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水的味道,就匆匆赶过来了。
他的任务,是给考生们介绍医科院校,包括本省的卫校。
这会儿的环境也不方便闲聊,他只跟叶菁菁点了点头,然后就安静如鸡地待着?。
那?头理工科的院校终于?说的差不多了,师范学院的教授忍不住,赶紧上前:“我知?道,现在好像有个说法,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是,同志们啊,同学们啊。文科同样也很?重要的。它不重要的话,国家会安排文科招生吗?国家同样需要文科人才。”
“有的学生,他(她)擅长文科,就因?为出现的错误的认知?,非要学理科。这样的学生,哪怕因?为综合分数够,勉强考上的理工科专业。他(她)进去了以?后,也是在对自?己?对别人不负责。”
“一方面吧,因?为他(她)占了这个招生名额,导致其他更合适的考生进不来了。另一方面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她)这个脑袋瓜子,在理工科方面就是有欠缺。上大学以?后,老师上课听不懂,他(她)痛苦,大家也替他(她)着?急。”
“这种双方都煎熬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上大学考专业,要选择国家需要的。所有这些招生的专业,都是国家需要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就要选择自?己?更擅长的专业。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毕业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他这么积极。
旁边外语学院的教授,也赶紧跳出来,强调外语人才对现在的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欢迎广大在外语学习方面有所长的考生,积极报考外语专业。
外语学院的教授想不着?急多难啊。
因?为之前文化的革命的影响,现在各个省市,他知?道的,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都很?少。
而且现在的情况是,外语是作为附加科目出现的。
考生不报外语专业的话,就不用参加外语考试。
校方也没办法通过高考成绩,来判断他们的外语水平。
这就导致了后面即便调剂报考其他专业的学生过来,很?有可能?会出现拉郎配的悲剧。
想要避免招不到足够学生的悲惨命运,就得积极鼓励大家主动报考外语专业。
他真不是故意坑考生们。
直觉告诉他,今后的日子,外语大有可作为,外语人才会非常吃香。
一圈的教授说完了,终于?轮到谢广白?。
他也没多说其他的事,只强调医学院校的课程非常紧张,想学医的人,要做好思想准备,要锻炼好身体?。
另外还?有一点,晕血的人上不了手术台,别到时候学了几年的时间,还?是没办法当医生。
大概各个专业是学什么的,更侧重于?哪方面的知?识需求,介绍完了。
叶菁菁赶紧把握全场节奏:“那?几个志愿我们应该怎么填?”
这回是西津大学的教授,主动回答的:“给你几个志愿你就把它全填上,不要任性。觉得我就是认准了某个学校,其他学校我都不考虑。”
“这个想法是要不得的,非常自?私。参加高考,是为了接受国家挑选。包括备注里头是中专,也应该填。不要总是想,我要上大学,我不能?上中专,这个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
等他叨叨叨叨地说完,叶菁菁又不得不提醒考生:“我们省的学校确实多也确实好,但?是,祖国大好河山,其他省市也有很?多好学校。大家要把视野放宽阔一点,不能?光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
麻蛋,你们这帮家伙,光想着?自?己?找好生源,就不管考生死活了。
本省教育是出了名的内卷,总共加在一起就那?么多学校,省内考生全盯着?省内院校看,那?真是卷到哭。
同样的分数,报考外面的好大学,不香吗?
唉,真累啊!
青铜难带,王者也难带。
第89章 农民的狡猾 都在努力生活
一场招生介绍会, 从?下午三?点钟开始,持续到五点多钟还没结束。
谢广白今天晚上还要上班,介绍完医科院校的情况之后, 没再多待。
他打了?声招呼,提前走了?。
临走时, 他特地?又到叶菁菁旁边, 从?包里摸了?几?颗糖出来,塞给她, 低声道:“先垫垫。”
看这?架势,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叶菁菁点点头, 没跟他客气?。
说实在的,她已经饿了?。但人家老教?授还一个个忙着激情开麦,她这?个发起人是无论如何, 都不能中途开溜的。
那怎么办?只能扛着嘞。
她分了?一颗糖给薛琴, 两人赶紧补充糖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们的举动,提醒了?广播电台的人。
到了?快七点钟的时候, 终于?有?人送吃的到播音室了?。
大概是为了?方便,送的也不是正经饭菜,而是馒头和?茶叶蛋。
但大家伙儿都饿得前胸贴后背,眼前发黑,哪里还顾得上挑剔,一个比一个吃的香,还拿人家的米汤当水喝。
吃的这?么狼狈,也不耽误教?授们的发挥, 进展到后半程,高校的竞争基因终于?觉醒了?,大家都拼命地?夸自家学校好, 自家学校妙,自家学校呱呱叫。
叶菁菁听的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她赶紧又把话题往回拽,直接开问:“那么庞教?授,如果?我是您的晚辈,我的学习情况是这?个样子的……我的预考分数是语文……数学……xx题做出来了?,xx题没做出来。我这?人的性格是……那么,您会如何建议我填报高考志愿?”
被问上门的西?津大学的教?授,只能挠挠头,开始给建议了?:“如果?你是我的小孩,如果?啊,这?个情况,我的建议是……不过我要说清楚,万一这?个志愿报考失败了?,我自己家的小孩,什么结果?我都能承受得住。希望各位考生如果?参考这?个建议的话,也要承受住。”
叶菁菁又一个接一个地?发问,拿自己身边的夜校学员的情况来举例,一口气?说了?十几?种不同的状况,要求教?授们帮忙填报志愿。
到后面,别说教?授们都被折磨得筋疲力尽了?。
连广播电台的人也跟着吃不消。
1977年?,广播台没有?通宵节目,这?都要10点钟了?,再不结束的话,大家都扛不住。
叶菁菁这?才意犹未尽地?闭上嘴巴,做了?总结发言:“因为这?一次高考,时间?非常紧张。所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