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站在人潮中,手中弯刀随着手腕转动,目光凛冽,衣袍随着他的步伐而掀动,霎时,刀光分外利厉地朝着四周护卫劈去!
月色弥漫云层,一点点从清凌皎洁,映入黑色,转而透过一丝丝紫色。
不断弥漫着四周天穹。
灯光照在周焰的眼眸中,那是一双极为冷戾的眼,盯着一度后退的中年男子,待那男子因惶恐过度而坠跌在甲板上时,腰间一截玉佩在光亮中分外显然。
周焰目光稍顿,看向那玉佩,中年男人却在此刻更为悚栗,他立即将玉佩捏攥手中,不敢让周焰窥见上头符纹。
“你……你是谁!”男人嗓音抖着。
“阶下之囚,何须多话。”他沉下嗓子冷声。
血腥味散开四周,充斥人的鼻息,眼前一片横流尸体,加剧了人的恐惧。
四周遍布着哀嚎声与刀剑入体之声。
甲板上的血滲入缝隙,中年男人浑身忍不住地颤抖,眼见着周焰一步一步地靠近,仿佛下一刻他便要在这氛围中死亡。
他心中一横,想起了家中妻儿老小,强硬着飞速起身将手中玉佩抛向江中。
激起一层小小的水花,那截玉佩在周焰的瞳仁中缓缓沉入江底。
片刻,周焰忽而眼底涌起笑意,极冷带着悚意。
“将他带回去,要活的。”
一声仿佛,周齐将最后一名护卫斩杀后,旋即应声。
“回邺都。”
锦衣卫朝掌舵的船夫厉声道,手中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刀身染上一层浓稠血色。
茫茫夜色中,商船调动方向,朝着另一端缓缓前行。
青年长身修劲站在甲板上,有风吹鼓他的衣袍。
农历七月十五,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亦是秦国公四十五岁寿辰之日。
国公府外,往来人流如潮。
身着锦衣华服的贵族朝臣携着家眷,手执请帖朝府内逐一涌入。
入府后小厮、婢女领着贵人们缓缓而行,穿径长廊各处皆是张灯结彩,一应清雅不俗的派头,不奢靡却也并不是过假的清贫,看得出府内的女主人在房屋装潢上,是大费心思的。
秦朝云领着丫鬟们安顿了好一阵子宾客,总算赶在日落之前妥善周全了席面。
临近开席之时,朝云才穿过府中游廊匆匆赶入正厅宴会之上。
流光灯盏照亮了满宴厅,高堂之上坐的是秦氏夫妇。
此端席面便是以他们现下的座位划分,男女分席而坐。
朝云迈着款款步伐入内,循着之前安插的位置而入座,眉目敛收,那张浓稠姝色的脸上此刻便只得眉目渡起些许冷淡,气质倒是变得清冷许多。
屋外婢女领着最后一批宾客朝厅内走来,朝云顺着流动火光朝外看去,一眼便瞧见了燕侯一家朝内而来。
燕淮紧随父亲身后,一双星眸在如昼的灯火下照的明亮。
待燕侯与秦家夫妇寒暄一阵后,他一身星蓝锦服,意气风发地朝着高台之上端坐的秦氏夫妇搭手一拜。
“燕子廷恭祝伯父福寿安康。”
少年郎君的声音清润明朗地响彻整座正厅。
秦国公凝着他,温和面色上浮现浓浓笑意,温声唤起,便见燕淮直起身子朝侧面一退,自厅外缓缓而入一行燕府家丁抬着一株分外硕大的珊瑚入内。
一丝诧异划过眼底,燕侯扫了眼儿子,心中想着:秦国公酷爱收集稀罕玩意其中便有南海珊瑚,他倒是十分孝心,这株珊瑚高达六尺,都可敌得过一些人的高度。
儿子竟然这般用心,他只得暗自嗤笑一声,到底是从小便在国公府混大的孩子。
“这株南海粉白珊瑚,实乃世间罕见,晚辈特献给伯父作寿辰之礼。”
秦国公一见那珊瑚,眼底笑意都快溢出,此刻忙朝燕淮招手,“子廷有心了,快些随燕兄落座!”
厅内侍奉的婢女旋即便躬身来迎几人入座,燕母随着燕侯一道落座上位,走前觑了燕淮一眼,应当是方才那尊珊瑚之事,她都未曾知晓。
燕淮便自个儿从善如流地去往了君琊座位旁,正巧地是对坐之人便是朝云。
二人目光短促相视,厅内便响起丝竹之乐。
清袍儒雅的琴师端坐厅中,一旁吹笛的女子作以和弦。
国公爷的寿宴没有舞姬,也没有奢靡金盏琉璃,只有清雅丝乐与可口菜肴相伴。
来的尽数为朝中文官,这般清雅而温馨的场面倒也符合他们平素的性子,这一场宴会倒是办得备受好评。
宴席行至中场,与朝云隔了一个座位的青鸾不知何时挪了位置,坐到了她跟前,青鸾瞥了圈对面男子席面,一眼便寻到某人身影,那人正笑意灿灿的与旁边人谈笑风生,她眼底一阵羞怯的将目光落在程明彰一旁的位置上。
又与朝云低声问道:“绾绾,对面空着那个位置是谁的啊?”
问至此,朝云也将思绪拉至那对坐前方程明彰旁边并不显眼的一处座位,仍旧空悬着。
四周烛火通明,众人皆在欢声笑语中,独独有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孤零零地落在那处,光也黯淡,周遭的气氛早已将小小一隅覆盖。
“留多了。”朝云有些恹色,语气也虚浮着。
程明璋倒是来得早,之前说的让她留两个位置就自己一人当真了……
他,应当还未归都城吧?
想到这处,朝云扫过眼前的酒盏,里头还盛着小半盏葡萄酿,是她这些时日选过的酒水中,最为可口的,却也是后劲稍大的一种。
不知不觉间,她喝了好些,但胜在并不上脸,只眼眸中些许泛懵。
燕淮身后坐着一排的,是数名青年文人,正是国公爷的学生们。
其中一位身着莲青色曲裾,面色白润,倒很是清秀的长相。
一旁有同僚与他说话,他只低眸温声答了几句后,又将目光投向那缝隙中窥见的一抹身影。
高台上端坐的秦夫人自然也关注着这头动静,她无意瞥见那群学子中,那位翰林院的学士正深情款款地盯着她的女儿,心中稍顿,将那学士又再三观察了好些时刻。
孙嬷嬷候在一侧,见秦夫人招手,便躬身朝前。
“那位可是翰林院新进的学士,姓韩?”
“回夫人,正是此人。”
她略一颔首,目光瞧见了学士前头的燕淮,只见他手中握着酒盏,身旁君琊正与他说着什么时,燕淮的目光灼灼地盯着前方。
那是——
秦夫人眉间微蹙地将眸光移向了秦朝云的方位,见她正偏头与林青鸾谈笑正欢,稍作沉吟,心中有些思虑起来。
子廷那孩子……
脑中再度想起云太后说过的话,秦夫人心中微横,敛收目光,铱誮面色依旧沉静温婉。
殊不知,男席上的一角,已有人将一切归于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