城池。”

谢文彦大手一挥下令。

霍明朗和兵部尚书积极站出来,“是,陛下!”

其余朝臣也都没有反对意见,皆是满脸的激动兴奋。

原因很简单,有南国带头,其余诸国是绝对不会错过瓜分黎国疆土机会的,此时出兵,摆明了就是捡便宜。

当皇帝想要开疆扩土的功绩,他们这些臣子又何尝不想?

名留青史可是读书人最高的追求。

谢文彦早就在暗中做好了开战的准备,所以命令下去后,楚国的粮草和军队行动速度非常快。

在其余国家还在犹豫时,楚国出其不意从另一边攻打黎国。

诸国见此,当然不能再落后。

陈国和吴国紧随跟上,黎国一下子被诸国包围,1v4的局面哪里抗得住?

不出意外。

拼命抵抗了半年时间,四国军队就一起打到了黎国皇都,黎国皇帝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率先攻进皇宫的陈国将领斩杀。

这次围攻瓜分黎国。

陈国不负骁勇善战的威名,虽然出兵晚,但攻打下的城池是最多的,也是最先进入黎国皇宫,收获绝对是诸国最大。

吴国和南国也差不远,同样收获颇丰。

只有楚国攻打下的城池数量,以及抢夺到的金银珠宝最少。

因为在谢文彦的要求下,楚国军队从来都不会用蛮力强攻,打下城池后,也不会在城中烧杀抢掠,反而会花时间和物资,进行安抚百姓。

如此,楚国军队攻打速度自然落后。

但有得有失。

虽然楚国得到的城池数量有限,可楚国却获得了民心,黎国因战乱惊慌的百姓,大量都逃到了楚国军队占领的城池。

面对这些难民,楚国不仅全部都接收了下来,还从后方调动了不少物资和金银过去帮忙安顿。

如此举动,让被占领城池的原黎国百姓迅速归心。

让陈国、南国、吴国很是嗤之以鼻。

“虽说如此楚国确实得了好名声,可在诸国现在的形势下,为了一群贱民耗费如此多金银物资,实在不值得。”

“有这么多金银和物资,还不如投进军队,只要军队守得住城池,里面的百姓迟早归心……楚国新皇到底年轻,心性终究稚嫩了些。”

诸国皇帝同时感叹。

其实他们说得也没错,黎国已经被灭,诸国混战随时都可能打响。

如今粮草物资乃重中之重,实在不能轻易浪费在其它地方。

只是。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楚国的高产粮种,可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红薯土豆,穿越堂兄谢文齐的空间中,还有更多没拿出来的粮种。

早在决定抢皇位时,谢文彦就一直在准备粮草了。

如果不是有充足的把握,他怎么会这么快就挑起诸国战争?

不管其余几国怎么看,谢文彦都面不改色按照自己的计划走,派遣官员好好安顿民间百姓,并做好思想工作。

……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