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9


很快他们就都听到了“昏君”二字。

【接下来请收看:昏君是怎样炼成的。】

【在向太後的支持下,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宋徽宗赵佶登上历史舞台,大宋、或者说、中原汉人由此迎来他们的至暗时刻。】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 、宋哲宗赵煦之弟,由于哲宗无子被向太後立为皇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赵佶继位後宠信奸佞,放任心腹排除异己,持续了几十年的党争愈演愈烈,甚至搞出“元佑党籍碑”这种荒唐的事情。】

【元佑党籍碑,乃宋徽宗时权相蔡京为排除异己打着新党的旗号所制,将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章惇、曾布、苏轼、苏辙等三百零九人列为旧党奸党,由徽宗御书立于文德殿东壁,再由蔡京书写颁布天下,立碑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在世的人或囚或贬,已过世的人虢夺官衔,且子子孙孙永远不许为官。】

【名单第一位是废除新法的司马光,最後是反对立徽宗的章惇,章惇甚至被列在“为臣不忠曾任宰臣”行列,可以看出公报私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之後那些年,徽宗不思进取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设立“花石纲”害的百姓倾家荡産,“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宣和二年,方腊率衆在歙县七贤村起义,百姓云集响应,史上有名的方腊起义爆发,短短三月攻占六州五十二县,聚衆百万从者如云,和汉末黄巾起义相比也不遑多让。】

章惇有点懵,“我?旧党?”

不是,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列上去也就算了,苏轼勉强也能上榜,把他和曾布也当旧党迫害是不是有什麽大病?

赵顼郑重其事的看向他的心腹重臣们,“朕的孩子虽然不少,但是儿子还没超过十个,目前来看皇子们都正很优秀,衆卿家不用担心,朕今後不生了!”

衆卿家很想说也不必如此,但是想想光幕里头那位亡了大宋的昏君,还是都起身感谢官家圣明。

不生好不生好,他们现在有贤明的储君还有优秀的皇子皇女,专心培养现在这些已经足够,不需要再生个混世魔王出来祸害大宋。

赵顼也这麽觉得,他今後修身养性不近女色,从源头避免亡国昏君的出现。

嗨呀,如此机智,不愧是他。

光幕中的妖魔鬼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不光嘴上刺激他们,还把那所谓的“元佑党籍碑”放大给他们看。

三百零九个名字,一个不漏全给他们过一遍。

故意的!这玩意儿绝对是故意的!

旁边,姚古乐呵呵的和宗泽种师道说道,“瞧,咱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有。”

种师道眼尖从一溜儿名字中看到个眼熟的,于是让他别高兴太早,“没有你,但是有你哥。”

姚古:???

“我哥?就我哥?”

他哥多大本事他不知道吗?还能被奸佞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列入黑名单?凑数的吧?

小姚同学的意思太明显,种师道笑眯眯说道,“你对你哥有意见,回头就找你哥告状。”

姚古立刻改口,“谁说的?我哥军功等身有勇有谋,太出风头被奸佞盯上多正常。”

他哥可有本事了,去西军打听打听,他们姚家的神射手不是闹着玩的。

也就比他逊色一丢丢而已。

所以为什麽他没被盯上?

等等,他们家老师呢?

兄弟三个两个都榜上有名,怎麽能把他们家老师给漏掉?

光幕很大,名单分门别类怼在脸上想当看不见都难。

姚古耐着性子将“曾任宰臣执政官”从头看到尾,里面姓苏的只有一个“苏辙”,再往後看“曾任待制以上官”,第一个就是“苏轼”,再往後“余官”一大串也没有。

他甚至已经把“武臣”和“内臣”都数完了,依旧没有看到“苏景殊”三个字。

难不成最後那“为臣不忠曾任宰臣”一列不只有“章惇”和“王珪”二人,他们家老师的名字在最後只是被磨掉了?

嘶,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姚同学惊疑不定,其他人也都发现这名单少了点什麽。

他们不觉得榜上有名有什麽不好,不招人恨是庸才,不管立场如何,能被奸佞记恨至少说明办事儿的能力是有的。

苏景殊尴尬笑笑,“可能看不上我吧。”

後世的人的确拿元佑党籍碑当光荣榜,他们的心态很正常,就是苏家本来只有苏轼苏辙兄弟俩,历史上根本没有他苏景殊这号人,碑上有他的名字才是见鬼了。

问题不大,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他们继续往下看。

苏相公试图让大家不要在意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过周围人都不太给面子。

所有人都同仇敌忾:那蔡京是个什麽东西?还瞧不上他们济世经邦治国安民足智多谋无所不能的苏相公?

几十年的能臣基本上被写上去完了,凭什麽不带他们苏相公玩?

第311章

*

衆人对苏相公“榜上无名”愤愤不平,纷纷讨论那“为臣不忠曾任宰臣”一列究竟是只有两人还是本有三人只是被抹去了一人。

已知:章惇掌权时得罪太多人在徽宗登基後被玩儿命的报复。

再已知:苏某人支持变法时得罪的人比老王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概率比章惇更拉仇恨。

得:这麽个活靶子绝对不可能被漏掉。

比被奸佞嫉恨更厉害的是什麽?抹去他的存在,消除他的影响,让奸佞闻之色变连提都不敢提。

衆人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把奸佞吓的闻风丧胆,不愧是他们苏相。

苏景殊听的头皮发麻,更可怕的是他的同僚们不光讨论还直接舞到他跟前和他道辛苦。

苏景殊:……

“我不辛苦,你们才辛苦。”

辛苦你们脑补那麽多。

有没有可能,那个世界真的没有他这号人呢?

衆人煞有其事的推断过後,终于有人想起来为什麽觉得蔡京这个名字耳熟,“这蔡京莫不是蔡卞蔡元度的兄长?”

单说蔡京他们可能想不起来,说起蔡卞却都不陌生。

原因无他,那是老王的女婿。

可惜王雱不在场,小王在场的话肯定听到名字就能反映过来。

不对啊,蔡京是那种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手段的人吗?

大宋崇文,但凡家里有条件就都会送孩子去读书,兄弟几人同时考中进士的事情时有发生,蔡京、蔡卞兄弟便是如此。

兄弟俩皆才华出衆满腹经纶,蔡卞在京城当官,蔡京在地方历练,没记错的话政绩都还算可以。

要是没本事或者是家风不好,老王也不会把闺女嫁到蔡家。

由此可见,里头讲的大宋和他们的大宋的确不是一个大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