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然后指了指他手里的图纸,“这个不就是考题?”
“您是说让我把茯山的舆图给他们,然后让他们自己设计一条官道作为考核吗?”达兰台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宋青远的意思。
见状,宋青远笑着点了点头,对达兰台的反应速度十分满意。
“这样一来,参加考试的人是否了解修路方面的知识便一目了然了!”达兰台一脸激动地拊掌道。
至于其他像城市规划、水利建设方面的人才,宋青远就不奢望了。
若是这次考试能选拔出有这方面天赋的人,之后只要学习些理论知识,再跟着亲身实践几次,估计也能满足现在的需要。
作者有话说:
第108章
其实宋青远一直觉得, 漠北现在的官制本身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碍于全部推翻了重建的话会很麻烦,倒不如先从土木水利工程入手, 逐渐设立一个类似于「工部」的部门出来。
既作为试验点,也能是一个范例,将来若是改革官制的时候,其它部门便可以直接参考工部的官职设置。
……
“殿下, 您要不要去木和部落啊?”
山谷中最大的那顶帐篷里, 突然有人掀起帘子,凑进来一个脑袋,对着帐里的人问道。
上周, 茶庄里的茶树也到了剪枝定型的阶段。
这次的剪枝主要是修剪茶树最顶端的部分,起到抑制茶树顶端枝叶的生长, 促进两侧枝芽的萌发,增加分枝的作用。
合理的修剪可以扩大采摘面积。而剪枝本身也需要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哪些地方该剪、哪些地方该留都有一定的规矩。剪枝后还应该有肥、水、土等方面的配合。
茶树的定型和后续茶叶的产量、质量都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到不少的专业知识。没人敢马虎对待。
虽然宋青远也没有亲自种过茶,但因为前世和不少茶庄都打过交道,在这方面, 还是比博彦等人熟悉不少的。
博彦这些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茶树, 宋青远不大放心把剪枝的事交给他们。再加上与南周的战争也到了收尾阶段,没什么需要他操心的了, 他便带着人到了狼神雪山,亲自盯着剪枝的工程。
今天因为天气原因, 剪枝的任务暂停一天, 宋青远便待在大帐里, 翻看着茶庄负责人这段时间来记录的, 不同品种茶树的生长情况。
见到来人, 宋青远放下册子,招手示意他进来,随口问道:“我去木和部落做什么?”
邬齐那一脸理所当然:“王上不是要班师回朝吗?”
宋青远反应了一下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连提的大军在回王庭前会经过木和部落,可连提又不是什么三岁小孩,难道班师回朝还要他去迎接的吗?
邬齐那单看宋青远的表情就知道宋青远的态度了,他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正准备给自己刚才的话找补几句,就听见一道有些冷淡的声音在大帐中响起。
“我知道了,等这边忙完,如果时间来得及,我就去木和部落迎接回家的将士们。”
“殿下您要去啊?我还以为……”邬齐那下意识地接话。
他刚想说点什么,就听身后传来一声不轻不重的咳嗽声。
邬齐那赶紧住了嘴,讪讪地笑了一声,“殿下,那个……我,我刚想起自己还有事要忙,就先不打扰殿下了。”
宋青远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拿着记录册的手轻轻挥了挥,邬齐那赶紧低头溜出了大帐。
“幸亏你刚刚提醒了我,不然……”邬齐那啧了一声,对着身边的贴身侍卫道:“这事儿就让我给搞砸了。”
作为连提最贴心的下属,他,邬齐那,一定会不遗余力撮合王上和殿下二人的关系的。
邬齐那带着功成身退的骄傲,背着手离开营地。
大帐里还有一个不明所以的博彦,看着还在打着摆子的帐帘,犹犹豫豫地向宋青远问道:“漠北王班师回朝不是只路过木和部落,随后就径直过具闾山回王庭吗?殿下您怎么还要专门跑这么一趟?也怪麻烦的。”
这个行为总让博彦联想到,从前在部落时,他父亲随族长出征,母亲便会在将士们回到部族的那一天在站在坡上迎接。
每次父亲看到站在坡上,衣摆被风吹起的母亲时,便会特别高兴,打着马冲上前去,然后将母亲抱在马背上慢悠悠向部落行去。
但这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只能在心里默默念叨两句。
宋青远愣了一下,良久,他开口道:“正好要开始修从木和部落到定远城的官道了,我不太放心,顺便过去看看。”
“原来是这样。”博彦恍然大悟地点头,顺便谴责自己想得太多。
他怎么能误会殿下和他们王上是那种关系呢?
宋青远摸了摸鼻尖,将手里的册子递给博彦,“你去还给茶庄的负责人吧,这几天一定要记得关注土壤的湿度,一旦发现积水过多,立刻要开沟排水。”
博彦赶紧应了一声。
接过册子的时候,他下意识捏了捏册子的厚度,然后一脸惊讶地问道:“这么厚的册子,殿下这么快便看完了吗?”
宋青远没什么表情地「嗯」了一声。
“那属下就先下去,不打扰殿下了。”
“去吧。”
博彦告辞离开,嘴里还念叨着「总共才不到半个时辰,殿下看东西的速度可真快啊」。
其实只是修一条路罢了,哪里需要他亲自过去呢?
宋青远松了松拿着册子的那只手,低头笑了一声。
不过是想起连提寄过来的一封封信里,虽不明说,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思念二字,便觉得花几天的时间在路上,只为在他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时间就能看到自己,也算十分值得罢了。
“等忙完这几天,就收拾东西回王庭吧。”宋青远抿了抿唇,对着江铎吩咐道。
……
启程前往木和部落时,已经是十几天之后的事了。
在这途中,赫连泰也主动向漠北议和,将渠州以西的地方都划给了他们,同时做了互不侵犯、友好往来的约定。
虽然不知道这样的和平协议能维持多久,但起码在目之所及的几年内,漠北和南周的边境都不会再有战火烧起了。
整件事里,唯一让宋青远惊讶的便是他那个便宜爹居然没有趁火打劫。
宋申旭的为人,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虽不知道是什么仇什么怨,但老头一直都以吞并南周为终身理想。为此不但可以抛弃亲族、背负骂名,甚至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一切。
他感觉入主中原几乎已经成了老头的执念,如果做不到,就是死都不会瞑目的那种。
但就在之前这种情况下,宋申旭都不趁乱挥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