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8


一抓一个准。

而那些一开始听了王建坤的造谣,添油加醋往外传的人,在听说人家要刑事起诉的时候,更是彻底慌了。

他们对法律并没有那么懂,可是当律师告诉他们什么是侮辱诽谤罪,还可能会被判刑的时候,他们都恨死王建坤了,自然毫不犹豫地把他供了出来,并承诺可以在法庭上指证王建坤,只求不要坐牢。

诽谤罪是刑事自诉案件,也可以合并提起民事诉讼,陈新雨知道不太可能让所有传谣的人都坐牢,所以同意了他们的条件。

不过她只是说可以不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可没说不追究民事责任,所以说赔偿和公开赔礼道歉是必须的,估计这样一来他们也无法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以后再张嘴胡说八道的时候,也要多想想后果了。

王建坤接到法院传票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造谣的时候就没想到过后果,实际上造谣而已,能有什么后果呢?

这是他浅薄的法律知识导致的无知,也是他看到的那么多造谣的人逍遥法外产生的误区,让他以为造谣没有成本。

殊不知,那只是因为受害者无力做什么什么,当受害者真的决心要追究责任的时候,造谣诽谤也是触犯刑法的罪行。

经此一事,陈新雨看起来也成熟了很多,另外公司里离职了一些人,剩下的人倒是再没有质疑她的了。

毕竟陈新雨早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她还是未来的老板,和未来老板比升职速度显然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趁早看看能不能抱上未来老板大腿,将来好升职加薪。

庭审结果出来之后,王建坤被判处了一年有期徒刑,被法警带走的时候,他看着陈新雨的表情都淬着毒,但是陈新雨完全不care。

王建坤各方面都比不上陈新雨,包括武力值,否则陈新雨当初怎么敢一点都不顾及地跟他约会呢?

*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生死时速的一天,应该肯定不这样了!确信!

第114章 东方超环 二合一

陈颂他们休息了, 对双层防辐射服进行实验测试的研究所确实心情火热,过年的事情都被扔到了一边,加班加点地忙了起来。

所以陈颂一回到幽州市, 就收到了这份实验报告,看着在他意料之中的结果,陈颂的脸上还是不由地浮现出了喜色, 立即对身边的助手说道:“马上召集所有人来开会,接下来我们想办法让技术流程工业化。”

所谓让技术流程工业化,其实就是要把实验室里生产材料的方法,变成工业上生产材料的方法。

这两者的差别非常大, 因为实验室制作一种材料,并不需要考虑这种材料的制作成本、工艺难度、材料的稀缺性等等因素, 毕竟实验室需要的数量不多。

而当想要把同样的东西投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时候, 这些就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所以想要把这种实验室制造出来的材料, 变成工业上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材料, 就需要改进一些在实验室中可以做到, 但是在工业上无法做到的操作。

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毕竟他们已经有了材料的制作方法,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并不简单。

有很多实验室已经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因为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所以就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无法真正得到普及,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不过, 即便如此, 实验室的突破也是有意义的。

因为往往技术的提升是从实验室的研究开始的, 然后才慢慢地改进进入工业领域, 再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只有先突破了这个技术难关, 然后才能考虑如何改进技术。

而就在课题组忙着改进技术,使之适应工业化生产的时候,陈颂却已经带上了实验室制作出来的几件防辐射服来到了东方超环,夏国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

虽然还是无法量产,但在实验室里生产几件防护服也就是成本高了一点,问题不大,而且也是值得的。

当然,想要靠实验室的这点产量,解决国内对防辐射服的需求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陈颂只能带着防护服来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顺便为了自己的研究,近距离观察一下传说中的东方超环,了解一下它的工作细节。

这个项目的科学家们也对陈颂的到来表示了欢迎,项目的总负责人郭院士亲自在门口迎接。

其实如果是之前,可能也不是所有人都欢迎陈颂的,毕竟即便是科学家,门户之见、利益之争依然是存在的。

陈颂现在的地位,去了哪里都很难屈居人下,虽然他不可能动摇郭院士的地位,但是郭院士下面的人就得给他挪位置了。

再加上陈颂此前并没有涉足核能研究的领域,他的老师唐院士也并不是研究这方面的,同门师兄师姐们虽然有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到还分量还不太够,所以从各方面来说,他很难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

现在现在情况就不同了,陈颂先研究出了防辐射服,并且还直接带着防辐射服来东方超环了。

对于这些并非全然无私、也并非出于对学术纯粹热爱的学者们来说,什么东西最重要呢?

荣誉、地位、声望、权力、金钱、成功?

这些都很重要,都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健康和生命。

而且愿意投身这个领域,愿意来这里的人,或许有些私心,但私心并没有那么重。

他们对陈颂排斥,但又不是全然排斥,研究陷入瓶颈的他们也未尝没有一个想法,是不是能来一个人改变这一切呢?

不过谁都知道,陈颂是不是就是那个人,陈颂也尚且没有在这个领域证明自己。

还有部分学者,对陈颂并不是很看好。

他们是比较传统的类型,天分有限,也难以理解天才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他们终生在一个小小的领域研究,尚且只能了解这个领域小小的一部分,自然无法理解陈颂这种到处跨科的人,甚至觉得他是在浪费自己的天赋。

陈颂对于这些声音,不说非常了解,但也心里有数,他从来没有说服别人的打算,因为说服心里有着固有执念的人是真的很难的,也不必浪费时间,这种理念之争比学术之争还让人头秃。

所以陈颂带着防辐射服来了,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确实是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直接用行动让他们这些并非因为学术原因看他不顺眼的人闭嘴。

陈颂很擅长和人处好关系,但他知道,不管他有多么擅长社交,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他,也没必要让所有人喜欢他,他是搞学术的,又不是搞政治的。

“陈院士,欢迎欢迎。”郭院士笑呵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