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


大部分人辛辛苦苦当官,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么!

至此。

楚国朝堂的官员,除去投靠世族的那些,基本都对谢文彦彻底臣服了。

谢文彦也没有再计较众人之前的小动作,只要是真心给他办事,他都不吝啬重用,以及给好处。

毕竟,没有人谁会无缘无故为谁白白奉献。

以前这些人跟他作对,是他的价值还不够大,现在他的价值足够,众人自然也就奉上忠诚了。

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忠心,只有永远不变的利益。

有海外赚钱门路吊着,楚国官员们对谢文彦的政令,基本都不再阻止,开始积极配合了。

在所有人齐心协力,和谢文彦的提前准备下,朝廷高效运转,楚国不到半个月,所有县镇及以上的城池,就全部铺设好了国有钱庄。

并且下发圣旨:凡在国有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的百姓,就能在官府购买低价官盐。

此举一出,楚国因私盐造成的动荡瞬间消失。

“真的假的?在朝廷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就能买低价官盐,跟咱们之前偷偷买的那个低价细盐,价格精细都一样?”

“肯定是真的啊,这是衙门亲自贴的告示……”

“虽然要在钱庄存1两银子,但如果能够一直购买这么便宜的细盐,倒也挺划算,我去试试看……”

百姓们喜出望外讨论着。

若是能够用买低价私盐的铜板,正大光明在官府买官盐,大家还是很愿意去钱庄存上1两银子做抵押金的。

毕竟购买私盐终究不合法,若是朝廷铁了心要追求,就算他们人多,也难免被收拾。

要知道,前朝为了镇压百姓,又不是没有屠村屠城的例子!

……

谢文彦的解决办法,传到王氏、吴氏、石氏三大世族耳中。

还等着抄作业的他们全都傻了。

万万没想到,谢文彦竟然如此豁得出去,没有强行镇压百姓,而是选择开办钱庄,自己拿钱贴补民间盐价。

这简直比出现低价私盐还可怕!

若是楚国的官盐价格被控制下来,以后一直都是这么低,那他们三大世族在楚国还有混的余地吗?

“谢文彦,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咱们啊……”

王族长气得差点没喘上气。

吴族长深吸口气道,“倒也不是没活路,既然谢文彦可以出海赚钱,咱们也可以,看来私盐的事情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了,咱们想要活下去,必须另辟蹊径,重新寻到一条稳定的来财路。”

“出海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谢文彦虽然狠辣,但他的确聪明,我们不妨效仿一二,慢慢以待时机……毕竟谢文彦的敌人,还有诸国呢。”

“此言有理,那就这么办。”

石族长点头同意。

他们家族现在内忧外患,不适合与谢文彦硬碰硬,慢慢等机会才是最好的选择。



谢文彦得到世族那边的消息,并未阻止。

只是轻笑摆摆手,“他们想组织船队出海,让他们出便是,无需阻止。”

反正这些人捞回来的金银珠宝,最后都是他的。

牛羊不养肥,哪里来的肉吃?

……

楚国情况迅速稳定。

其余几国就恼火头痛了。

他们没有足够的银子来贴补盐价,也不可能学谢文彦那般,以开钱庄的名义聚财暂时缓解私盐危机。

因为其余几国的皇帝,做不到像谢文彦这般,将满朝文武和世族势力都压制住。

所以。

最后几国皇帝,不得不采取最糟糕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强行镇压。

谁敢买卖私盐,就诛九族。

拉几个倒霉鬼出来杀鸡儆猴,百姓们惧怕之下,暂时就消停了。

只不过,让百姓心中生怨,留下巨大隐患就无法避免了。

几国皇帝只能下令。

“大力找出贩卖低价细盐的幕后之人,暂时禁止边境人员流动,务必不能让楚国朝廷贴补盐价,售卖低价官盐的消息在民间传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旦被民间百姓,知道楚国竟然跟着降低官盐价格,他们的强行镇压就没用了,只能暂时闭关锁国。

如此强压手段虽说有后顾之忧,但几国短时间内,确实是把私盐动荡给稳住了。

只有黎国不行。

黎国以贩卖海盐为国家支柱,如今诸国民间出现大量低价私盐,他们的海盐卖不出去,每耽搁一天,损失都无比巨大。

再加上国库被盗,朝廷想要拿银子出来稳住局面都做不到。

所以。

黎国民间很快就因经济崩溃乱了起来。

黎国皇帝慌得抓脑壳,忍不住双眼通红对着大臣们咆哮。

“朕用高官厚禄养着你们,你们都是吃白饭的吗?私盐之事到底怎么解决,今天必须给朕拿出个主意,否则别怪朕不客气,拿尔等头颅祭天!”

再耽搁下去,黎国就要完了,他就要成亡国之君了。

黎国官员们苦笑:……

他们倒是也想解决,但想不出办法啊。

谁能想到卖盐这种自古稳赚不赔的生意,竟然也会出问题,还突然出这么大的问题。

再加上国库被盗,两件事叠加威力,简直让人措手不及。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有人在背后整他们黎国。

就是不知道,这背后的瘪犊子到底是谁。

犹豫半晌。

最终一个黎国官员的站出来,拱手提议道。

“陛下,事情太过突然,国库的金银和粮食又全部丢失,如今想靠我们自己解决此事,实在难如登天。”

“臣觉得,不如让公主和公君们,与其余诸国联姻,我们陪嫁海盐,换取诸国的金银和粮食作为聘礼。”

“现在诸国也在为民间私盐发愁,想来他们应该会很愿意与我们相互帮助,共渡难关。”

黎国皇帝闻言皱眉,“和亲不是不可以,但诸国狼子野心,若是我们主动和亲,便是明明白白告诉对方,黎国危机迫在眉睫。”

“届时,诸国怕是会直接一拥而上,将我们瓜分!”

想要和亲,必须让其余诸国主动求娶才行。

那黎国官员笑道,“让诸国主动求娶不难。楚国不是送了一位李夫人过来吗?据微臣所知,那李夫人以前是个媒婆,不知何原因被楚国皇帝选中送过来。”

“既如此,那就让李夫人替吾朝公主,与楚国的郎君做媒,只要楚国答应和亲之事,其余诸国便会跟风。”

诸国之中,楚国和陈国最强。

只要其中一国异动,便会成为诸国的风向标。

黎国皇帝思索后觉得可行。

“那就召李夫人前来!既然楚国将人送过来,那肯定就是人才,事情办不好,那也不必留在咱们黎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