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


想对我下手。”

“你背后的人用你来办这事,很聪明。只要我的人再晚一步,谁又能知道你一男子之身会是他们要找的秦琳?”

秦烟伸出一双纤白的手,轻轻抚掌:

“多年来,想要我命的人,大有人在。”

“而今日,却是首次能让杀手如此近的距离接触到我,还差点得手,实在是本事。”

立在厅中的纪南风以及一干秦烟的下属都是自责又后怕。

若是今日没有发现那盅燕窝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封湛冷声吩咐宋执:

“将此人提去太子府暗牢,严审。”

“查清同这个人相关的一切信息,找出背后之人。”

“让工部尚书秦府诸人,即刻到太子府问话。”

“是,殿下。”宋执领命。

------

离开西山回城的路上,新月公主坐在摇晃的马车中,蹙眉思索。

不知自己今日对太子封湛的动作,是否会被他察觉。

只可惜,没有成功,不然……

“主上。”车后过来一人一马,出声打断了新月公主的思绪。

新月公主让马车停下。

外头禀报:

“主上,人没回来,接应的人说看见他被带回了凤裕宫,且不知是否已经得手。”

马车继续向前,新月公主拧眉沉思。

苏青是她埋藏在大夏多年的一名得力干将,很有几分本事,今日他脱身本应不难,但凤裕宫的反应竟如此迅速。

看来,秦烟的实力当真深不可测。

但那“沙赤兰”,入喉毙命,只看秦烟是否中招了。

照此次大夏之行看来,太子妃秦烟主战,她在边事之上,半分都不会退让。秦烟连实力如此强大的突厥的面子都不给,更遑论他们南疆。

且如今秦烟的母亲即将成为北梁皇后,将更会为其增势。

太子封湛那里防卫如铁桶一般,没有机会下手,而他们准备这么久,才从太子妃秦烟这里找到一个突破口。

希望苏青此行顺利,那么折损一员大将也不可惜。

如果太子妃秦烟殒命,应该能缓一缓大夏在边境的的强硬态度。

且那位太子封湛……

新月公主闭眼,强行排开脑中突现的妄念。

石月,你这辈子除了一心为南疆任劳任怨,还能奢望什么?

------

三月十五日晚间,太子封湛由太子府亲兵护送,赴皇城,入住东宫。

翌日,三月十六,太子婚礼。

晨起,太子封湛和太子妃秦烟,分别于皇城奉天殿和西山凤裕宫行醮戒礼。

醮戒毕,教坊司奏大乐,太子封湛着九章冕服,于奉天殿外上马,由太子府亲兵和南衙禁军护送,同行有太子妃仪仗。迎亲队伍自午门出,前去西山凤裕宫亲迎太子妃。

上京城中人头攒动,万人空巷,皆至街市亲眼见证今日这一盛况。

太子殿下竟亲自去迎接太子妃,这当真如传言那般,太子殿下是极其看重这位太子妃啊。

辰时,太子封湛于凤裕宫正殿香案奠活雁一对。以雁终生配对,相依相随的习性,寓意太子和太子妃夫妻矢志不渝,相伴终生的祈愿和誓言。

太子妃秦烟头戴金嵌宝珠点翠四凤冠,身着织金龙凤纹礼服霞帔,由镇国公府诸人送出凤裕宫,上仪轿,向皇城而去。

巳时,迎亲队伍从午门入皇城,进东宫,于内殿行合卺礼。

东宫内殿设太子座于殿东,西向;设太子妃座于于西,东向。并各设拜位于座之南,设酒案于正中稍南,置两爵两卺于案上。

太子与太子妃各就拜位。太子封湛两拜,太子妃秦烟四拜,而后太子与太子妃于殿上升座。

女执事二名举馔案进于太子及太子妃之前,女官司尊者取金爵酌酒以进。

太子与太子妃各受爵饮讫,女官进馔,皇太子与妃皆举馔讫。

女官再以金爵进酒,太子与太子妃饮讫。女官进馔,皆举馔讫。

女官再以卺盏酌酒合和以进,太子与太子妃皆饮讫,又进馔,皆举馔讫。

三举酒馔毕,执事者彻馔案。【1】

至此,合卺礼毕。

太子同太子妃入喜房。

也无人敢去东宫闹洞房,那是活腻烦了。

------

礼成后一日,太子封湛同太子妃秦烟于干清宫诣见圣上和皇后,行盥馈礼。之后秦烟和封湛便返回了西山凤裕宫。

太子封湛于皇城东宫迎娶太子妃,是为了给秦烟正名,因此选在了东宫行礼。

但一是封湛同秦烟二人都有些繁杂事务,下属经常进出府中,宫中不比西山方便。

二是西山凤裕宫由秦烟命人按照她的喜好改造,住起来更为舒心,封湛舍不得秦烟进东宫将就,因而并未提出二人婚后居住于东宫,依然住在西山。

婚后再一日,太子同太子妃谒太庙。

大礼成后第三日,诸国使臣以及百官行贺礼于奉天殿,内外命妇行贺礼于东宫,并于皇城奉天殿赐宴,宴诸国使团、群臣、命妇。

宴上,不少人是首次得见新晋华阳长公主,也是太子妃的母亲,沈时英。

众人皆惊叹,华阳长公主同太子妃这对母女,皆是生得极美,又身份尊贵,说她们是上天的宠儿都不为过了。

今日的奉天殿上,各国使臣包括突厥可汗和西戎王也没再作妖。

新月公主在殿上见到坐在太子封湛身旁席位的太子妃秦烟,心中一沉。

秦烟竟然如此命大。

看来,苏青凶多吉少。

秦烟察觉到方才新月公主向她投来的探究视线,也是抬眸看了过去。

据封湛所言,这位新月公主,那日在太子府,似乎曾试图对封湛使过幻术。

不知苏青之事,又有没有这位的手笔?

------

而今日宴上,虽说使臣不作妖,但另有作妖人。

萧太后便道出了一个粗看合情合理,但细想之下又包藏祸心的提议。

“太子已完婚,另两位皇子和公主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

“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已过了弱冠,当定下封号,择一蕃地就藩。”

“圣上,你说呢?”

皇子就藩一事,惠帝之前同太子还有秦烟都商讨过,议定的结论是,因边事不稳,此事往后拖一拖。

没想到萧太后会在此时提出,是想要拉上群臣附议?

不过朝臣们都在权衡利弊,还未开口时,高丽国使臣却先一步出声:

“陛下,宁王早年间就定下了蕃地,是否也应当出京就藩?”

此言一出,殿内都是瞬间的沉默。

宁王封随的生母丽妃,是来自高丽国皇室宗亲,高丽使臣为其说话也说得通。

萧太后眸光冷厉地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