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年轻人,离开学校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家庭负担相对比较轻, 自然更加有激情, 想要冲一冲,为?自己拼出个未来。

但想要参加高?考的人一多, 问题便接踵而来。

首先摆在薛琴面前的就?是,教室和老师都严重?不够用。

大小礼堂外加图书?馆,就?这么点大的地方,当初是按照六百位学生的标准安排的,怎么可能?容纳几千号人?

想找其他场地,哪有那么简单。

“文·革”后期,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扩大产能?, 大家都在追求生产速度。不少工厂把?先前的办公室以及生活用房,都一一改成厂房了。

纺织三厂甚至考虑过学习上海手表厂,也搭建54个阁楼来扩大生产。

后来还是因为?纺织车间对温度湿度要求高?, 自建阁楼满足不了,此事才?作?罢。

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纺织厂的确没空置的房屋了。

况且就?算有地方,又该去哪儿找老师呢?现有是数理化三位老师又不能?劈成片用。

哪怕是靠录音机,也只有三台录音机啊。

薛琴感觉自己要遭遇人生第一场秃发危机。

她已经?快要把?自己的头?发拔光了,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借用职工子弟学校的教室。”

叶菁菁帮忙出主意,“就?算高?中生也要高?考,那也最多是高?三学生。其他年级的教室不都空着?嘛,他们?又不上晚自习,刚好可以借来当夜校。而且学校有现成的老师,顺带着?,咱们?还能?多请几位老师帮忙上课。”

薛琴一拍大腿:“没错没错,还是你脑袋瓜子灵光。”

但她激动完了,又想起另一个问题,“这么多人要高?考,咱们?的资料完全?不够用啊。”

他们?的化学资料是最全?的,但也只准备了三百套。

现在高?考的消息一出来,三千套估计都会不够用。

可问题在于,现在大家都忙着?准备高?考,谁还有时间去刻蜡版呢?

叶菁菁摸了摸下巴,又给她出谋划策:“咱们?纺织厂有多少职工子弟下乡回来,还没找到稳定的工作??”

“啊?”薛琴实在跟不上她的跳跃思维,“你现在管他们?干什么?我们?现在先管好夜校吧。”

叶菁菁解释道:“想要夜校蓬勃发展,那就?得靠他们?。他们?没工作?,夜校可以聘请他们?,只要是会刻蜡版的,都可以过来干活。刻一张九开纸,给一毛五分钱。”

熟练掌握刻蜡版技术的人,一天?大概可以刻10张蜡版,那一天?就?是一块五毛钱。

收入不少了。

起码比他们?去当搬运工,来得轻松。

薛琴一拍巴掌,眉飞色舞道:“这个办法好。”

纺织厂子弟的回城知青们?,除了极少数招工回城的,基本都是困退和病退。其中后者又占了大部分。

由于病退知青并不安排工作?,而且实际上在招工过程中受歧视——毕竟谁也不想招身体?健康有问题的职工,所以他们?现在的生存状况颇为?艰难。

招他们?当刻版工,既为?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排忧解难,也是在减轻厂的负担。

在这个一切靠组织的年代,工厂子弟找不到工作?,职工可不得指望厂里嘛。

那些街道工厂是怎么来的,基本都是为?了安置找不到工作?的职工子弟来的。

薛琴兴冲冲地跑出去行动了。

她并不担心招不到会刻蜡版的人。

□□时代,派系林立,传单满天?飞。

那么多传单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一张张蜡版刻出来的。

实在不会刻的,也可以招几个过来,专门负责校对和印刷翻纸。

但薛琴还没来得及欢天?喜地,新的问题又来了。

她找不到老师。

等等,职工子弟学校不配合吗?

非也非也,是太配合了。

校长二话不说,就?把整个学校给贡献出来了。

等等,校长疯了吗?

把?学校都交给他们?了,学生不上学了?开什么玩笑哦。

但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还真没开玩笑。因为现在他们?用不上教室呀。

眼下国家虽然说□□结束了,但中学教育依然延续着?之前的做法,学工学龙学军并没有停止。

比如说现在,职工子弟中学的学生们?去哪儿了?

呵呵,集体?打包去支农了,正好赶上农忙时节嘛。

他们?要忙完秋收忙秋种,然后再返回市区。

不对吧,应届生也要参加高?考的呀。

青工们?都已经?坐不住了,这些高?中应届生们?,难道还能?无动于衷?

哎,这得涉及到应届生的概念。

1977年的高?考,应届生是指1977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他们?这个时候已经?离开学校了。

至于现在正等着?1978年夏天?毕业的学生,不好意思,你们?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算不得应届生,除非特别?优秀,特殊对待,否则不允许参加高?考。

如此一来,纺织厂子弟学校的教室,眼下就?处于空置状态,完全?可以拿出来给职工夜校用。

但是授课老师,却成了问题——

居然没有一个老师愿意站出来,给大家指导高?考复习。

甚至连已经?到他们?夜校上课的曹老师,也想请辞。

叶菁菁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why?

是钱不到位吗?

“给老师加课时费吧。”她大手一挥,当起了散财童子,“上一堂大课一块钱。夜校学习资料不愁卖,咱们?能?拿出钱来。”

薛琴急得跺脚,嘴里都长燎泡了:“不是钱的事儿!”

哎哟喂,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可是正经?的大问题。

叶菁菁都不得不重?视起来:“到底是为?什么啊?”

“他们?说不敢教。”

老师们?的理由很简单,不是他们?不想帮忙,而是他们?实在不知道,应该给高?考生们?复习什么内容。

没有考纲啊。

1977年冬天?的高?考,什么都是空白。

上面没有下考纲,大家都不知道要考什么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哪里敢轻举妄动。

万一他们?认为?要考的东西?不考,他们?认为?不会考的东西?考了,到时候他们?岂不是成了罪人,耽误了别?人的前程。

算了算了,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

“文·革”时代,老师是出了名的臭老九,打倒的打倒,下放的下放,十年时间,职工子弟学校的教师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