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
是万寿节庆,不论南衙还是北衙,皆不能出一丝纰漏。”
“谢统领,我会约束好自己的下属,希望谢统领亦然。”
陆沉看向未发一言的谢长渊,神色严肃。此事涉及永定侯府的家事,他不好多言。
谢长渊冷眼看着陆沉和谢照,最终也未开口,带着人离开。
陆沉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神色不太好的谢照,转身离开。永定侯府的事始终是个问题,谢照的出身,恐怕会成为他上升的阻碍。
而陆沉心中的担忧,谢照又怎么想不到。
谢照立在原地,久久不语。
------
皇城,禁内,坤宁宫。
皇后自回道宫中,便做回了皇后的本职,重掌凤印。
当年贤妃在皇后宫中落胎的事,皇后和贤妃像是有默契般,再未提起。
皇后同贤妃只像是寻常宫妃相处,丝毫没有了姐妹的情谊。
如今皇后仍让贤妃和淑妃协理后宫事宜,万寿节,既然是贤妃和淑妃先行安排了,也放手让她们操办,皇后就当了个不算清闲的甩手掌柜。
自回宫起,皇后每日都在接见命妇,颇有些疲累,幸而封云朝都在坤宁宫协助皇后。
今日,封云朝亦是雷打不动在皇后处陪伴,也遇上了这些时日首次抽空进宫看望皇后的太子封湛。
坤宁宫正殿东暖阁,皇后,长乐公主封云朝和太子封湛分座闲话。
没寒暄几句,皇后问向太子封湛:
“听云朝说,太子同昭仁郡主走得极近?”皇后话中,“极”这个字,稍微拖了些音,就是意指那种关系了。
封湛眸眼微眯,看了眼皇后,又将视线移到封云朝脸上。
此刻封云朝有些忐忑,皇兄的眼神,就像是她向母后打了小报告一样。不过,只有同母后谈到太子皇兄的事情,才能在母后这里多留一会儿,她也没瞎说什么呀,就是实话实说嘛……
皇后淡声道:
“太子非她不可?”
封云朝看向太子封湛,她也好奇,皇兄对秦烟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封湛默了一瞬,开口简单明了,
“今生只她一人。”
封云朝目露震惊。
这两人才接触多久,皇兄竟专情至此,今生只秦烟一人?
皇后没有神色变化,沉默着端起茶盏,正准备送到唇边,殿外传来嬷嬷的声音,
“娘娘,大学士府安大小姐求见。”
安颜夕因同封云朝的关系要好,可特许平日入宫,这些日子,也常到坤宁宫拜访皇后。
封湛剑眉不悦地拧起,皇后突然放下茶盏,开口,嗓音微冷:
“本宫乏了,今日不见客。”
封云朝有些讶异,母后可是很喜欢颜夕的,往日也从未将颜夕拒之门外。
难道,是因为皇兄方才的话?
封湛公务繁忙,没待多久便出宫回了太子府。
------
太子离开后,封云朝还是纠结着问向皇后:
“母后……”开了口,封云朝不知该如何发问。
皇后心中明白她要问什么,看向封云朝,神色尤为认真。
“你我永远都要记住,在这深宫里,我们能靠的,只有你皇兄。”
“我们要承认,你我的见识,远不如你皇兄。我们要依赖他,就要绝对信任他。”
“只要是你皇兄想要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帮他。”
“宫中生活,外表光鲜,内里有多难,云朝,你应该清楚。我们三人是一体,绝对不能内耗。”
“云朝,你要记住我说的话。”
封云朝从坤宁宫出来,脑中不断回想方才母后说的话。
是的,她们能倚仗的,只有太子皇兄了。
封云朝心中下了一个决定,她决定再不会帮颜夕,且必须要让颜夕对太子皇兄死心。
封云朝在坤宁宫门外巡视了几眼,问向门口的侍卫:
“安大小姐几时离开的。”
侍卫回禀道:
“回长乐公主殿下,安大小姐被太后寿安宫的人叫走了。”
封云朝!
皇祖母?
皇祖母不是久不见客的吗,这又是为何?
封云朝心中有些不安,只希望明日的万寿节,不要多出事端。
第59章 入眼
万寿节当日, 辰时,惠帝率后宫嫔妃和诸位皇子公主,到寿安宫萧太后处行礼。
萧太后并不是惠帝的生母,但作为嫡母皇太后, 萧太后也受得起惠帝生辰这日的拜谢之礼。
值得一提的是, 太子封湛, 因公务繁忙,并未到场。且太子一早派人进宫告知,今日太子府幕僚和部分朝臣议事,会稍晚进宫。
二皇子封羡在自己的重华宫得到太子要晚到的消息时, 心中是不忿又艳羡。
太子封湛, 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大权独揽。在父皇生辰这日, 以公务为由, 连寿宴都要迟到, 丝毫不惧以不孝之名被参上一本。
不过如今朝野上下, 谁人敢对太子的言行置喙,呵,这就是权势。
------
萧太后并未留惠帝等人太久,不过一盏茶的时间,惠帝一行人出寿安宫。
惠帝和皇后随即驾幸奉天殿, 接受宗亲和文武百官的朝贺和献礼。
为准备给圣人的贺寿礼,众人无不绞尽脑汁,竭尽所能四处寻找珍稀之物,就算不能博得圣人嘉许, 能在圣人面前留下一两分印象也是好的。
但其中有两人准备的寿礼倒是有些另类, 一人是常住万宁寺的宁王封随, 另一人是才回宫中的三皇子封逸。
宁王前两日才被北衙禁军接回上京,不过许是顾忌到萧太后对宁王的反感,宁王并未被接入宫中,而是被安置在了驿馆,并着禁军日夜看守。
宁王封随,是先皇中年才得的爱子,今年二十有六。
宁王身着一袭月白色银线绣暗纹锦袍,身材颀长,但略为清瘦,更显气质闲雅。
其容貌同惠帝这位兄长仅有两分相似,但封随的五官更像当年的丽太妃,五官深刻,俊逸却不算硬朗。
殿上,宁王双手托举一个藤编书匣献上,李福全接过匣子,呈至御前,揭开,里面竟垒着一套经书。
宁王向惠帝躬身开口:
“臣弟两袖清风,无甚贵重物什,只能抄几本佛经,给皇兄贺寿。”
先皇给宁王定爵之时,赐了青州给宁王作为封地。哪知自先皇驾崩,宁王便被萧太后幽禁在万宁寺,至今都未就藩,也就皇室给的例银养着,说是两袖清风,的确也不为过。
惠帝看向宁王封随,这位王弟面上澹泊,但内里是否真如表面那般无欲无求,就不得而知了。
“宁王有心了。”惠帝示意李福全收下贺礼。
三皇子封羡则是呈上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