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待一会儿吧。

但是他正往外走,门外也匆匆有人来了。

“殿下!荀己求见。”

顾锦恪眉眼一动,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进来。”

荀己大跨步走了进来,江墨看了荀己的面色一眼:“殿下,墨先行退下。”

顾锦恪大概估摸了一下荀己会讲的事情,担忧吓到他,也怕这些龌龊污了他的眼,点点头允了:“你且去玩一会。”

江墨便和桑宜一起退下了。

顾锦恪看向荀己,微微点头。

荀己眉头微微拧着,这才道:“殿下,我们的人一直跟着三皇女,发现她将之前在山里围杀的那一队兵士以弑主的名义杀掉了。”

顾锦恪曲起手指把玩着腰间的配饰,竟然然丝毫不觉得意外,只是眉眼间带上一丝难掩的厌恶:“唔,斩草除根,是顾锦绣干的出来的事。”

荀己也有些不耻这样的顾锦绣,但她还是继续道:“后来她带着剩余的人往前走,已经发现了百姓对她的态度和我们派出去的人,这些天里一直不断的往京城跑,基本没有停过,最新收到的消息里,三皇女和黎启都伤势复发,是吊着一口气往京城去了。”

顾锦恪点点头,十分满意,将顾锦绣直接抓起来等待朝廷的定夺有什么意思呢,她就应当多吃些苦头,体会一下疲于奔命和生死濒危的感觉,省的这样的人不把命当命。

不过顾锦恪还是多吩咐了一句:“既然她已经吊着一口气了,就给她放松放松,千万不要路上就死了。”

路上死了,一切都成了定局,女皇自然更怜惜一个已逝的孩子,她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还会成为女皇的“不可提”,反而更怀念起她的好来。

顾锦恪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那顾锦恪肯定憋屈死了。

所以,顾锦绣必须活着。

荀己点点头应了。然后她看向顾锦恪,面色罕见的露出一点儿犹豫。

“怎么了?”她的面色着实少见,顾锦恪不由得奇怪道。

“殿下,路上隐约听到传言,好像京城里给你和三皇女赐婚了,只是消息还没证实,所以……”

“啪!”顾锦恪一掌拍下去,坐的椅子扶手“喀嚓”一声折断了,她眼睛危险的眯起,身体微微弓着:“赐婚?收拾东西,回京!”

她原本是准备在清城府养好伤再起身回京的。万万没想到的是女皇在京城还要净搞些幺蛾子。空穴不来风,即使消息还没传到这里。既然有人说,那必定是上面也有了风声。

“还有,赐婚这件事暂时不要透露出去。”因为不知道女皇他们走到哪一步了,是有人选了,还是直接下旨了。人选又是谁?

“是!”荀己应声出去了,顾锦恪回京的事情立即安排起来,小院里的人都纷纷被吩咐了要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消息也递给了当地官员。

如此仓促,大家便都有些疑惑。但荀己才接了顾锦恪的叮嘱,怎么可能把消息往外露。行人匆匆收拾了。顾锦恪第二日带着人马就要启程回京。

但是第二日竟然走的没有那么顺利,顾锦恪带来的兵士列队俨然,旌旗飘飘,马车行李也归置好了,但是顾锦恪才跨出府邸就愣住了。

她原来住的院子被堵的水泄不通,已经有士兵在这里维持秩序了,但是让人震撼的是,在这里站着的百姓上有高龄老人,下有垂髻小儿,还有很多很多正值青年的女子和男子,人挤人的站着,但是现场很安静。

知道顾锦恪走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纷纷落向她,然后亮了起来,唰唰跪了下去:“殿下!”

顾锦恪罕见的有些迟疑,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这是?”

吴知府从人群里走出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苦笑道:“殿下,百姓们知道你要离开,主动说要来送送你,感谢感谢你,这一别,大约以后都见不到殿下了。”

此去京城,没什么大事太女不会再来清城府,若是以后太女登基。更是不会再见到,所以清城府的民众听闻太女要离开的消息后都自发来送。

顾锦恪有些诧异也有些不可置信,她有做的这么好?万人空巷前来相送,她是知道城里有些人因着被救对她是有些感激的,比如阻拦顾锦绣的周三等人,但没想到竟然到了这种程度。

听说有些地方官僚主义,只是为了给上司好面子,顾锦恪不由得看向吴知府:“不是你……”

看见她质疑的眼神,吴知府忙摆摆手,眼睛也亮晶晶的看向顾锦恪:“殿下,你于清城府一府百姓有大恩!若不是殿下今日就走,人会比现在还多,毕竟有些地方隔得远,来不及赶过来了。”

其实吴知府也不想造成这样的局面,毕竟这么多人聚众在一起,出点什么事儿,她完全脱不了干系。

顾锦恪微微一愣,是这样吗?她看向外围跪的看不见尽头的人群,微微愣神:“都快起来罢!”

她的命令一下,前排的人看了顾锦恪一眼,先磕了个头:“清城府百姓,谢殿下救命之恩!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殿下是清城府的大恩人,她们只愿她真的长命百岁,安乐无忧。因为殿下,所以遭遇地动她们也没有死很多人。因为殿下,所以房屋垮塌,收成损失,她们也没有流离失所,成为流民。因为殿下,所以遭遇山匪,匪徒,她们也没有断粮断水,饿殍遍野。

随着她出声,这拜谢声如浪叠一般,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更有老人白发苍苍,红了眼眶,苍老的声音跟着喊:“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她们年纪大,经历过很多世事灾荒,以前的饿殍满地和现在的秩序井然对比,能让他们更深切的明白殿下有多好。

顾锦恪看着这样的场面,一时无措,一时又心潮澎湃。她只是遵循自己底线,匆匆来到清城府救下了这一府百姓,没想到会收获到这样的感激和善意。

她听着此起彼伏的感谢声,还有百姓们看过来渴切感激的眼神,忽然明白了什么是为民,什么是责任。

以前那些书上学的大道理,在这一张张真切的面容上,写下了她们的答案。

顾锦恪以前当太女,得过且过,后来脱离剧情当太女,也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争那至高无上的权利,可现在,她知道她当太女,还为了这一府百姓,这天下大晋的所有百姓!

所以,原来书里的太女,原来的顾锦恪也是这样想的吗?她爱的,是这样的百姓子民,她挑的,是这样的责任吗?

顾锦恪望向前方,那里,似乎有原太女的面容慢慢浮现,她眉眼弯弯,欣慰一笑,是看着顾锦恪的,也是看着这满城清城府百姓的。

看,她们都活着,还在哭,还在笑,还在闹。而不是原着里的人间惨剧。

顾锦恪闭了闭眼,掩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