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在住在一起啊,他现在就在我对面呢。”
长城不倒:“你们在一起吗?说实话,两年前我就觉得你们两个不正常,两年过去在一起了好像也很正常哦。”
童一淮看到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陈颂横了他一眼,脸有点红。
真的是人类:“还不算,当歌还没有答应我的追求呢。”
当歌:“我怎么没看出来你在追求我?!”
玉兔啼血:“那你们有点新潮哦,还没在一起就先同居了。”
当歌:“又不是住一间房间,不能算同居的吧?只能算室友!如果这都算同学,那同宿舍的舍友岂不都是同居关系?!”
玉兔啼血:“啊这,逻辑清晰,无法反驳。”
真的是人类:“对不起,看来是我追求的不够努力,我会努力改正的。”
海纳百川:“???我缓缓打出了三个问号。不是,既然你们就面对面坐着,为什么要在群里给我们喂狗粮呢?单身狗也是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人人有责。”
真的是人类:“???我缓缓打出了三个问号。不是,难道你以为我看不出你的八卦之心吗?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就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吧?”
才高八斗:“我就不同了,不太关心八卦,我就想知道,人类你是不是应该开个团,庆祝一下你的回归?”
真的是人类:“不行啊,我和当歌现在就周末有网,无法开团。”
玉兔啼血:“借口,都是借口。我不介意你开个一发完的小短团,或者你就每周末开团,我不挑的。”
真的是人类:“可我最近没空看模组,也没时间备团啊。而且周末跑团的话,时间太破碎了,体验不好吧?不过如果你们有短团可以带我和当歌倒是没问题,最好有预设卡不用我们自己车卡。”
青出于蓝:“刚上来就看到人类反向要团,两年没见,人类还是那个人类。”
真的是人类:“[微笑.jpg]”
插科打诨地差不多了,童一淮转移话题,“这两年群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圈子里有什么有趣的新闻吗?”
才高八斗:“群里一切正常,要说大事的话,我们清了一波除了你和当歌之外的深潜者算吗?”
长城不倒:“谁能想到,本群群主和群主未来对象,就是本群最大深潜者,两年多没有吱一声的那种超级深潜者。”
才高八斗:“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写作平稳,读作一潭死水。”
青出于蓝:“圈子里的话,倒是真的有很多乐子,比如除了一个想要搞跑团商业化的人才,他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乐子。虽然口号喊的很大声,但实际上从他的行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希望。”
青鸾:“看我振臂高呼:跑团能赚钱,母猪会上树!”
童一淮和陈颂这晚在群里聊了很久,快十一点的时候才表示要去洗漱休息了。
这时,玉兔啼血突然来了一句,“今天周六,明天周日,你们也放假的对吧?所以,你们明天还是会出现的对吧?我们下次见你们应该不会是明年甚至后年吧?”
真的是人类:“……”
真的是人类:“不会……明天我们还会出现的,保证一大早就冒个泡。”
当歌:“嗯,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明天我拍一下人类的花房给你们看,里面有挺多好看的花。”
长城不倒:“拍拍拍,看看看!明天可以搞个直播,我没别的意思,就想看看大户人家的花房长什么样。”
真的是人类:“嗯,那你们趁着现在还能看到多看看,等我和当歌忙完,我准备把里面的花挪走一部分,改种菜。”
才高八斗:“种菜好啊!自从疫情之后,我家里也种了一些菜,有备无患,免得什么时候又弹尽粮绝了。”
真的是人类:“没那么夸张吧,疫情的时候保障不是还做得挺好的吗?”
才高八斗:“我现在相信,你们这两年真的与世隔绝了,你们居然不知道吗?某市曾经经历过长达几个月的封城,管理摆烂,封控做得乱七八糟,城市大部分居民都吃不到新鲜蔬菜,甚至还有直接饿肚子的。事情结束之后,全国人民都种起了菜。”
真的是人类:“还有这事啊,我们还真不知道,这两年一直被封着呢,外面的疫情对我们根本没影响。那,明天见吧。”
安抚了群里管理们的情绪之后,童一淮和陈颂安心地回到了研究所继续工作,周末的时候就回到学校一边做高能物理的研究,一边水水群,至于跑团暂时确实是没空跑团的。
如此规律的生活过了两个月之后,陈颂收到了《数学年刊》的邮件,他的两篇论文审核都通过了,将会发表在本期的《数学年刊》上。
复杂的数学论文的验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皮莱猜想无论是从重要性还是复杂程度都不算是简单的问题,多亏是陈颂使用的证明方法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所以才能够这么快通过审核。
要知道,有些数学家的论文,可能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承认,甚至有些数学家的论文因为太过于晦涩难懂,经过了几年的时间也无法得到数学界的承认。
当然,没有得到承认不等于否认,只是还在验证之中而已,这和否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某岛国学者的声称证明了ABC猜想的那篇论文就是如此,学界目前没有发现根本的错误,可是同样也无法肯定他是对的,因为大家都读不懂他的论文。
他找论文中创造了一套全新的数学方法,一个被他成为“宇宙纪理论”的东西,里面提到了很多玄妙的概念,并且可以说统一了代数几何和数论。
目前还没有数学家能够完全读懂他的这套东西,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他是对的,那么他的研究成果将会非常重要。
不过这和陈颂没什么关系,他毕竟不是数学家,数学水平距离能够读懂那些长达五百多页的论文也还很遥远,他只是第一时间告知了唐院士这个好消息,虽然唐院士不是数学家,但是是他的老师。
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华大学数学学院的教授们也拿到了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他们翻了翻目录就发现了最前面的两篇放在一起的,作者署名有“京华大学 陈颂”的论文。
数院的教授们顿时都是一愣,他们不敢说知道京华大学所有数院学生和教师的名字,可如果是论文能够登上《数学年刊》的那种,他们至少也应该有点印象,但陈颂这个名字,好像完全没听说过啊。
教授们拿着期刊互相串了串门,发现了一件稀奇的事情,他们居然全都没听说过这个叫做陈颂的学生或者老师,可不应该改啊,作者的单位确实标注的是京华大学啊。
于是就有教授赵上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