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给饥民放粮。”
“城主狡辩,我奋力与他辩驳,直接点出了藏粮之地的位置,饥民惊怒交加,质问城主……”
“米婶怕出事,想先把城主救到船上,但那头得道的黑熊从天而降,它、它……”
竹英不忍地闭上眼睛,“它随意提起饥民吞吃入腹,狂妄大笑,说城内确实粮食充足,因为整座小猛城的居民就是他的口粮。”
“我想救人,可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将我挂在城门前,抢了我们的船,说要把我风干了,回来再吃。还让城主关上城门,不许人跑出去,也不许放粮、不许传出消息……”
“米婶、刀叔他们还在船上!他一定是疯了,他敢抢土地娘娘的船!”
“你、你先冷静点!”方凌书神情震动,却没忘了思考,“土地娘娘声名远播,一般神仙,根本不会刻意与她作对。”
“况且,之前听说的那个猛熊……”
他顿了顿,改了称呼,“那熊精生性凶悍,却畏惧天威,如今突然敢挑衅土地娘娘,一定事出有因,不可能是他突然硬气起来。”
“你再想想,它生性鲁莽,言辞之间,有没有透露什么?”
竹英抓着额发,苦苦思索:“线索、线索……啊!”
“他好像是要把船上的粮送给谁,说是、说是大功一件!往后不必再怕什么的……”
方凌书的眼神动了动,他慢慢坐直了身体,低声说:“能在名头上压土地娘娘一头,缺粮,又在附近的大人物……怎么想,也只有统率天子近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贪狼上将了。”
他飞快从一旁拿来地图,低声念叨着,“我记得、我记得他规划路线的时候……这里!熊精想追上贪狼将,应该会在此处登岸,若他们成功牵上线,最有可能进行粮草交接的地方,就是这一片。”
他伸出手掌,压住一寸河道沿岸。
方凌书抬起头,看向竹英:“你如今回去请土地娘娘也来不及了,附近也没有其他能拦得住他的人,不如,求求那位神仙。”
十六迟疑一下,试图阻止:“哎……”
“没关系的。”方凌书咬了咬牙,“他如今在我们船上,如果当真知道了不该知道的,杀他也易如反掌。”
“不如卖他一个人情,也是卖那位土地娘娘一个人情。”
竹英迟疑着问:“……谁?”
“谁能拦得住贪狼军和那头黑熊?”
方凌书笃定地说:“四海龙君。”
“龙君在这里?”竹英脸上露出一丝挣扎,咬牙就要起身,“我去求他!”
“先别动!”十六连忙拉住他,“我知道你担心同伴,但也不能……”
“不。”竹英红了眼眶,咬住了牙,“我是要求他,求他去小猛城。”
“城主手中有猛熊大仙的仙牌,寻常人根本不是对手,趁猛熊大仙不在,我们去城中,逼他打开粮仓,给城中居民放粮,否则,那一座城会变成真正的人间炼狱。”
他的眼泪落下来,哽咽着说,“我想救米婶、想救刀叔,但我记得,米婶当时没有抵抗,她让我想办法,开城门……我得去求龙君!”
他看见船前不知何时站了两道身影。
“已经听见了。”那人说,他似乎偏过头,在问身侧的人意见,“救哪边?”
另一个青年的声音似乎带了点苦恼:“怎么会突然就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性命啊,我们跟他就几个饼的金钱往来啊……能不能都救?”
那人似乎轻轻笑了一声,声音莫名有让人笃信的魔力:“可以。”
第35章 开粮仓
贺荀澜举着手中的两块玉牌, 抬起头深深地看了眼面前的小猛城,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人群。
——除了他们一行人, 他身后还有杏林村莫名跟来凑热闹的杏仙、医师、居民……
眼下这个气氛, 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贺荀澜沉痛地叹了口气,给自己打气:“没事的,没事的, 他只有一块玉牌, 我有两块。”
龙君看他一眼:“一块也比他强。”
他强调,“我的那块。”
贺荀澜:“……”
龙君问他:“你准备好了吗?”
“当然好了!”贺观海搭着贺荀澜的肩膀,“小弟,拿出气势来,给他们凶一个!”
贺荀澜艰难地翘了下嘴角:“大概, 是好了吧。”
其实没好,但只能硬着头皮上。
龙君颔首,示意他往前叫阵。
贺荀澜深吸一口气,往前两步,站在大门前喊:“开城门!”
小猛城城墙上的士兵往下看了一眼,怒喝道:“大仙有令,城门不开!哪来的蠢货, 还不退开!”
贺荀澜仰起头,无视了他的挑衅, 客气地问他:“门后面有人吗?有没有灾民堵门啊?”
士兵神色倨傲:“荒唐,谁敢!”
贺荀澜松了口气:“这样啊,那没事了。”
他转过身,让开地方,做了个手势,示意龙君上。
龙君轻轻颔首, 他轻巧地往前一步,而后天地色变,龙吟乍响。
庞大的黑金身躯在层云间隐约浮现,巨大龙首微微低垂,煌煌龙目,日月失色。
城墙上的士兵瘫倒一片,龙君瞟了贺荀澜一眼说:“我走了。”
而后龙尾轻扫,两扇厚重的城门应声而开,轰然砸在两侧的城墙上。
贺荀澜回过神来:“进!”
他看向杏仙,提醒他:“劳烦你们堵着门,别让饥民跑出去!”
杏仙被龙威压制跪倒在地,闻言忙不迭点头,在他们一行人通过以后,伸出几根树枝,小心翼翼地把城门捡起来,拼了一下,重新堵上了门。
——城内的饥民不知道饿了几日,若是就这么放出去,对周围的城池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要将这次灾祸扼杀在摇篮里,就得让他们在小猛城吃饱!
贺荀澜带着人冲进城内,忍不住看着龙君离开的方向嘀咕一声:“原来,真的不是黑带鱼啊……”
“啊?”贺观海肩上扛着个杏林村赞助的磨盘改的大土灶,还能健步如飞,“啊?说什么呢小弟?”
“没事!”贺荀澜加快了脚步,“先去城中高台!”
他们已经打听过了,原本城中有个露天的戏台,是曾经城中最繁华的地带,四通八达,能容纳城中大半人,正是他们要找的好地方。
他们一行人冲进城中声势浩大,时不时有藏在家中面黄肌瘦的居民悄悄从窗边、门缝偷看他们的举动,贺观海扯开嗓子喊:“城中万家楼施粥!带上碗来!”
十六和方凌书跟着喊起来:“告知乡邻,一人一碗!城中万家楼施粥!带上碗来!”
渐渐的,城内禁闭的门窗打开,有胆子大的、实在饿坏了的饥民,孤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