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许是从事文?职工作的缘故,蒙毅比王离和蒙恬这类武将多了一分细心与谨慎。

这时,走在前?方的嬴政忽然停下了步伐。王离、蒙毅等人也跟着刹住了脚步。

而后,他们被面前的一幕震撼到了:“这是……”

只见眼前?,一条青灰色的平整路面,向?远处延伸而去。这条路十分宽敞,足可容纳嬴政的六驾马车从上面通行。

嬴政看向?了身?旁的李令月,静静地等待着她给?自己一个答案。

李令月侧过头,朝着嬴政粲然一笑:“这是天?然沥青路。年前?我不是说过,我准备给?你?个惊喜嘛,这便是了。”

说着,她松开了与嬴政交握的手,神色自如地走到那条平整的道路上跳了跳,而后感慨道:“还是这种路面走着令人舒坦些。”

那条看似脆弱的路并没有因为?李令月一番肆意?的举动而变形。

“你?不是说过,坐马车来我这里的时候,路上颠簸得很吗?若是能够在你?的行宫与长安乡之间修上这么一条路,你?的马车在路面上行驶的时候,震感便会小很多。怎么样,这份礼物?,你?喜欢吗?”

嬴政闻言,面上露出了动容之色。他未曾料到,他不过是随口与李令月说的一句话,竟被对方记在了心中。

面对神色诚挚的李令月,他自然说不出不喜欢的话。

“可否为?我介绍一下这条路,它能承载多少力道,你?是如何将这条路铺得这般平整的?”

李令月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她早知嬴政会问到这个,因此早有准备。

在大约三四?百年前?,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建成之时,第一条沥青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路面的原材料是用天?然沥青、芦苇和瓦混合的,可惜这种技术在不久之后便失传了。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青湖名曰彼奇湖,湖内储存着巨量的天?然沥青。

秦国境内虽没有天?然沥青湖,但巴蜀之地却有天?然沥青矿。

既然知道该用哪些原材料,又知道天?然沥青矿的分布,李令月在与嬴政打了声?招呼字后,便派手下的人前?往巴蜀之地,去寻找天?然沥青矿,而后将天?然沥青给?运回来。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实则花了李令月不少功夫。

待李令月手底下的人将天?然沥青运回来,研究该如何用天?然沥青来合成铺路的材料,又花了不少功夫。

天?然沥青路在当下是一种十分先进的路面,但其缺点也不可忽视。

夏季天?气炎热之时,强度便会下降,路面也容易出现发软泛油的情况。冬日里天?气寒冷之时,材料会变脆,路面可能开裂。

若是能加入一些辅助材料,将天?然沥青路变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就能扬长避短。

不过,李令月对于该如何修路并不清楚,她最多只能从系统中购买一份修筑方案,然后让手底下的工匠们进行反复试验。

李令月手底下的工匠:主将啊,你?还记得我们是专职制造火器的匠人吗?求放过啊!

目前?李令月命人修筑的这条路面,是用天?然沥青铺就的。

若想?对铺路材料进行改良,增加材料的稳定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既然有了沥青路,再修筑一条水泥路与沥青路搭配着来,也挺好。沥青路为?柔性路面,水泥路为?刚性路面,按照李令月的想?法?,就该在不同的地方根据需要,用不同材质来铺筑路面。

可惜,当李令月拿到水泥的制作配方之后,立刻放弃了让手底下的人制作水泥。无他,烧制水泥时,温度需要达到一千多度,且要保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合格的水泥熟料。

后世还可以通过机器来达到这种温度,在大唐,乃至生产力更为?底下的大秦,想?要达到这种温度,实在是太?难了。

算了,有沥青路用用也不错了,李令月安慰自己。

不管怎么说,既然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六世纪就能铺筑天?然沥青路,他们好生研究一下天?然沥青路的改良方案,总能够得到比巴比伦那条沥青路性能更好的路面。

“至于它能承载多少力道,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我也没在这条路上运过什么重物?。”李令月收回思绪,对嬴政道:“这条路的承载上限,怕是还得由你?来告诉我。”

嬴政虽听不大懂这条路是如何铺就而成的,但只听李令月诉说着这件事的经过,他都觉得颇为?不容易。

他在亲自踏上这条天?然沥青路走了一圈之后,对李令月道:“辛苦你?了,令月。”

作为?一名有着长远目光的领导者,嬴政比任何人都清楚,稳定便捷的道路,对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若是他能在全国主要交通枢纽处修筑这样的路面,大秦的邮驿传输将变得更为?便捷,日后秦军需要出征之时,不仅路更好走,补给?线也能缩短许多。

李令月潇洒一笑:“咱俩谁跟谁?说这多见外啊。你?在得到这项技术之后,若是尽快让这样的道路遍布秦国,也算是没有白费我花的这些功夫。”

修路固然要花不少钱,可修完路之后,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

李令月比嬴政还盼着沥青路能够早些日子修出来,好造福秦地的黔首。

第064章

嬴政当即便命人?去?将那些为秦国效力?的墨家子?弟唤来,让他们好生跟着李令月手底下的人?学习如何铺筑沥青路。

在得知这沥青路的重要原材料——天然沥青,是出自巴蜀之地的天然沥青矿后,嬴政又大笔一挥,将天然沥青矿纳入了秦国官方?的管辖之中。

秦国官员们本以为,秦王去?长安是度假去?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家王上在去?了长安之后,他们的工作量竟成倍增长。

尤其是墨家子?弟,被李令月带领手下工匠们拿出的一样样新技术,砸得晕头转向。

能够认识到新事物,学到新知识,墨家之人?自然高兴。

可这事物出现的频率也太高了吧?

入秦墨家子?弟拢共才?多?少人?啊,他们便是连轴转,也没法满足秦王的需求啊!

秦国这一代?的墨家钜子?当即便决定给身?处齐、楚之地的其余两位同行各写一封信,劝他们带着手底下的子?弟一起入秦为秦王做牛马……不是,入秦来将墨家发扬光大。

虽说当初墨家是因内部理?念不合,才?一分为三,有了秦墨、齐墨和楚墨。

但?现在,入秦墨家钜子?在自己手底下的弟子?们即将过劳死的时候,他愿意摒弃前嫌,力?邀另外两支墨家入秦。

秦王手底下可用之人?多?一些,也好让他们喘口?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