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
江墨的关系的日渐亲昵,顾锦恪又遭受刺杀,且黎玉辛也要回京的缘故,一大堆事情堆到了一起,乔希又是当地人,他认为乔希应当会留在清城府,后续也没再关注乔希,忽略了这个人。
没想到等到他回京城和薛栾相聚,才从薛栾口中知道,这人竟然不管不顾,单骑就追着太女殿下来了京城。黎玉辛当时心里的警铃就突突作响,加上江墨和殿下的关系跌入冰点,乔希真正成为了他忌惮名单里的第一人。
但是心底大约也不是不震撼和不遗憾的。在解决母亲黎启之前,黎玉辛从来没有这样放肆和为什么全然付出过,便是当时知晓自己对太女殿下的心意,心思也不完全纯粹,他总是被很多事情牵绊着,开始是母亲,后来是父亲,再后来是薛栾。
因此心里对这个人警戒,又忍不住心生佩服,佩服他单骑追随太女殿下的勇气和纯粹,至于那些明面上的理由,敌人之间最是清楚明白对方,黎玉辛是一个字也不会信的。
只是没想到这个人追到了京城,如今也一同出现在了这边疆之地。
这样的情敌,真是可怕啊!
黎玉辛轻轻叹息,薛栾说的对,古人也说的对,烈女怕缠郎!
更可怕的缠郎不仅有一颗赤诚热烈的心,还有为这颗赤诚热烈的心提供帮助的智谋手段和勇气。
对方大约也是看见了他的,站在街市的另一段,目光先是惊艳陌生,然后思虑片刻,便是了然于胸的气定神闲。
只见他理了理袍袖,然后笑着行了一个礼:“敢问可是黎玉辛黎公子?”
话语虽是疑问,神色确是十分笃定的。
黎玉辛便也浅笑着回了一礼:“没想到在此遇见乔希公子。在下……黎玉辛!”
乔希温和一笑,慢慢走近了一些:“听说公子带着父亲归乡,在这里遇见公子,乔希也很意外呢。”
两人四目相对,奇异的磁场慢慢滋生,两人都很快审视了一遍对方,然后眼里充场子的假意笑容便都消退了一些。
浓重的夜色里,两人俱都棉衣锦袍,披着厚厚的斗篷御寒,两张脸同样出色,这是平局。
两人的目光相对,也一瞬间都明白了对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那些在外面唬人的理由,便都不成立,大约也发现对方是同类人了,遇到这样的情敌,属实真心高兴不起来,便没了笑意。
两个人默默的站了一会儿,然后两人又同时看向对方。
“他乡遇故知,乃是喜事一桩,走,街上的铺子开了,不如一起用些朝食,如何?”
“他乡遇故知,乃是喜事一桩,走,街上的铺子开了,不如一起用些朝食,如何?”
两人异口同声,说了相同的话,话音落下,俱是愣了愣,随即一笑,向对方伸出手:“请!”
两个人随便寻了一家做朝食的小店,点了些朝食,寻了两个小马扎,在角落里支了张桌子,相对而坐。
实在是容貌惹眼了一些,等到坐定,店家上了两屉包子,两人各吃了一个暖暖街上冻僵的身子,便放松了一些,闲聊开了。
黎玉辛率先调侃道:“没想到乔公子和我有一样的兴致,在空荡荡的街市里游逛?”
他们对对方来边疆的理由都心知肚明,此时也懒得拿此事出来掰扯,大家都是聪明人,还不如聊些别的。
乔希的手顿了顿,神色倒是认真了一些:“殿下为边疆战事奔忙,我终日闲坐城中,心里不安,便想寻些什么事情做着。”
他说着,目光微闪的看向黎玉辛:“总不能什么担子都压在殿下身上的,只想着能做些事为她分忧解难的。”
黎玉辛唇角的笑意微凝,然后看向乔希,两个人对视片刻,黎玉辛面色真诚的笑了笑:“我心中所想……和乔公子一模一样。”
他看懂了乔希对他半真半假的试探,大约是衡量他在大局下是一心只有情爱,还是能在情爱之外为顾锦恪思虑片刻,想要为她分忧解难。
乔希得到了自己试探的答案,本该是高兴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但这个人是情敌的情况下,他只能心底浅浅叹息,面上的温和笑意也顿了一下:“我想,若是不认识殿下,我和公子要么是知己,要么是死敌。”
对于这个话,黎玉辛不置可否的笑了一下,两人心情一时都有些复杂,然后用完早膳,乔希邀请道:“既然都有相同的想法,不如光临寒舍,浅谈一下心中所想,若是一致,不若合作?”
作者有话说:
又要开启新的一个月啦,大家开开心心,么么哒
第79章 京城消息
顾锦恪回军营以后就陷入了彻底的忙碌,随着军队不断深入蛮国,所受到的压力和牵制就越来越大,蛮国开始合拢兵力,合堵徐烨梁的主力军。
几次交手吃够了教训,让她们渐渐看明白,晋国人的三路军队互相配合,将她们打的毫无反抗之力,再不拼搏,亡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蛮国大军的抵抗和殊死搏斗终于让战局陷入了僵持。
这时候,边疆也愈发冷了,厚厚的雪堆起来,偶尔一脚踩进去,能陷进去半个小腿。
顾锦恪看着窗外飘落的大雪,缓缓叹息,今年的天气属实恶劣了一些,便是城中一些老兵,也在不断感慨,在边关的许多年里,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了。
这样的天气让伤口恢复的进度变得迟缓起来,行军,押送粮草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但是冷天需要的热量更多,大军仍然是按照更大的消耗速度消耗着粮草。
顾锦恪和留守在边疆的将军们查看了舆图,点了点徐烨梁,五皇女顾锦云,还有祁将军所在的地方,眉眼微蹙,最后叹息一声:“都在这个位置了,慢慢磨下这座城池吧。”
蛮国和她们面对的是同样的恶劣天气,相比之下,晋军的物资足额丰富,蛮国内因为这一年的收成不好,粮食是捉襟见肘的,加上之前屡屡攻下其他城池,其他城池的本土子民,心有惶恐,早早逃入现在这个城池避乱的,导致她们对水源和粮食的要求就更大,需求更多。并且还十分容易和原本这里城池的本土子民发生摩擦碰撞。
即使战时状态,不断戒严,但是为着衣食住行城内仍然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可谓是既有外忧也有内患,所以顾锦恪相信,放慢一些速度,减少一点伤亡,也是能慢慢磨下这座城池的。
她想了想,吩咐手底下的小兵卒,又将过往的捷报整理成一张新的折子,又解释这次进度缓慢的缘由,再次发往京城。
大军的速度迟滞,也需要表功的折子发往京城,不仅定定军心,也是为了安稳朝堂上众多老臣的心,让她们不在这个时候,给顾锦恪使绊子。
这封折子快马加鞭送往了京城,女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