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地方重新开展的教育事业有一个模范的规本,厚着脸皮说他是当代义务教育阶段的半神,那也不为过。
“别难过,换一个想法,当狂魔染指高中的时候,只要你跟着狂魔走,考个大专是妥妥的了,还有希望冲一把大学,痛苦几年换未来的平坦生活,还是很值得的。”
说着,他忽然眼前一亮,对于他们这些没有背景的普通学生来说,高考是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现在大学毕业都包分配,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几户都成了干部领导。
不就是做习题吗!能有前途重要?
这么想着,他拍了拍身边人的肩膀,脚步轻快地走了。
他得赶快去打听一下宿明城的志愿,然后跟着他走啊,那么好的老师,不能错过了。
*****
果然,几个月后省城一中开学。
宿明城坐在教室里,又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
QAQ他的爸爸果然很爱他呢!
*****
这个世界的任务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两个孩子和原身最根本的矛盾是他抛弃了他们,而宿傲白及时阻止了这件事的发生,因此两个孩子对他并没有什么敌意。
这一世,宿明城和宿明媚都过的很好。
宿明城子承父业,成为了一个大学教授。
还记得宿明媚的好感度超过75点后系统奖励的一千套儿童服装吗,在经济宽裕后,宿傲白开始比较频繁地将里面的衣物取出来,借口这是托出版社的朋友从海城、首都等地买来的服装。
系统赠予的那些衣物都很符合当下审美,并且在保守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些时髦度,可能是从小就接受这些比较时兴的衣服,让宿明媚在学习绘画之余,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改革开放后,宿傲白用手里的余钱投资了不少生意,其中投入最多的是服装行业,最后那家服装厂被热爱设计的女儿宿明媚继承。
蒋连梅就更不用说啦,随着相处的慢慢加深,宿傲白是真的喜欢上了这个直白热烈的女人,两人很少发生争执,在旁人艳羡的目光中,幸福且富裕地过完了大半辈子。
而原本轨迹里和蒋连梅娘仨还有不少交集的于家人也鲜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
直到后来于志成因为工作调动也来到了省城,才又见了一面。
于家主动上门拜访,还替自家的两个孩子求了一整套宿明城曾经用过并写满笔记的旧课本。
宿明城并没有像上一世那样着了魔似的喜欢上于家那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对他而言那只是一个过客,没过多久就忘了。
宿傲白围观着这一幕,至此终于松了口气。
******
这一世,宿傲白活到了97岁,妻子早他几年去世,都是无病无痛的喜丧,当他在医院病逝的死讯传来时,整个教育界都震动了。
你可能没有上过辅导班,但你肯定做过宿先生编写的辅导教材,这是当时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出殡那天,宿明城和妹妹都泣不成声。
虽然他们现在也都是当祖父的人了,可直到爸爸去世这一天,他们才真正地在也不是个孩子。
作者有话说:
虽然第二波更新有点少,但是今天的总量还是很肥肥的哇
感谢在2021-05-29 08:45:10~2021-05-29 22:33: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湉雨、时常可爱么么哒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日 90瓶;小火儿 20瓶;雨巷 15瓶;阿珍、32195917 10瓶;长虎牙滴小兔纸 5瓶;甘棠 2瓶;糖心、(???_??)?、棠棠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章、一对败家子(一)
城中村的清晨被一阵食物的香气唤醒。
宿全根和老伴苗银花凌晨三点半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揉面团,煮豆浆……恨不得把自己当成两三个人使唤,等到五点半时, 天际渐晓,老两口准时拉起卷帘门, 屋内食物腾腾地热气卷杂着香味,慢慢悠悠扩散到了整条街巷。
宿家小食铺,经营早点和中晚餐, 主餐提供一些可点单的炒菜、蒸菜, 炖菜则是每天特定两种可供选择, 因为价格实惠,味道也不错,饱受周边邻里的好评。
别看这就是一家两个老人经营的小餐馆,每个月挣的钱着实不少。
宿家在城中村有两栋楼, 小食铺在临近街口的那一栋房子的一楼,占地约120平,其中二楼和三楼是自家人住着的, 因为这是自家的店铺,这样一来就省下了租金。
在西江这样的南部发达城市,这样大小面积的铺子一个月的租金起码要中万数,城中村的环境差了一些,可两三万还是没得跑的。
宿家的另一栋楼专门用来出租给来西江打拼的外地人,老两口有远见, 赶在政府出台政策不允许民房私自加高之前将原本的小二楼改建成了八层楼高的小楼房,那栋楼的地基还比自住的那套大, 楼房里规划了不同面积的房间, 按需求租给那些单身或是全家过来的租户。
这些年外来人口涌入西江越来越多, 城中村的房租相对便宜,因此宿家的每一间出租屋从来就没有空过,每个月也能为家里带来十万左右的收入。
再加上老两口的小餐馆,全家人的月收入可比一般的高管高得多。
这个时候,老两口已经合力将早餐推车推到了店铺外面,推车下的炉火还有余火烧着,上面高高的蒸笼里的各类包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他们这片城中村在市中心的位置,旁边就是城市CBD,每天有不少白领从这条街道旁经过,闻到食物的香味,偶尔也会有不少人往里头走两步,买点简单的早餐带到办公室里吃。
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生客,两口子都会将早餐车推到店铺外头显眼的位置,让路过街口的人看见。
“老宿啊,给我来一壶豆浆,再来六个糖糍粑,今天的烧饼挺香啊,也给我来四个,一个甜的,三个咸的。”
一个穿着白色文化衫,脚上圾拉着拖鞋,油光满面的老头出现在了小食铺外面,将手里的暖水壶递给宿全根。
这也是城中村的包租公之一,他们大多数人都吃惯了宿家小食铺的饭菜,价格公道,食材也新鲜干净,很多人都习惯了自带餐具打包带走,这样也省了自己买菜烧饭和之后打扫的活儿。
这个拎暖水壶的老头显然和宿家两口子很熟。
“哎,老宿啊,你们两口子就是想不开,每个月那么多房租还不够花吗,又不是年轻小伙了,也不怕把自己累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