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8




姜韶华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郑宸纷乱的思绪。郑宸不假思索地继续挥笔纪录。

“驻军军费不足,确实是一桩大问题,也易造成隐忧。汪侍郎思虑的不无道理。只是,眼下国库确实空虚,拿不出这么足额的军费来。到底拨多少,具体数字,诸位再议一议。”

“纪尚书,你掌着户部,你先来说。”

被忽然点名的纪尚书,迅速反应过来,张口道:“事有轻重缓急,要用银子的地方处处都是。要先紧着修河堤,军费得先等一等。”

汪侍郎习惯性地要反驳,姜韶华明亮锐利的目光扫了过来:“这里是朝议之处,不是吵闹的地方。汪侍郎先听大家说完,再说话不迟。”

汪侍郎抽了抽嘴角,闭嘴不语。

二十多位众臣一一表态,有几个赞成先拨军费,大半都支持纪尚书,先紧着工部修河堤。

姜韶华略一思索道:“支持兵部奏折的,有六人,支持先修河堤的,有十六人。兵部这份奏折,暂且驳回,待日后国库有银子再议。”

汪侍郎心中愤愤难平,却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朝议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有了汪侍郎碰得鼻青脸肿的先例,众臣说话便谨慎多了。免得被言辞犀利的郡主刺上一两刀,丢人且难堪。

到了正午,政事还没处理完。姜韶华直接令御膳房送了饭菜进殿,每人一个食盒,食盒里有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不算丰盛也不简薄。

“大家先用午膳,吃完再议。”

直至天色将暗,殿门才开。疲累的众臣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离去。

就连精力旺盛的张尚书,今日也有些顶不住了,出了昭和殿就叫了随从过来扶着自己,一边摇头叹息:“老了老了,和年轻的时候是没法比了。”

王丞相也让随从扶着,慢慢往宫外走。

纪尚书紧接着出来了。

掌管户部是个劳心劳力又不讨好的差事,油水是丰厚充足,要耗费的心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大梁朝的户部尚书,更是难上加难。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税赋一直在减少,用银子的地方却越来越多。他的头发在这两三年间掉了大半。

好在今日南阳郡主大展神威,弹压住了狮子大张口的汪侍郎。连兵部军费都被驳回,其余各部门花式要银子的奏折,自然一律都没通过。这让他深深松了口气。

想想南阳王府的冯长史,为掌管王府钱粮,有这样的郡主,倒也不算苦差事。

……

低头写了一天的郑宸,手腕酸软,头脑也有些昏沉。

怪不得昨天王瑾那副模样,今日轮到自己才知道其中滋味。整整写了一天!纪录下来的纸张足有五十多页!

郑宸一抬头,看着精神奕奕神色如常的姜韶华,想到她可怕的神力和身手,心情愈发复杂。

“郑舍人辛苦了。”姜韶华微笑着吩咐:“请郑舍人将今日写好的纪录,呈给皇上。待皇上过目后,将纪录存档。”

郑宸挑眉:“这纪录还要存档?”

“当然。”姜韶华悠然道:“每一份奏折,每一桩政务,众臣都有不同的意见和处理方法。本郡主没有过多干涉,便以少数服从多数来定夺。日后若有不妥之处,便能随时查看记录,也方便能追究责任。”

“本郡主要让他们知道,话不能乱说,差事不能敷衍,更不能乱做。出了乱子,定会被重责!”

郑宸:“……”

郑宸的瞳孔巨震,紧紧盯着姜韶华,心中如怒海掀起巨浪。

如此老辣的手段,她是怎么想出来的?

或者,前世嫁入王家为儿媳的她,一直都被内宅拘住了真正的光芒和才华。

第487章 翻手(三)

姜韶华没有去探寻郑宸在想什么,没有必要,郑宸想什么也不重要。她迈步去了天子寝室,将今日小朝会上的政事,挑几件重要的说了。

说到兵部索要军费一事,姜韶华没有避讳自身的意思,张口道:“其实,驻军军费一减再减,确实不妥。只是,眼下户部缺银子,要紧着修河堤,这份奏折只能先驳回。等秋赋入了库,还是应该先补上军费。”

太和帝叹了口气:“朕何尝不知道要发足军饷。可每年税赋就这么多,总不能全部用来养兵,朝廷官员们俸禄要发,宫里这么多人也要开销用度,其余五部也有诸多用银子的地方。”

还是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换谁坐这个龙椅,都得面对这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姜韶华眸光一闪,低声道:“国库不丰是事实,不过,也不是全无办法了。暂时不能开源,那就要节省开支用度。”

“堂兄请恕我直言。大梁朝堂素有恶习,银子还没出户部,就要被截留一些,到下面的部分,一层一级都要扣一些。最后真正用到实处的,到底能有多少?堂兄心里可清楚?”

太和帝:“……”

面对那双明亮锐利的眼眸,太和帝心中忽然一阵羞惭,半晌才低声道:“朕知道一些。”

也就是说不清楚具体的实情。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掀开桌子看看底下的蛀虫到底有多少的勇气。

姜韶华心里重重叹了口气,还得放缓语气,温声安慰太和帝:“堂兄坐龙椅还没三年,行事不宜过激,确实应该缓着来。”

太和帝愈发羞惭,将头扭到一旁,过了片刻才转回来,和姜韶华对视:“堂妹不用说好话安慰朕,朕知道自己手段温软不足。朕也害怕查下去,就会满朝贪墨,无人可用。”

一个贪墨索贿的王易,一个明码标价卖官的安国公。朝堂中像这样的臣子,到底还有多少?

姜韶华轻声道:“眼下堂兄以静养为先,确实不宜大动干戈。不过,也不能任由臣子们伸手遮天私下弄权。臣妹先给他们上上弦,让他们缩一缩手。”

然后,将朝议记录存档以备日后随时翻查算账的法子说了。

太和帝听得起劲,连连点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就按你的想法来做。”顿了顿又道:“你只管放手整顿朝堂众臣,别怕出乱子,朕会全力支持你。”

姜韶华微微一笑:“多谢堂兄信任。”

……

接下来一连数日,都是如此。

众臣们早起进宫议事,什么时候议完,什么时候才能散会。堆积的政事,约莫五天左右就处置完了。可每日都有新的奏折和政事,小朝会自然也是每日都有。

最让人头痛的是,几位中书舍人轮番做记录,众臣张口说的话,一字不落地都被记录成了文字,还要存档。

吵架是不能吵的,便是有争论,也要顾及体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提出建议,更要慎重。因为郡主说了,只要差事出了疏漏,就要翻看记录,找到当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