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我说,只抽成5%是不是太少。你要不凑些钱,一起做?”
田秋摇摇头,“我也想过,可是我们家里的环境,你也知道。我二姐刚付了店面房租,买了新设备,手里没钱,我爸妈也没钱,我上哪儿借钱呀?”
纪舒还想帮忙想方案,田秋笑了,“纪姐姐,你别操心了。跟着你,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着呢。我没本钱,就拿抽成费,这不是挺好的吗?”
纪舒叹气,她最开始的钱,还是找罗倩倩借的呢。
一开始她想先试试,就没开口找林翠兰借钱。第一次买卖成功了才找师傅借钱,师傅不要利息,但是她肯定是要给的。
可是她实在找不到人能再借钱给田秋了。
她突然想起来上辈子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人不能赚到自己能力之外的钱。
田秋的问题,在于她没有任何可用的人脉。
纪舒从农村进入城市,遇到了林翠兰,这就是跃升了一个人脉圈。
林翠兰这样的老工人,这些年都攒了不少钱,在当今80年代的社会,绝对属于妥妥的“中产阶级”。
如果她不是靠着中考进了城,她一个18岁的小姑娘,能遇到谁借给她2万块钱做本金呢?
从0到1是最难的,进了武市大国企,就是纪舒的“1”。
“田秋,你先攒点本钱,在你姐姐照相馆里好好帮忙,咱们未来赚钱的机会还很多。瞄准时代机遇,我们一定能开上桑塔纳!”
“行!”
两个女孩饱餐一顿之后,纪舒一看时间,再去厂区休息恐怕太晚了,不如带田秋去逛逛百货商场。
“田秋,纪姐姐送给你一个礼物好不好?”
田秋激动地像是个小孩,“好啊好啊!”
到了百货商场,琳琅满目的货物让人眼前一亮。80年代末,物质生活已经比上个10年好了太多。
一开始,田秋以为纪姐姐要给她买衣服鞋子。
可是纪舒却直接把田秋拉到了二楼的电子产品柜台。
玻璃展示柜里,有各种型号的bp机、照相机,售货员背后的柜台上,还摆放着收音机、电视机、还有刚进入市场的“大哥大”等等电子产品。
售货员是个男青年,见是两个打扮一点也不时髦的小姑娘过来看,冷嗖嗖地从牙齿缝里挤出话来。
“这边没有便宜货,看新鲜的上一楼服装柜台去。”
国营商店就是这样,自从涨价之后,什么东西都难买,售货员的脾气反而上来了。
纪舒不理售货员,在田秋耳边轻声说:“田秋,姐姐想给你买个照相机做礼物。”
田秋瞪大眼睛:“太贵了!”
“你姐姐家只有一台相机,你姐夫要用。你学摄影怎么能没相机呢?等你学会了,出去摆摊,去公园给人照相,就能赚到钱了,这也是一技之长。而且,你们家要是有两台相机,就能挣更多钱。”
纪舒没说的是,她想送田秋一部相机,做她从0到1的那个“1”。
“可是相机太贵了,我只是跑腿,而且还有劳务费呢。要不从我劳务费里扣吧?”
“这一次,做国库券我能挣到几万块,一个相机我还是送的起。”纪舒压低声音,“不过你得免费给我拍照!”
“没问题!”
两人盯着相机看,售货员白眼翻上天了。
“这是海鸥相机,184一台,看清楚标价。”
田秋目光全被展示柜里的海鸥相机吸引了。长方形的照相机外面还配了一个专门的棕色牛皮保护盒,别提多洋气了。
“海鸥”两个字端端正正,黑色的相机上,白色的汉字,就是以纪舒的眼光看,也很精致,不过时。
“把这个相机拿给我们看看——”
售货员靠近了,从头到脚扫了一眼纪舒,“184块,刚刚是没听清楚吗?”
“你什么意思?”纵然田秋不是个敏感的女孩,也听出了话里话外的讥讽,她红着脸。
“小妹妹,这站在外面看不要紧,拿出来看,弄坏了,你赔得起吗?”
田秋正要发火,纪舒拦住她,伸手从口袋里掏出整整齐齐一摞10元的票子。
“这里是多少钱,你看看再说话。”纪舒低声说。
售货员顿时闭了嘴,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是真没料到,两个小姑娘能拿出这么多钱。
除了准备还给罗倩倩的1000块钱之外,纪舒手里还给自己留了300块,这一摞钱,足足有1000多。
当然,傻眼了的,还有一直躲在角落的另外一个男人。
他从火车站一直跟到这里。
作者有话说:
今晚的第二更啦!么么哒!
第37章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一个多月以来,田秋竟然不辞辛劳,从安市到武市, 往返了有十二趟。
纪舒早就把找罗倩倩借的1000块钱还了,还硬是塞给了她100块的利息。
这叫罗倩倩又惊又喜, 她是顶职进来厂里的,只有初中学历。
她上班早,虽然年纪和纪舒相仿, 却已经上了好几年班, 攒下了1000块钱, 是给自己做嫁妆的。
纪舒也隐晦和她提起了是做国库券,不过罗倩倩不敢做,怕折了本钱,因此只算做借钱给纪舒, 也很够意思了。
往返了十二趟之后,不断的利滚利,纪舒用林翠兰借的本金, 已经赚到了接近2万块钱。
纪舒算了,只要再做最后一次,就能挣到2万6左右,就算是最大的户型,那也能买得起,还能余下钱来。
“这次千万要小心了, 你手里拿着连本带利4万多的国库券,千万要小心。”纪舒在电话里嘱咐。
“嗯嗯, 我明白, 我白天都睡好觉了。”
“按照我说的, 带那个我们一起买的大包,里面放上衣服,不要露出国库券的长方形的形状来,一摞一摞的,人家看出是钱的样子,要盯上你的。”
“对了,纪姐姐,我按照你说的,买了水果篮给李萍姐姐送过去了,她说谢谢你。”
“应该的,下次我去安市,登门再谢谢她。”
……
接近元旦,火车站的人流也旺了起来。
纪舒在接站的位置,左顾右盼,就是不见田秋来。
“要是有手机就好了,这年代,没手机真的很急人!”纪舒自言自语。
她带了一个和田秋一模一样的大包,里面塞满了衣服。
她准备到站见面之后,两人把包包互换,免得别人看出她们是在做什么交易。
这年头,火车站走偏门的实在太多,防不胜防。
纪舒纵然在网上看过很多类似的新闻,知道提防,但是身处混乱的火车站,还是有些担心。
“纪姐姐!”
一个清甜的声音传过来,田秋出现在人流里。已经是冬天,田秋穿着一件陈旧的红棉袄,像是一个行走的大柿子。
“下车的人太多,没挤过来,就最后下了。”田秋有些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