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2
姜颂和她对视:“你是我姜氏最出众的血脉。大梁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唯有你才能力挽狂澜,坐稳皇位,稳住姜氏的江山,让百姓都过上安定的好日子。”
“这皇位,就该是你的。”
姜韶华没有闪躲,和姜颂对视许久,张口道:“朝堂众臣不会拥立我这个南阳郡主。”
“那就拿出你的手段来,一一收服他们。让他们俯首听令,甘心诚服。韶华堂妹,我知道你能做到,你一定可以。”
姜颂的身形忽然渐渐淡去,仿佛晕染的水墨画,在她面前渐渐消失。
唯有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直在她耳边回响。
韶华堂妹,你能做到,你一定可以。
……
姜韶华倏忽睁开眼,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崔渡一直没睡,在床榻边守着她。被她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扶住她的双肩:“你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
姜韶华吸了吸鼻子,眼睛湿润了:“堂兄托梦给我了。”
顿了顿,又低声道:“不是噩梦。堂兄来向我道别,还要将江山百姓托付于我。”
“崔渡,此去京城,我将会经历前所未有的风雨。我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平安回来。你还是留下吧!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便代我守住南阳郡……”
接下来的话,被堵住了。
过了片刻,崔渡抬起头来,目光亮得惊人:“我知道你要做什么。所以,我更要陪你同去。”
“成功了,我做你的王夫。失败了,我和你一同做反贼。总之,你别想抛下我一个人。”
姜韶华眼眶一热。她不愿再落泪,将头转到一旁,过了片刻,平复了情绪,才重新转过头来:“好,以后这样的话,我再也不说了。我们是夫妻,有福同享,有难便同当吧!”
崔渡这才满意,在她额上亲一口,柔声哄道:“你这一日情绪波动得厉害,现在才四更天,你再睡会儿。养足了精神力气,才能应对以后种种复杂情势。”
姜韶华嗯了一声:“你也别守着我了,到榻上来,和我一起睡。”
崔渡应了一声,合衣躺在姜韶华身边。待她闭目入眠了,才睁开眼,就这么一直静静守着她,直至天明。
……
去京城奔丧一事,宜早不宜迟,去得越快越好。
第二日,姜韶华率领一众属官回了南阳王府。在短短一日之内,便备齐了所需的行李。轻装上阵,快马先行。
荆州的薛刺史,在三日后才收到消息。
而此时,姜韶华一行人已经快马出了荆州,一路从官道疾驰往京城而去。
天子驾崩的噩耗,以京城为圆心,已迅速散播开来。众人所到之处,所见之人,皆换上了素服白衣,个个满脸沉痛。
太康帝三年前驾崩,年轻的太和帝才坐了三年龙椅。还没大婚生子嗣,这就撒手西去了。
皇位更迭频繁,对朝堂来说绝非好事。更何况,太和帝膝下无子,宫里只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姜颢,隐约还听闻是个傻子。
大梁的皇帝,难道就要由一个傻乎乎的男童来做吗?强大的外敌虎视眈眈,权臣们勾心斗角,再来一个不能问政理事的少年天子。这大梁的江山,还能安稳吗?
有些见识的人,都因大梁的未来忧心忡忡。没有这等见识的普通百姓,也纷纷为天子忽然驾崩而悲恸难过。
各地官员闻噩耗进京奔丧,姜韶华一行人在途中便遇到了两拨。不过,姜韶华没有下马和他们结交或寒暄的心情,最多派陈长史去和他们打个招呼。
还有更多的官员,都在收到消息准备来京城的途中。姜韶华要尽力争取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京,每日快马行路百里。
就这还是顾及了陈长史和崔渡,不然,速度还能更快些。
前些日子刚研制出来的新式军粮,此次正好派上了大用场。天气渐渐炎热,吃些冷食也无妨。得了空闲便烧些热水,泡一碗热腾腾的面糊,对疾行赶路的人来说,也算一顿美食了。
就这么埋头赶路,十日后,熟悉的城门终于遥遥在望。
“郡主,我们终于到京城了。”
这一路骨头都快被颠散架的陈长史,长长叹了口气,看着阔别了几十年的京城,心绪飘飞,久久不能自已。
姜韶华在城门外策马停下,遥望城门。
京城,我姜韶华又来了。
第581章 天崩(四)
从太和帝驾崩送出丧信,到今时今日,已过去了大半个月。
闻丧信进京奔丧的官员臣子,每日都有。守城门的将士们,也过了最震惊悲痛的时候,虽穿着丧服白衣,脸上却没太多悲痛之色。
宋渊持着南阳王府的腰牌上前,将腰牌递送到守城官手中。
守城官原本有些倨傲,见了腰牌后,立刻弯腰,语气恭敬得很:“原来是郡主进京,末将这就去拜见郡主。”
南阳郡主在军队中的声望,比在朝堂中还要大一些。朝中重臣们争权夺势勾心斗角,武将们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对全力出粮出兵帮助边军打了大胜仗的南阳郡主都很有好感。
宋渊略一点头,领着守城官上前。
姜韶华已下了马,她在女子中高挑,和成年男子尤其是武夫们相比,便显得纤细且娇小了。
她穿着白衣,面容悲戚,因赶路露出些倦色:“王将军免礼。今日本郡主急着进宫,日后得了空闲,再和王将军闲话。”
守城武将受宠若惊,连连应是,转头挥手,令人立刻开城门,让这一行两百多人进城。
嘚嘚!嘚嘚!
马蹄声骤然从城门内响起,由远至近迅疾而来。
姜韶华眉头微动,凝目望去。
只见十数匹快马疾驰而来,为首的一个,面容清俊,满目憔悴。正是中书舍人王瑾。
“郡主,”王瑾下马,拱手行礼:“臣奉令来迎郡主入宫。”
王瑾这些日子显然哭了不少回,一张口声音嘶哑晦涩。
姜韶华进京奔丧,特意派人提前进宫送信。只是,她没料到宫中会派王瑾来相迎。
以郑宸的脾气为人,竟没有先来城门见她一面。
姜韶华看着王瑾,轻声问道:“现在宫中情势如何了?”
她连着数日赶路,一路不曾好吃好睡,心情一片阴霾。此时张口,声音也有些沙哑。
王瑾低声叹道:“一片慌乱,郡主进宫便知道了。”
姜韶华眉头动了一动,直截了当地问:“皇上丧事由谁负责?朝政可有人操心?宫中由谁主事?”
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难以回答。
王瑾深深看一眼姜韶华:“丧事由礼部和内务府宗人府一同负责。朝堂政事暂时由王丞相和安国公撑着,宫中主事之人是太皇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