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进屋去见黎玉辛。顾锦恪却眼尾轻挑,感觉到了他的不满。
不过在看到榻上端正坐着,脸色苍白,泛白的唇角还微有些水渍的病弱微笑美人时,顾锦恪瞬间就了解了这位一脸单纯的小公子在不满什么了。
她打量了一眼明显匆促搁置在床头小桌上的茶杯,再看看这十分精致的养伤之地,目光略过黎尚书,颜色微微深了一下。
黎玉辛坐在床上,就要同她们一一行礼,忙被制止了,四皇女对这样有情有义男子还是十分尊重欣赏的,当即面带笑容引经据典的夸赞了一遍黎玉辛。
往上把他类比成先贤俊杰,往下夸他当代男子之翘楚。
三皇女十分赞同的在一旁附和点头。温和的笑着同四皇女补充一些当日找到黎玉辛时的震撼,跟着夸赞了他。
顾锦恪就见这位黎公子从头到尾露出恭谨的笑容,羞涩又略带些愧不敢当的谦虚惶恐,神色表情丰富的听着三皇女和四皇女夸赞他,即使额头微见汗意,神色苍白,身形依然一动不动。
抛却那一张过分妩媚妖娆的面容来说,倒是十分符合一个单纯的,家教森严的闺阁公子形象。
不过当初为这位黎公子看过身上伤势的顾锦恪:如此隐忍之功,果然是个狠角色。
他的密友薛栾小公子也被四皇女文采所惊,眼泪汪汪一脸感动的看向黎玉辛,然后立即发现了他额头露出的汗意,感动霎时转化为心疼担忧,但看了看一脸真心诚意的两位皇女,又化成了为难踌躇。
他动了动唇想要开口,黎玉辛已经眼疾手快的在被子下拉住了他的手。
薛栾小公子看了他一眼,无可奈何的把嘴闭上了。
四皇女情绪兴奋,毫无察觉。
平日里女皇夸她文采斐然,口若悬河倒是没有夸错的,顾锦恪估摸着她还能滔滔不绝讲至少半个时辰。
至于附和的三皇女么,顾锦恪看了看一旁跟着三皇女话语情绪走,表现的十分为儿子骄傲的黎尚书,唇角轻勾。
不过她并不想作陪。
她敲了敲桌子:“好了,看也看过了,黎尚书,孤就告辞了,三皇姐,四皇姐,孤就先走一步了?”
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到了她身上。
薛栾的目光一下子就毫不掩饰的亮起来,但随即想到什么,担忧的朝黎玉辛望过去。
黎玉辛垂下眸子掩住了眼底的诧异。
至于四皇女则十分意犹未尽的样子,脸上还带着被打断的恼怒。
三皇女上前半遮住她,仿佛突然回过神来,同黎尚书和两位小公子露出抱歉的神色,然后一脸感激的回应顾锦恪:“还是殿下想的周到,我和四妹一说起来就忘了时辰,黎公子还受着伤呢,是该多多休息。我们就不多久留了,同殿下一起回去。”
但是在场的都知道,太女殿下进来以后一言不发,是直接坐在椅子上的,说是探望,不过稍稍待了一会儿,就起身要走,这哪里是顾虑黎玉辛的伤势呢,怕是不耐烦待不住了。
三皇女这样说,大家就都明白了,这是三皇女再给太女殿下圆场呢。
顾锦恪不置可否,步子一迈,出了院子。三皇女拉着四皇女连忙跟上。
黎尚书目光微闪,看了一眼黎玉辛,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连忙跟上几个皇女的脚步,远远的还能听到她的声音:“太女殿下,三皇女殿下,四皇女殿下,且留步用膳……”
黎玉辛听见脚步声远去,忽然脱力的倒在榻上,薛栾一惊:“阿辛!”
他就要喊医者,黎玉辛制止了他:“不必了,没什么大碍,只是一时脱力。”
他甚至就着倒在榻上的姿势,唇角慵懒的弯起:“薛栾栾,你有没有找到那个为我包扎的日行一善的医者啊?”
当时他被救回来后由医者医治,慌乱的薛栾才知道已经提前有人为他止过血,上过药了。后来两个公子还在黎玉辛的袖口里发现了这位好心人的踪迹,是一张留了字的布条,上面龙飞凤舞的留了话。
“日行一善,功满三千,今日一善已完成,留此为凭,无名神医”
说到这个,又见好友故作轻松,一脸担忧的薛栾只能顺着他的话叹了口气:“我发动了人去找,可是好像没有人发现过这位神医的踪迹。这位神医可真是高风亮节,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呢,也不图回报。”
他说着,看了黎玉辛一眼:“就同你是一样的。”
黎玉辛的眉眼轻挑了一下:“一样么?”
薛栾肯定的点点头:“一样啊!”
黎辛玉想起被所有人忽视了的缠在他眼睛上的绑带,微微笑了笑。
作者有话说:
真忍者黎玉辛公子
四皇女才学还是很不错的
感谢今天点击评论收藏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爱你们,么么哒!
第12章 拨款
朝阳初升,顾锦恪早早的就被辛双支使着桑宜给她拉了起来,穿戴整齐去上大朝会。
从遇刺请假到现在,断断续续顾锦恪悠闲了半个月,刺杀的调查也没什么进展,京兆伊冉均每天都焦头烂额的。
顾锦恪原本想继续休假的,但听说伤势更重的黎玉辛小公子已经能下地走路待客了。
如此内卷……
只伤了一条胳膊的顾锦恪就只能选择上朝了。
只是大朝会还是一样的枯燥乏味,女皇高高坐在凤椅上,神情严肃。
底下的大臣们例行禀报和互相争论,而争论事情竟然还停留在顾锦恪请假之前的修固水坝的款项应不应该批这个问题上。
大晋国土地肥沃,民生富饶,得益于有一条大河自西向东贯穿整个大晋,支脉更是四处蔓延,哺育了万万晋国子民,被晋国子民称为晋河。
但遇上汛期时,周边多有损伤,甚至常有民众因汛期流离失所,人员伤亡,使晋国民不聊生。
晋国前几代女皇为此花费大量财力,人力,物力。集几代之力治理河道,修筑堤坝,总算有了些成效,当代女皇元庆帝在这上面投入也不少,去年更是投入一大笔银子对堤坝进行加固修护。
前些日子下面递了折子上来说晋河中游今年多雨,女皇当即提起了心,正好朝中重臣丞相大人公仲华要回乡祭祖,女皇就让她顺势到那边巡查一下。
然后朝中就要不要今年给晋河拨款加固吵了起来。一拨认为去年才加固的堤坝,至少也能管三五年,不必再花费这些银子。另一波认为今年既然上了折子多雨,就更要提早防范,再次加固,而且即使今年没用上,这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女皇本人原本是偏向加固的,毕竟一旦真的出了事冲垮堤坝,一定会影响当地甚至附近郡县或者晋国的兴盛发展。
但是好巧不巧,太女殿下一道折子捅了一个军饷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