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谋好辽帝死後如何稳定朝堂分配权利,只是那北院大王藏的深,要不是公孙先生心思缜密只怕还查不出来此事和他有关。

“然後呢然後呢?”辽国的内斗听起来也没比大宋好哪儿去,属实是卧龙凤雏凑一块儿了,“公孙先生将查出来的事情告诉新来的辽国使臣了吗?”

“大宋和辽国乃是友好邻邦,这种事情怎麽好不告诉他们呢。”展昭似笑非笑,“公孙先生说辽国的北院大王权势不小,即便辽使回去将此事告诉辽帝,辽帝也没有办法直接将他处决。”

但是弑君谋反的事情暴露,即便辽帝不声张,他们那北院大王也不会什麽都不做。

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对辽帝是如此,对北院大王更是这样,到时就是鹬蚌相争,大宋应对得当的话没准儿还能当那个得利的渔翁。

前提是应对得当,如果官家还是现在这个态度的话那就难说了。

四大护卫对他们公孙先生心服口服,以前服气,现在更加服气,不过提到包大人这几天和朝中大臣一起请官家立储之事,服气立刻变成生气。

他们包大人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後已,天天忙的脚不沾地,就差连吃带住都在书房了。

官家可好,他自己没有儿子拖着不肯立储还要戳他们包大人的痛处,他们包大人招谁惹谁了?

苏景殊迟疑的看向展昭,“展护卫,这又是怎麽回事?”

“官家没有戳包大人痛处,只是他们在为包大人鸣不平。”展昭无奈摇头,“包大人早年有过一子,可惜二十多岁便亡故,孙儿也在幼年早夭。”

官家不想立宗室子为太子,只想等他的亲生儿子降生,所以在大臣们逼他立储的时候故意问他们觉得应当立谁。

这个问题不好答,答谁都会让官家觉得这是有异心。

宗室子那麽多,朝臣的第一选择都是曾经被接进宫充作皇子教养的汝南郡王第十三子赵宗实,但是这话只能由官家自己来说,朝臣说不得。

催没有儿子的官家立储已经够让官家不满,他们若是再把人选给挑好,这和直接指着官家的鼻子让他退位让贤有什麽区别?

虽然他们现在的确想让官家退位让贤,但是君臣相处那麽多年,他们不能连最後一点体面都不留。

臣子逼君退位说出去不好听,宗室也不会允许朝中大臣有如此形同谋逆之举。

左右官家的身子越来越不好,眼看着也没几年了,他们能忍。

衆臣没法回皇帝的问题,最後还是包大人站出来说大臣们请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官家怀疑他们有私心可以,可他已经那麽大年纪,也没有儿子孙子,孤身一人茕茕孑立,便是有私心又能为谁?还不是为了大宋?

一句话把官家怼回去,弄得官家面红耳赤无话可说。

苏景殊:……

他这不是活该吗。

劝他立储的哪个不是一心为了大宋的忠臣,他为了拖延立储问出这种话,这不是上赶着让忠臣离心是什麽?

作吧作吧使劲作吧,等衆叛亲离了有他哭的时候。

包大人每次出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会跟着,大人进宫议事他们就和其他府上的侍卫禁军候在外面聊天,对各位相公府上的情况了如指掌。

朝中大臣大多儿孙满堂,像他们包大人这样不近女色的并不多,膝下无人承欢的也不多。

大人平时待他们如同亲子,虽然话是包大人自己说的,但是他们就是听不惯官家这麽戳他们家大人的心窝子。

凭什麽啊?是官家了不起啊!

欺负他们包大人算怎麽回事,有本事自己生个儿子啊!

咳咳,这话想想就好,不能往外说。

撤回。

小小苏捏捏拳头,“下次大人再提起这事,你们就直接说大家都能给大人当儿子,免得他提起这事儿悄悄伤心。”

张龙多愁善感的抹了把眼角不存在的泪珠,“苏小郎孝心可嘉,对得起大人平日里待你如亲孙一般。”

苏景殊:???

不是,怎麽刚才还亲子,到他这儿就成亲孙了?

差辈了兄弟!

公孙先生从外面回来,看到他们几个人在院子里嘀嘀咕咕挑了挑眉,脚步未停直接去书房,“大人,官家那边松口了,不过诏书却只说要赵团练担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并未说立太子之事。”

包拯皱眉,“没有提立储?”

公孙策点点头,继续道,“而且赵团练以为父守孝为由拒绝了官家。”

第57章

*

皇权交替涉及朝堂稳定,立储为国本不是闹着玩的。

皇帝无亲子立养子的情况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复杂到如今这种情况的还真是头一次。

归根结底还是要怪官家。

官家有亲生儿子当继承人来培养再好不过,没有亲生儿子及时挑选合适的宗室子当养子也行,偏偏他亲生儿子没养活,养子也几接几送离了心。

包拯叹了口气,只觉得他们官家的行事越发胡来。

赵团练幼年被接进宫交由曹皇後教养,宫里有皇子诞生官家就将他送走,皇子夭折官家再把他接回宫,来来回回折腾好几次,他不愿再接受官家的示好也能理解。

宗室子弟的待遇有明文标准,官爵俸禄即便官家不提宗室也不会亏待他。

官家当他不存在,他今後能安安稳稳当个富贵宗室子,官家再把他拎出来却依旧不给他名分,他在京城的处境只会更差。

毕竟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官家只想立亲生儿子为继承人,他赵宗实几次三番被接进皇宫只是给官家的亲生儿子占位置,等官家的亲生儿子出生就会立刻被踹走。

现在是朝臣逼的紧,官家实在变不出亲生儿子来让朝臣安心,所以故技重施再把他摆到明面上。

等过两年朝臣逼的不紧了,或者後宫再有皇子降生,他依旧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凭什麽啊?就算是官家也不能这麽欺负人好吧?

赵宗实如今已经二十五岁,不再是那个毫无还手之力的稚童,他生父汝南郡王刚去世不久,孝字当头,就算是官家也拦不住他给生父守孝。

公孙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大人可要进宫?”

包拯摇头,“不必,八王爷、富相公他们自会再去劝导官家。”

朝臣要的是立储,不是他提拔某个宗室弟子,这次不立太子朝臣宗室都不会善罢甘休,官家再拖延下去只会让宗室朝臣对他更加不满。

官家也是,这态度不是挺强硬的吗,怎麽在面对契丹人的时候什麽想法都没有了呢?

该强硬的时候不强硬,不该强硬的时候又死撑着不肯服软,让人说他什麽好?

两个人说了几句,越说心情越糟糕,索性换其他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