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去看看童礼。
苏清雉其实不太知道该以什么身份去见童礼,以往二人见面都是剑拔弩张的,哦,不对,其实是苏清雉单方面在发火。
童礼性格很好,也没什么脾气,说话都是慢吞吞的,从头到脚一股子书卷气。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和钟淮廷有什么瓜葛。
童礼一看就是文化人,他也确实是中学老师,苏清雉问过了,童礼又教历史又教国文。他学问好,人又和善,说起话来更是让人如沐春风,打从他进校起就是一中最受欢迎的老师。
苏清雉不知道童礼的身份,只是无端想起钟淮廷,心口有些酸酸胀胀的,他捂住那里,唇色因为脱力而发白。
“苏老师,你找童老师做什么?他就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你要我带你去找他吗?”钟见杉在一旁困惑地问。
“不用。”苏清雉摇头,“你告诉我,他平时下班之后都做什么?去哪些地方?和什么人接触?越详细越好,这关系着你们童老师的人身安全。”
钟见杉闻言有些紧张,他磕磕巴巴地问:“怎、怎么了?是有坏人盯上童老师了吗?”
苏清雉皱眉,“你不要管这些,如果你相信我,就把你知道的全部都告诉我。”
钟见杉到底年龄要小些,七七八八地都告诉了苏清雉。
童礼平时没什么事,也不爱出门,只是下班后喜欢去书店报社的逛一逛,偶尔去几趟邮局,在家就看看书听听收音机,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任何爱好了。
以往钟淮廷在南京的时候,童礼还会时不时和钟淮廷见个面,但见面的次数也不多,一只手数得过来。
按时读书、睡觉、写字、工作……生活规律,当真是清清白白的知识分子。
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危险?
第63章 “旭夫”
【胡老师前几天联系我了……他说只要我肯回头,军统还是愿意收留我。】
尽管困惑,苏清雉还是照常在暗中注意着童礼的一举一动,生怕他有任何闪失。
军统在南京展开的抗日行动太过猖獗,自然也引起了日本特务机关的注意。
西川武养好伤,早就回到了“竹机关”,只是他的腿脚还有些不便,行动都要依靠着拐杖,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心只想着打击报复沦陷区所有的抗日力量。
军统局特别行动的成功,让民间的抗日情绪同样高涨。而在这种时候,日本在南京地界上的特务活动本该偃旗息鼓,“竹机关”却反其道而行,联合“21号”,在“古今大饭店”搞了个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高调宣扬“大东亚共荣”在华东地区取得的初步成果。
发布会请到了南京各知名杂志报社的记者到场,由“竹机关”的特务少将中居端康主持,由西川武为主要发言人。
这是西川武引蛇出洞的计策,他们不惜以身犯险,抛出了两位日军将级人物为诱饵,企图钓出潜藏在南京各地的抗日力量。
抗日的人不是傻瓜,他们自然知道这是小鬼子的陷阱。
可是两条日军少将的命,这诱惑力太大了,就算是上次军统的特别行动,日方死亡的最高军官,也只是个中佐而已。
苏清雉担心有人会上当。
如今民间抗日的呼声愈来愈大,很多甚至没有经受过特别训练的人投入其中,这是盲目且不可取的,就算是军统局或特别行动队的人,在执行任务前都会制定计划再三权衡。
苏清雉早早通知了军统的人,军统自然也不会傻到明知是陷阱还往里跳。
他担心的是哪些莽撞的学生或民间爱国人士,不惧生死闯进会场,作出不理智的事,杀不掉日本人不说,还可能白白送了命。
所以他愈加严格地对进出“古今大饭店”的人群进行排查,逃不出记者证和军官证的,一律都不能放进去。
但他领着一众警卫员,再如何的严防死守,也抵不住整个“竹机关”的刻意放水——有人从守卫最松懈的侧门偷偷溜进了饭店。
日本人只在饭店内加派了人手,他们想让所有抗日力量来无回。
记者会开始后,会场便被封锁了,不允许再有人进入。苏清雉和“21号”的其他人先后进入会场,他们坐在记者后排的椅子上,安静地注视着大堂的每一个角落。
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不断,镁粉在火舌中燃烧,烟雾喷洒在那两个日本高官的脸上,他们的表情被照亮,那是独属于侵华日军的狂妄和不可一世的笑。
西川武由于身体原因,发布会开到一半便提前离开了会场,到饭店后方的客房里休息。
记者们的问题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没什么新意,也几乎都是老生常谈的场面话口水话,听得苏清雉昏昏欲睡。
“中居少将,我是《菁年日报社》的编辑旭夫,我想问一下,‘大东亚共荣’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整个东亚地区,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吗?”
一不同于其他记者们的犀利问句,让苏清雉冷不丁打了个激灵,瞬间睡意全无。他循声望去,那提问的报社编辑竟还是个熟人,虽叫不上名字,但他记得那张脸,是在市一中里见过的,似乎也是位国文老师。
《菁年日报社》,苏清雉也熟悉,那是一家极度左倾的报社,深受爱国青年学生的喜爱,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有影响的。当初苏清雉和钟淮廷潜入国立中央大学解决学潮问题的时候,钟淮廷的掩护身份,就是菁年日报兼职记者。
“旭夫”,知名作家兼编辑,同样大名鼎鼎,比他亲手创办的菁年日报的名声更为响亮。苏清雉读书时候就看过他的文章,以为年纪一定不小了,不想竟只是一个二十多岁、斯文有礼的教书先生。可以说《菁年日报社》就是因为“旭夫”的加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日伪早就想抓他了,怎么都抓不到,今天倒自己送上门来。
日报社的本部也多次被日本人查封,苏清雉以为早就不存在了,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害怕也不躲,还胆大包天地来到日本人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居端康面色一沉,操着口别扭的中文,“阁下是哪家报社的?”
“《菁年日报社》。”旭夫握着笔,大大方方地回答。
中居端康的眼皮狠狠跳了下,他扯开半边嘴角挤出一个笑。
“旭夫是吧?我大大滴知道你,今天终于见到你的真人了。”中居端康嗓音尖却压在喉咙里,有种很怪异的低沉,“你说殖民地?哈哈哈,旭夫阁下看了大大的书,也要幸苦幸苦滴多读历史,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共荣计划’,是为了帮助东亚人民摆脱西方的阴影,让我们这块地,再不受限于英法的制约。”
他后面两句说得连口音都标准了很多,明显是专门练过的,还就只练了这两句。
旭夫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