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
薛琴捂着嘴巴,冤枉死了。
王凤珍劝方萍:“行啦行啦,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全是国家需要。”
薛琴看着方萍,揉揉鼻子,难言委屈地转头说?叶菁菁:“我们工人夜校学日?语,对外面怎么说?呀?”
“这有什么好担心。”叶菁菁伸手指方萍,“你看外国语学院连她?报了英语,都给她?直接调去学日?语了。说?明什么?说?明国家急需日?语人才啊。”
薛琴眨巴眨巴眼睛,跟王凤珍、田宁和方萍,都交换了个眼神。
这段时间,叶菁菁不在厂里的?时候,她?们天天待一起,关系更紧密。
可?是四个姑娘都从彼此脸上看到了茫然。
国家急需日?语人才,跟他们工人夜校有什么关系啊?
叶菁菁痛心疾首:“咱们工人是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队?是不是应该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
虽然没完全听懂是啥意思,但四颗圆溜溜的?脑袋,还是集体点头。
“那不就结了。”叶菁菁拍手,“先有上海机床厂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先进典型,然后才有的?七二一指示。先有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杜家村卫生室,然后才有主席肯定,在全国推广。”
她?语重?心长道,“我的?同志们啊,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跟算盘珠子一样?,上面拨一下我们才动一下。”
“如?果都等准确的?指令才办事,那我们要落后到什么程度呀。我们得主动做事。”
其实她?的?小伙伴们到现在也没觉得学日?语多重?要。
但是,不管是上海机床厂,还是乐园公社杜家村卫生室,在他们这代人的?成长岁月中,都是响当当的?先进典型。
一想到可?以比肩这些楷模,她?们顿时忍不住热血沸腾。
尤其是薛琴和王凤珍,因为其他两个人已经确定要去上大学了,很快会离开纺织三?厂。
只有她?俩,是要在工人夜校一直干下去的?。
任何一项成绩,都是她?们的?勋章。
但现实困难也是摆在面前的?,最基本的?一点,谁来上日?语课?
薛琴满怀期待地看叶菁菁:“你会日?语吗?”
“不会!”叶菁菁斩钉截铁。
她?虽然爱打游戏,但她?不追番,没开发出日?语技能。
四个姑娘都泄气了,你不会,你叨叨个啥呀?
“找老师呀。”叶菁菁理直气壮,“外国语学院都招日?语专业的?学生了,他们没有专业老师吗?找他们过来上课好了。”
薛琴眼睛一亮:“好主意!”
搞得叶菁菁严重?怀疑,她?们是在故意逗自己开心。
这种现成的?答案,算什么绝妙的?好主意呀。
“那你们去联系老师吧。”叶菁菁干掉了最后的?羊杂汤和烧饼,“我要去洗澡了。”
啊啊啊!
天知道这十来天,她?是怎么过的?。
她?感?觉自己都已经腌入味了。
薛琴哈哈大笑:“去啊去啊,让她?们给你洗头,再吹个……哎,算了算了,你别?吹卷发了,太危险。”
叶菁菁只遗憾纺织厂的?澡堂不提供搓澡服务,还得靠她?自己两只爪子,她?好想躺平享受啊。
不过她?还是没自己洗头,而是美?滋滋地跑去享受理发室的?服务。
这个点儿,职工差不多都洗完了,换成了进城卖菜的?农民的?专场时间。
叶菁菁看到好几个农妇,带着女儿过来洗澡。
一边进们,她?们还一边教育小孩:“今天到城里玩的?高兴唻?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叶菁菁下意识地想撇嘴,自己不飞上天,生个蛋,逼着蛋飞起来算哪样??
不过再一想,哎,好像人家确实没啥机会。
这些农妇上学的?时候,乡下的?教学条件差着呢,根本没有足够的?老师。
等到公社高中办起来了,高考又取消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容易。
现在薛琴就感?觉很不容易。
叶菁菁享受了一把洗剪吹服务,洗了头发剪了刘海吹干了,再跑回图书馆,就看见薛琴愁眉苦脸。
“没老师,放寒假,老师都回老家了。”
这时代的?交通极为不发达,很多人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一趟老家。
按道理来说?,这也不是大事儿。
大不了等开学,人家老师回来以后,再去请人家帮忙过来上课。
但是吧,薛琴现在已经是个急性子。
她?决定要做的?事情,就没耐心等下去。
尤其现在放寒假,她?还能借用工人子弟学校的?教室,这个时候上课最合适。
叶菁菁摊手:“那我也没辙,我又不认识会日?本话的?。”
“你帮忙想想啊。”薛琴诱惑她?,“我请你吃梅花糕,两个!”
叶菁菁抽抽鼻子,她?确实好长时间没吃梅花糕了。
看在梅花糕的?面子上,她?帮忙支招:“你去问问你爷爷奶奶,他们认不认识会日?语的?人。”
薛琴顿时不乐意了。
她?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原谅爷爷奶奶呢。
上次叶菁菁被公安带走?了,爷爷奶奶袖手旁观,她?感?觉不舒服,非常不舒服。
不知道这里头弯弯绕的?叶菁菁,又开口劝她?:“去吧,你爷爷奶奶人头广,说?不定有现成的?人选。”
说?着,她?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说?不定就是那种潜伏的?,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呢。”
薛琴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们这些五零后,都是泡着反特片长大的?。
那种深入敌人内部的?孤胆英雄,是他们的?偶像啊!
乖乖,要是有英雄来给他们上课,那可?太棒了!
第136章 黑手 魔鬼
不得?不说, 薛家的人脉是真广。
第二天,薛琴就?得?到消息了,不仅有能教日语的老师, 而?且一来就?是两个。
她都犯愁了:“你们说,咱们找谁好啊?”
这两位老师呢, 哎, 说起?来真是挺一言难尽。
老师一,姓辛, 当年是地下党,巅峰时期三面间谍, 斡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抗日战争胜利后,差点被枪毙。解放之后又?差一点再次被枪毙。
然后到了运动阶段,虽然没有枪毙, 但也被折磨的比死好不到哪儿去, 坐了10年牢,去年冬天才放出来。
她之所?以愿意当老师, 是为了补贴生活。
因为她还没平反,拿不到全额工资,是打折的生活费。
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