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
四对着干,可从来也没有真正占到什么便宜。”
宿傲白隐晦地提点了一句。
见弟弟不是在替老宅子那边的人说话,宿有田的表情轻松了许多,至于宿傲白的提醒,他也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老二说的对,那些年他上蹿下跳的,其实也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顶多就是比老二少干了一些活,以及截留了一点私房而已,但和老三老四还是没办法比较的。
而且仔细想想,似乎每当他针对三房做些什么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发生,而三房那个闺女,运气也确实好的出奇。
“老二,你真的不一样了。”
宿有田深深地看了眼自家弟弟,都快怀疑以前的那个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扮猪吃老虎了。
兄弟俩又寒暄了两句,但本身感情不深,相顾无言也是尴尬,宿有田只坐了一会儿,就留下那一串腊肠匆匆离开了。
“爹,我们真的要走吗?”
夜深了,送走了最后一个乡亲,宿二娘一边麻利地收拾着父女俩的行囊,一边又对之后的生活充满希冀和担忧。
“临安是什么样的地方?那儿有我们住的房子吗?那儿有山吗?那儿的人怎么样?”
小丫头嘴巴叭叭嘚儿,蹦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爹也没去过临安,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地方,不过让爹去当百夫长的世子爷说了,在那儿给我们俩准备了一个跟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差不多大小的房子,那里也有院子,到时候爹给你开垦出来,你可以种你想吃的任何东西,那里的人嘛,爹也没见过,不过爹爹二娘这么乖巧可爱,一定能在那里交到很多新的朋友。”
在宿傲白看来,带着二娘换一个地方生活,对她的成长来说才是更好的。
即便这会儿大伙儿似乎对二娘换了个态度,但是早年间她克母、丧门星、八字凶的传言已经深入人心,而且这里还有李氏,还有她人生糟糕的前八年的回忆。
换一个新的地方,有一个新的开始,二娘也可以在那里开始新的人生。
“爹,我可以种枣树吗?”
一听那里都是陌生的人,没人认识她和爹,二娘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不怎么明显的小酒窝。
她的语气欢快了许多,显然她的潜意识里,对那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并不排斥,甚至还十分期待。
十里村有太多二娘糟糕的回忆,现在和她玩的不错的小伙伴里,有不少当年都是嫌弃她,不愿意和她一块玩的孩子。
她的心里难道真的没有丝毫芥蒂吗?并不是,只是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让她学会了识时务,做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那里,她会交到真正的朋友吧,二娘不确定地想着。
“种,种两棵。”
宿傲白也不知道临安那边能不能种枣树,反正先种了再说。
“那我可以养几只老母鸡吗?这样以后家里每天都能有鸡蛋吃了?”
二娘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养。”
宿傲白点了点头,自己要去营地报道,七皇子那么周全的人,肯定会安排好照顾他闺女的婆子,即便多养几只鸡,也不会累着闺女。
“爹,那我可以再养几头猪吗?”
二娘心想,她能把猪养的又肥又壮,那是属于她和爹的猪,不像以前在老宅子养的那几头,最后宰杀的时候,他们连一口猪血都分不到。
小姑娘舔了舔嘴唇,自己养的猪杀掉,一定可以吃到撑吧。
“这个……可以不养……吗……”
宿傲白汗淋淋地看着自家闺女,拥有一个太勤快的孩子有时候也是一个烦恼啊。
“养猪太累,你要是想吃猪肉,家里有的是银子买,等爹当了百夫长,月银都交给你管,你就是咱们家的管家婆,想买啥就买啥。”
他想要闺女骄纵一些,自信一些。
可二娘还是想要自己养猪,这样能省下不少银子呢,只是累一些,她不怕。
至于交到她手里的银子,那都得攒着,她爹真是太大手大脚了,这样很不好。
小丫头瞅了眼亲爹,想到了他之前买下一个糖葫芦靶子的行为,眼神中满是不赞同,以后等爹一发月银就得赶紧拿过来,不能让爹有挥霍的机会。
小姑娘在心里盘算着,以后每月就给爹一点零钱就好了。
不知道百夫长的月银有多少,给爹留五……嗯,十个铜板,应该差不多了吧?
小姑娘掰着手指头数着数,然后把自己逗笑了,她可真是大方的闺女呢。
二娘知道,去了临安住的房子,是爹救过的那个大官借给他们住的,她想要属于她和爹爹房子,剩下的银子她要攒起来,买大房子,还要攒够她和爹养老的银子。
年仅八岁的小姑娘已经有了精打细算管家婆的雏形,为她未来的夫婿默哀,连亲爹的零花钱都只有十个铜板,丈夫撑死五个,不能再多了。
这一个晚上,小姑娘的好感度涨的特别快,甚至赶超了宿傲白带着她离开老宅的那一次涨幅。
这个地方,对她来说就是一个牢笼,但她即将挣脱锁链,跟着一个强壮的雄鸟,展翅高飞。
******
去往临安的路上,七皇子并没有出面,现如今他和宿傲白的关系不能曝光,因为一旦等到宿傲白在军营崭露头角,总有人会盯上他,调查他曾经的过往。
与宿老二有联系的只能是当初也正好在南边游历的寿安候世子。
凤阳县和临安一南一西,相差千百里路,父女二人和汤晟宗的一个心腹足足走了大半个月,才来到了临安城。
临安城靠近西北驻军,再往西就是素来与汤朝不睦的南疆,一旦西北驻军破防,最先遭殃的就是临安城。
这两年,南疆一直蠢蠢欲动,两边多次开战,胜负皆有,但南疆始终不曾突破西北驻军的防线,临安城内也一片祥和安宁。
西北驻军里也有不少军官携带家眷,有一些兵将在当地曲娶妻,他们的家眷大多安置在临安城内,这样一来方便两边随时探视。
汤晟宗给宿傲白安排的院子,就正好在一群百夫长家眷之中。
院子不大,五间房,小小的两进院,前头一进是门房,后面一进大一些,是主人家的两间卧室,待客的堂屋以及一个宽敞的厨房,院子里有水井和地窖,还搭了两间棚屋,分别是堆放杂物的屋子,和冲凉的澡房。
院子早早就收拾起来了,在宿傲白父女俩赶到之前,就先来了一个婆子,每天指挥着一群汉子修整屋顶和围墙,木匠也在屋里敲敲打打,所有的家具都是现做的。
有住在附近的妇人好奇打听,那婆子就说是替自家老爷小姐安置院子来的。
百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