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
他这样想,内心就更为顾锦绣委屈了。
于是他抬头,看向女皇:“陛下是因为这次锦绣的差事没办好生气吗?”
他这样问,女皇的目光就落了过来,一时有些意味不明,她含糊道:“嗯?”
贤贵君见她没有神色不虞,便给她揉捏起肩膀来:“锦绣她还小,这次遇见山匪,谁也想不到,还是山匪太猖狂了些!只是这次虽然被抢了粮,但是锦绣为了护住粮,还受了伤呢。虽然这次的差事没办好,但是一颗为陛下,为子民的心,天地可鉴呢。”
他顿了顿:“这次她回来,肯定伤心失落的不得了,她走前,还兴冲冲的对侍身说,这次回来若是差事办的好,想要陛下夸夸她呢,她自小在姐妹里不怎么出众,陛下都没怎么夸过她。这次除了这样的事,不仅她自己失望,还让陛下对她失望了,这孩子还不知道内心怎样难过呢。”
他说到这里,浅浅叹息一声,声音里也都是心疼,企图唤起陛下的爱女之心。
女皇轻笑一声,贤贵君看不见她的神色,听见她问:“你也觉得朕对老三忽视太过,偏心太过。”
这话贤贵君怎么敢接:“地下对所有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
“是吗?”
女皇道,贤贵君还想说什么。就见女皇摆摆手:“你回去吧,朕突然想起还有些政事要处理。
贤贵君内心不甘,但是女皇已经说要处理政事了,他也不敢多留,只能行个礼退下去了,只是没达成目标,表情上难免带了些。
待他走远,女皇盯着那个汤碗陷入了沉默,她沉默的太久,方芮都忍不住唤她:“陛下?”
女皇才揉揉眉头,内心轻嘲:一时不知道这些年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应该是失败的。
方芮也有些沉默,她到底是服侍了女皇这么多年,是有些懂她的。
失败到让抚养顾锦绣的贤贵君都认为她对老三忽视太过。
贤贵君怎么不想想,所有人都不想想,所有皇女里面,除了太女顾锦恪,可有一个贵君以下的皇女出生,存活,享有皇室排名?甚至现在还能参政?
室内安静了很久,然后方芮听见女皇说:“下旨,嘉奖几个组织募捐的小公子,在他们募捐的基础上,让户部把物资集齐,送往清城府。”
刚才贤贵君的话,让她想到了远在清城府的顾锦恪,顾锦恪可比顾锦绣还要小呢,组织募捐的几个小公子,年龄也不大。
接到圣旨的户部和小公子都有点懵,但小公子们随即而来的就是狂喜。
这可以算的上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了,而且以后他们婚嫁。也是很好的筹码,便是五王君,都被德贵君叫去夸了一通。称赞他是王君里的表率!因此,对于发起此时的江墨,心里都承了一份人情。
几个大臣也没想到,孩子们的募捐反而促使了第三批物资的进程,因此都对几个小公子提出了表扬,因此,在江墨提出来要随队伍去清城府时,江太傅竟然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拒绝。
江墨理由也是早就想好的:“我组织的募捐,我必定是要一路跟进的,不然我不放心。”
但他真实的想法,江太傅怎么会不知道的呢,看着江墨眼底的执拗和希冀,到底没舍得让他失望。
江墨的要出行的消息很快让无聊的薛栾目光一亮:“娘,我也要去清城府!”
不仅可以去送物资,他还可以给顾锦恪看看,什么是骑身寸天才!
薛尚书差点被吓的摔个跟斗:“你说什么?不许去,不许去,你好好在家待着,练你的骑身寸!”
这孩子被他们娇宠这么多年,养的单纯又天真,怎么敢把他放出去走远途呢?还是现在刚刚地动后的清城府。
别被人卖了,都还帮着别人数钱。
薛尚书妻夫坚决不同意,但是一个清晨,妻夫两口子收到了薛栾留的家书。
“娘,爹,勿念,孩儿去闯荡一番去了!”
薛尚书:……“快来人,安排一组侍卫,追上去,随行保护小公子!!”
薛栾和江墨就和朝廷的大部队踏上了去往清城府的路。
这一切顾锦恪都还不知道,她正和当地的老农研究种一季冬小麦,和“温室大棚蔬菜”的可能性。
桑宜,乔氏兄弟,就连裹得严严实实的黎玉辛都一起来了。
美名其曰:集思广益。
只是迎着秋风,看着脚下的大地,听着老农崇拜的对着顾锦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一顿输出,几个小公子眼睛和脑袋都有点晕。
乔氏兄弟出身不低,擅长的都是发号施令,虽然家族产业有这方面,但是他们只需要核算收益就可以。
黎玉辛虽然过的不好,但也没有要来种地的说法。
几个公子都不事农桑,帮不上忙,唯有沉默,只有桑宜目光微微一亮。
他幼时家中就是种地的,他更是没少下地干过活,后来家贫受灾才入的宫,虽然入了宫后也没有再摸过这方面了,但是至少有底子。
他看了看身侧几个公子,忍不住笑了笑。
乔氏兄弟就不说了,因为帮着殿下赈灾,又积极捐物,这些日子跟着殿下形影不离的,在殿下面前风头出尽,什么心思桑宜早就看的清楚明白了,只是他们确实有功,桑宜不得不服。
结果殿下出去接了一批物资,又带回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黑衣人,殿下还对他颇为礼遇,虽然不知因由,但是殿下的一切决定,桑宜都是支持的。
但是三个男子天天跟随殿下身侧,桑宜的危机感不得不时刻在线,他只能照顾殿下更加尽心尽力,但这始终是处于弱势的。
但现在看着老农和殿下认真的侧脸,桑宜再看看身边沉默不语的三人,目光一一掠过,然后走到顾锦恪身侧,和老农说上了话:“你说的……”
他的机会,来了!
桑宜插入进来,顾锦恪果然眉头渐松,认真听起桑宜和老农的对话,时不时认可的点点头。
身后的三人组:……
虽然也为顾锦恪高兴甚至松口气,但是心里怎么就那么不得劲儿呢?
他们的目光落在桑宜背上,都快灼出个洞了!
桑宜感觉到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背。
这里纯粹高兴的大约是顾锦恪和老农,老农兴奋于有这样的太女殿下,也兴奋于来年的新的希望。
顾锦恪则是松了口气,她也没有做过农桑之事。还好清城府地处南方一带,这里气候温暖,她提出的这些建议没有被一口否决,反而老农们因着感激崇拜,将她的提议反反复复琢磨,并且愿意试一试,认为大有可为。
只是落地实施上总要摸索,顾锦恪刚才还和老农沟通困难呢,现下桑宜一顶上,好多刚才不甚明朗的问题,立即有了进展。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