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找医生的找医生,叫孔连捷的叫孔连捷。

徐妈妈养过孩子,又带大了马丽娘母子三个,也不多说,趴在地上口对口地,把昭哥儿嗓子眼里的一口粽子吸了出来。

昭哥儿慢慢缓过气,睁开眼睛,瘫在地上、话也说不出的马丽娘这才有了活气儿,搂着儿子放声大哭起来。

正房、长房的人被惊动了,赵氏和孔老太太到长春院来安慰昭哥儿许久,等医生来了才避到隔壁。医生看了看,说,小少爷无有大碍,只是受了些惊吓,以后不可多吃软、粘之物,旁边的人也要精心些,再大些就好了。

不用说,当家主母的愤怒席卷了整座院子:

乳娘本该逐出去,碍着昭哥儿年幼,怕生病,暂时留在院里,挨十手板,扣一年月例;两个仆妇拎到长春园外打了50板子,打得皮开肉绽,血流成河,叫来人牙子,用门板抬出去了;昭哥儿屋里所有丫鬟仆妇统统十下手板,有卖身契的发卖了,府里的人交给外院主管,一个都不留。

马丽娘从自己和娴姐儿屋里挑出八个人伺候昭哥儿,叫找人牙子来,再买些下人。

就连小厨房的钱妈妈,也被扣了三个月月例,若她不是马丽娘的陪房,差事必然保不住了。

经过今天的事,马丽娘想把儿子挪入自己屋里,可她常年吃药,怕过了病气,想了又想,依然把昭哥儿留在东厢房。

经过一番折腾,马丽娘露出倦色,娴姐儿婉言安慰,陪着母亲弟弟歇了午觉,窗外暮色四合,夏风吹拂,已经到了傍晚。

赵氏介绍来的医生和往常的医生不一样,不建议马丽娘成日躺在床上,“每日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娴姐儿想让母亲散散心,便撒娇“娘,我的香囊还没挂完呢。”

跟红叶相处数月,娴姐儿绣活不说,眼力长了不少,见到什么衣裳料子都想搭配一下。加上她订了亲,跟着丹姐儿在赵氏面前学家务,开始拿自家院里的人试手:

端午做了装艾草香料的香囊,娴姐儿事先看过爹娘弟妹的屋子,做了不同颜色的香囊,准备挂在帐子里。

这不是难事,香囊也是红叶几个绣的,娴姐儿动了动嘴;三天前马家堂叔到了京城,带来三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娴姐儿日日跑到马府,把这个事给忘记了,今天早晨才把正屋和自己屋里挂好了。

马丽娘叹口气,“一个你一个你弟弟,真是我的魔星。”到底没拒绝,由绿云扶着站起身,娴姐儿欢呼着跟在后面。

昭哥儿厢房,挂大红罗帐,娴姐儿拿出两个宝蓝色香囊,给弟弟挂在帐角;慧姐儿屋子的帐子是官绿色的,娴姐儿挑两个玫瑰红香囊;旭哥儿卧房的帐子也是官绿色的,娴姐儿给庶弟两个湖蓝香囊。

姨娘自然是没有的。

娴姐儿摘了一朵月季,给马丽娘别在鬓角,牵着弟弟的手,娘三个边走边笑,一路到第二进院子,孔连捷内院书房。偌大院子静悄悄的,大概主子不在,值班的丫鬟去吃饭了,马丽娘便有三分不喜。

娴姐儿忙打岔:“爹爹屋里的帐子是宝蓝色的,我挑了姜黄色的,跟我身上这个香囊一个颜色,不过没给爹爹绣五毒,绣了云彩和仙鹤。”

说着话,丫鬟双玉推开正屋大门,烛台上的牛油蜡烛是新点燃的,吸吸鼻子,有酒菜味道,便奇怪起来:二爷下午出去了,不在府里,昭哥儿遇险的时候二夫人派人去找,还没回来呢。

忽然之间,卧房的方向传来女子说笑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双玉愣了愣,被一只细细的胳膊推开了,马丽娘冷笑着,大步走进丈夫的内室:

靠墙一张雕着八仙过海的黑漆螺钿八步床,挂着宝蓝色幔帐,里面大红被褥凌乱,枕头一正一斜,显示是睡过的;窗边一张罗汉床,两个青缎比甲、大红罗裙的丫鬟一左一右,中间炕几堆着七、八个碟子,烧猪头肉、炸鹌鹑、油焖春笋、胭脂鹅脯、醋溜白菜、清炒豆芽、糖炒栗子和蜜饯金桔羹,还有一碟剥开的糖粽子。

丫鬟黄鹂喝一口酒,把筷子一扔“哎呀,我不能再吃了,二爷赏了我料子,新作的裙子都穿不了了。”

“怕什么,左右二爷不嫌你。”另一个丫鬟喜鹊笑道,瞄一眼黄鹂鼓鼓囊囊的胸铺,故作惊讶地问“我看啊,你不像做丫鬟的,倒像陆妈妈似的,专门给二爷喂....”

陆妈妈便是昭哥儿的奶娘,在府里伺候几年了。

黄鹂啐了一口,跳起来绕过炕桌打她,“要死了你!二爷回回沐浴叫你伺候,在浴桶里玩些什么花样儿,打量我不知道!”

两个丫头嘻嘻哈哈在屋里转了个圈,不知怎么地,撞到一个人身上,以为是孔连捷回来了,娇声细气叫“二爷~”,回过头,见到的却是马丽娘冷冰冰的面孔。

马丽娘的目光从两个丫头苍白的脸庞移到杯盘狼藉的炕桌,再到宝蓝色的罗帐,出乎意料地没有发怒。

“绿云,跟南弦去外院。”马丽娘的声音非常平静,带着些许厌恶,仿佛两个丫头是什么脏东西似的,“就说我的话,再叫人牙子进来一趟。”

第19章

端午当天,中午在府里吃过饭,孔连捷便和永昌伯家的三爷于广出城跑马,出了一身汗,捉了两只野兔,一人分了一只,回城喝酒去。

平时常去北平楼,吃腻了,孔连捷提议“换一家”,便去了一家不太有名的湖南菜馆,什么剁椒鱼头、辣椒炒肉、金鱼戏莲、板栗烧菜心、洞庭金龟、红煨鱼翅、东安子鸡,一大碗甜羹,又上了时令的鸭蛋和粽子。

孔连捷不太能吃辣,偶然吃一次倒也过瘾,于光的岳父在湖南做过六年知府,连带他的妻子也爱吃辣椒,府里特意聘了厨子,两人你一盅我一盏,吃的满头大汗。

于光夹一块板栗,随口问“上次你说,你夫人病得厉害,这一阵如何了?”

孔连捷喝两口甜羹,随口答:“能如何,熬着呗。”

于光是个爱管闲事的,“没给你抬几房妾?”

孔连捷哼哼两声,叹息“哪有你夫人贤惠,左一房右一房,也不怕府里面没地方住。”

永昌伯府这一辈十一个儿子,八位小姐,各自娶妻生子纳妾嫁女,一个个院子像鸽子笼,说句话隔壁就能听见。

于光把胸铺一排,斜着眼睛:“男子汉大丈夫,纳几房小妾开枝散叶,那是天经地义,天王老子也管不着;不像某人,只敢往房里划拉丫头。”

孔连捷也不生气,抄起酒壶灌他:“左右忍不了几天,你瞧着,到那一日,我纳她十房八房。”

一顿酒喝到深夜,醉醺醺地和于光分手,孔连捷也不骑马,从大街上走着醒酒,走不几步“哇”地一声,翻江倒海搬吐出来。这一来,脑子清醒了,肚子里舒服了,嘴巴干得要命,随口喊人“弄些解渴的来”

随行的明月应了,叫两个人守着,自己跑到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