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
主居相国府之事,打的什么算盘,明眼人都瞧得出。当真是一刻也不消停。”
“这有什么?”竞庭歌一笑,“她是长公主欸。定宗陛下嫡女,当朝祁君亲姐,可以有公主府的。就算不开府,纪平资历官衔也没到可开府的地步,总可以自立门户吧。哪有长公主出嫁还住在婆家的?”
阮雪音认真思考片刻最后这句论断,“不是没有。”
竞庭歌一愣,撇嘴道:“这些我看得没你多,你骗我我也一时反驳不上。总之,虽可理解,终归不寻常。说好听了是祁君陛下同纪氏亲厚,不分彼此;说难听了,”她一顿,
“搬出相国府可就离纪桓远了,纪氏脊梁在纪桓,淳月长公主这个天大的眼线,去都去了,岂有不在相国府守着的道理?这个逻辑,纪家人会不明白?”
“纪家人或许偶有这类揣测,却未必会一边倒地这么想。纪氏随祁太祖打天下,乃皇族以下第一高门,因着祁国实力,称其为青川第一高门也不为过。长公主下嫁入府居住,说是君上眷顾,完全合理。”
“所以咯。”竞庭歌灿笑,“他们下不了定论,拒绝一边倒,我却可以费些口舌放大这种猜忌。今日两位关键人物都不在,纪家那头是暂时使不上力;但淳月长公主就在跟前,我提醒提醒她这些暗涌的存在,她与她夫君婆家这番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来回,总不是坏事。”她笑意不减,
“女子嫁了人,多少会在意些情意深浅假假真真,凭她是怎样人物——毕竟要与她共度余生的是枕边那个人,而不是生她养她那座宫室。你说对吧?”
阮雪音无法立时判断这番论断的合理程度。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确为诛心之要义。顾星朗也是这么做的。
谋之道,自搅局始。
马车抵达同溶馆,并未停留太久。阮雪音送竞庭歌上楼入得房间,马不停蹄折返回了宫。
未时将近,挽澜殿。
“我以为你回来便要去补觉。”
她面上仍是清淡,只眉眼间像藏了心事。
竞庭歌伤得严重?那也是自找。他暗忖。
“怎么了?”
“我收回那句论断。”她道,“早先我说我老师和你老师应当没有瓜葛。”
顾星朗一怔,方想起来夕岭之时,因着纪桓夜里一席话,他特意问了她这一题。就在秋水长天那方龙榻之上。
“怎么了吗?”他淡淡然看她,波澜不惊。
“我在相国府看到一面花墙,”她停顿,觉得不必详说,“那花品种虽不是蓬溪山独有,却该不多见。”
却该。而非一定。盖因她下山不久,过去出的远门加起来不过四五趟,所到之处有限。
此一番断言,全基于书本和浅显阅历。
“花而已。”顾星朗神色不变,“你也说了,并非蓬溪山独有。据此推论,是否杯弓蛇影了些?”
的确。
但——
“纪相曾外出游历?二十年前?”
顾星朗眉心微动。全不可察。“长公主告诉你的?”
“嗯。”
“同此事有何关联么?”
“若我记得不错,纪相二十七八岁时候官拜四品御使中丞,虽不是重要得半刻不能离其职的位子,但自古在朝为官者,未得君令岂敢擅离职守?更遑论外出游历。再何况,他是纪桓。”
若非要事,绝不可能随便离开霁都。
“是有这么回事。”顾星朗答,意态闲闲,“彼时我应该尚在襁褓,并不清楚,还是稍大些听兄长随口提过。”
如果“尚在襁褓”并非他障眼法,而是事实,那么纪桓出门该是秋天或冬天,最早也是夏末。因为顾星朗生辰在七月。
“去的哪里?”
“长公主没告诉你么?她长我三岁,自幼与纪平在一处,如今又居相国府,比我清楚。”
以攻作守。
他该是怕顾淳月已经编了一套话诓她。所以不答。恐说法不一致漏了馅。
所以不是什么游历,而是要事。
重要过探究纪桓与老师的可能纠葛。
也恐怕不是祁南。
不能对她说的行踪——
“是崟国么?”
顾星朗定定看着她。
“如果是整整二十年前,如果是崟国,”阮雪音也定定然回看他,“那么就在当年十一月,发生了东宫药园案。”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东宫药园
永康四年,十一月二十二,崟东全境初雪。只是初雪,却从第一日起便浩瀚如鹅毛倾城,暴雪连下了九天九夜,势头之猛,近百年不曾见。
至第十日雪停,从来路无冻死骨的锁宁城内也出现了尸骨,当然是无家可归者,亦在城中偏僻处。而无论城里还是乡间百姓都忙于料理自家事务,哪怕听了些传言,依然无暇打听,更没功夫议论编排。
传言说的是,东宫药园内所有人,在十一月二十二当日,初雪降临之前,被全部处死了。
东宫自来是国储居所。
东宫药园,顾名思义,乃太子设立的药园。青川植被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不同地域皆有独具特色的可入药花草,哪怕气候水土条件不那么优渥的蔚国,也有非常拿得出手的宝贝,比如参。
所以青川民间,常见药园;除了药材商人或医馆,不少寻常人家也会在庭院里种上些常见而无害的药植。不大一个园子,药比花多,许多人也因此将自家花园戏称为药园。
此一番光景,起于地域特色,兴于医药人家,最后风行民间,成为这片大陆上常态。
风从四面八方来,在上升过程中遇阻忽止——
到了有一定实力的富贵门户,其家中反而鲜见药园,究其缘由,或因这些人家不缺钱、不缺权、不缺人情,大都习惯了用以上三者任一来解决问题。
——若非有志趣或有情结,实在没有将花园打理成药园的必要。
盘桓上升的风遇阻,绕过一众高门大户,至皇室又再次吹起来。
偌大的青川有成千上万户人家,有成千上万个名副其实或有名无实的药园,但国家,只有四个。
所以皇室药园,也只有四个。
皇家专设药园,说温和些是为药材品质,说犀利些是为杜绝风险。青川四国皇室都有自己的药园,举世皆知,只不过全被秘密设在了宫外都城内某处,不为外人所晓。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崟国第六朝。十九岁的皇太子阮佋入主东宫。
青川出现了第五座皇室药园。
东宫药园。
阮家自然是有药园的。就在锁宁城内某个隐秘处。
而东宫药园设在皇宫里。东宫内。
为了增加一个空间够用又在太子起居范围的园子,东宫进行了扩建。如此大事,自然也经过了当时崟君的允准。
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