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5


,外头冷,喝杯奶茶暖暖身子吧。”

璩老爷子也不拒绝,“几月前,我还在大漠那边喝过他们的奶茶,始终都有一股腥膻味儿,老夫喝不习惯,你这奶茶,闻着倒是香甜。”

楚韵璃也调侃他,“尹老板,这是厚此薄彼,我来了这么多次,居然都还没喝过这个奶茶。”

尹秋枫指着杂货铺里的冰柜,“阿x姆奶茶,你家丫鬟没有少买吧?”

他是限了量的,但是绝对有派家里小厮丫鬟来轮流排队的,比如楚韵璃公主府的丫鬟,衣服都是统一制式的,有时候一天能见到两三个。

这一点,确实没办法避免,也多亏得是他们,每天上午九十点钟就能把货架清空了。

“还是你这种冲泡的更好喝。”楚韵璃拒绝尹秋枫的话题。

尹秋枫心里想说,其实还有更好喝的奶茶,不过那些就真的不方便带过来了。

买,是容易,但奶茶店的奶茶,一般都建议两个小时内喝完,否则就影响口感了。

更别说他还得隔夜才能带过来。

璩老爷子休息够了,这才认认真真打量起了这杂货铺的内部。

“果然别有洞天,老夫一生行过万里路,所见所闻,也不及这杂货铺里堂屋新鲜。”

“老爷子说笑了,若是您喜欢这里,有空常来坐坐。”

璩老爷子点点头,随后,又摸出一本小册子,“老夫此前听说你这里的打印机也很神奇,可否将老夫这册子上的诗词都打印一份?”

册子大概是自己裁剪之后黏合的,感觉随时都要散架。

这也不难。

扫描识别一下就行。

“老爷子稍等。”尹秋枫拿着手机就开始操作,他一边扫描,另一边就开始排版打印。

效率之高。

古代人叹为观止。

他们的印刷术,要将整篇诗词雕刻出来,刷墨,拓印。

否则,就只有靠人工抄写。

尹秋枫这里,还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已经全部打印出来了。

璩老爷子连连惊奇,“就是这字儿,四平八稳的,少了些风骨。”

尹秋枫忍俊不禁,“这字,主要是让大家能够看得清楚,自然是越板正越好,就像你们的科举,也要要求字体端正一样,否则一个考生写一个字体,阅卷的考官岂非很头疼?”

“是这个道理了。”

尹秋枫又找出订书机,重新给璩老爷子订了一本小册子出来。

“如果怕散架的话,还可以用针线缝一缝。”

老爷子眼前一亮,“用针线缝一缝?”

尹秋枫都愣了一下,突然间想起,他之前好像在某短视频上刷到过,线装书籍,其实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早。

此前的书籍,要么是卷轴类型的,也就是从竹简演变过来的,要么是粘合起来的。

就像璩老爷子原本那一小本册子一样。

还有一些别的装订方式,蝴蝶装,背包装,册页装等等,这样的书,翻看起来,就得特别小心,否则,就有散架的风险。

都没有线装书好使。

哪怕是现代,依旧还有线装书的存在,只是技术进步了不少,但却都是线装书的基础。

尹秋枫扶额,干脆搜了个视频出来,“老爷子不妨看看?用针线缝起来,在我们那边称之为线装书。”

“还是不了。”璩老爷子拒绝了,“待明年,老夫找来动植物跟你交换。”

尹秋枫不介意给他看,也不介意他学走了,但他不能没有君子之风。

更何况,这线装书,光听名字,他就已经有谱了,大概知晓是怎么一回事了。

到之后做交换的时候,多一两棵植物,让尹老板给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装订方式就好。

尹秋枫心底暖了一下,甚至还有些佩服。

其实这种小东西,他是不在意的,他已经刚才已经说过缝起来了,稍微摸索一下,也能知道怎么缝合更合适。

这就是古代君子吗?

虽不拘小节,但不忘君子之风。

尹秋枫还在感慨着,璩老爷子直接把话题引到了今天的主题上。

“尹小友,老夫今日前来,是为了印刷术而来的。”璩老爷子叹息一声,“你可知,你这里有更先进的印刷术传出去这么久了,为何极少有人来问?”

尹秋枫眸色闪了闪,他确实是忽略了这个问题,是有人来问过,但是都没有下文了。

即便是陈凌霄,跟他关系这么好,之前也只是问过印刷术,也说过想要,但并没有为此付诸实际行动。

甚至,都这么久了,启贤帝也没有派人来问过。

这究竟是为何?

第75章 诱惑

印刷术,是尹秋枫最先传出去的东西之一。

尹秋枫都不说华夏历史上这种印刷术的出现,带来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就说,但凡是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印刷术的重要性。

这代表知识的传播啊。

有人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此前,尹秋枫总觉得是启贤帝卡着那些人,不可以把这种功劳随便换出去。

但是现在璩老爷子说起来,那就是有问题了。

尹秋枫若有所思,“璩先生直说就是。”

璩老爷子叹息一声,“老夫不知尹老板所在的世界,对知识的把控如何,但是大禹,大部分的知识,都掌握在世家权贵手里。”

早些年,帝王兴科举,就是为了扶持贫寒学子走上朝堂。

利用他们,能一定程度上平衡皇家和世家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了给普通人一条出路。

但是,又有几个贫寒出身的学子,能考得过资源丰厚的世家子弟呢?

科举考四书五经,但也不是只考四书五经。

贫寒学子,买一套四书五经,都得省吃俭用,更别提其他的书籍。

书籍本来就贵。

那种科举类的教辅书籍,那就更是高价。

可书籍贵的根本原因,除了世家把控了大部分的资源之外,那就是书籍印刷成本太高了。

除非需要大批量的印刷的书籍,否则,不值当单独做个雕版出来,都是靠人工抄写。

可人工抄写,效率低,还有可能抄错字,对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则,雕版印刷的成本太高了,一块板子,如果错了一个字,几乎就整个都报废了,得重新雕一版。

但是如果有了新的印刷术,能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影响的,却是这些世家。

效率高了,那书籍的产量就高了。

书籍的价格,也自然会降低了。

这是必然的趋势,根本不是某一两个世家能把持得住的。

到时候,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

不是每个读书的人都能参加科举,也不是每个参加科举的人,都能走入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