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诸萦虽是如此说的,她曾经也的确待在卫国,但在鬼神眼中,诸侯国之间又有何分别。

故而,所谓助一诸侯国一统天下,但这一诸侯国未必会是卫国。

不论对任何一个诸侯国而言,若是有神女相助,哪怕原本是弱势,在诸萦的协助之下,恐怕也可以变做最为强盛的大国,莫说一统天下,便是将领土遍及海外又有何不可。

但平素一贯通透的桓珩丝毫没有思考到这一切,他整个人都无法动弹,只是沉浸在诸萦终于重回凡间一事,无法自拔。

哪怕诸萦的声音消失了,他也做不到如之前一般,冷静的权衡利弊,召集臣下商议该如何是好。

而底下因为听到诸萦的声音,一开始略显惊慌,而后就敬畏的朝门外跪拜的臣子们,他们在诸萦的身影消失后,也未能立刻起身。

但在许久之后,底下的几人难免目光交汇,余光落在了桓珩的身上。

可见桓珩这般情形,无人敢多言一句,只能小心翼翼的跪在地上。

毕竟他们谁也未曾见到桓珩如此失态,如今的桓珩已不是过去无所依靠的可怜公子,他手握卫国的大权,蚕食了诸侯国将近五分之三的土地,在桓珩有生之年,统一天下,其实未必是难事。

若是诸萦不出现的话,也许再过十余年,桓珩就能做到。

而后,他将开创一个亘古未有的伟大朝代。

即便是宋国也比拟不上的朝代。

因为桓珩这些年不但在吞并周遭的诸侯国,他甚至与那些蛮夷作战,扫清所有觊觎卫国领土的部族与国家。

在宋文王时就已经存在,并且从无间断骚扰宋国的蛮夷,大多被桓珩吞并。

原本桓珩只是为了扫清卫国他日攻伐天下的障碍,所以将临近卫国的蛮夷悉数清扫干净。

但后来,桓珩吞并其他诸侯国之后,若是那些诸侯国靠近其他蛮夷的领土,桓珩势必也是要将其一起收入版图之中,若是不成,便诛灭。

或许这就是君王的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也是独属于霸主才有的,对麾下领土的独占之心。

而明明是对领土锱铢必较的人,甚至容不得他人侵扰边境,哪怕是新攻占得到的领土,也决不许任何人染指的君主脾性,但在面对诸萦神女或许会扶持其他诸侯国,一统天下时,竟不见桓珩因此着急,命他们商议出个对策结果。

不仅如此,桓珩甚至独自一人坐在那,心神不属,很明显,桓珩压根就没有在思考此事,他仅仅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甚至于,有些心思敏锐的臣子,还能察觉出桓珩在出神之际,心情隐约是喜悦的。

但也的确如此,桓珩知道诸萦回到凡间后,先是不敢置信,而后便生出无边欢喜。这份欢喜庆幸,远远超过了对统一天下的渴望。

作为一个君主,桓珩自然拥有统一天下的愿景。

天下这么多诸侯,即便是一个领土再狭小的诸侯,在面对有朝一日能一统天下这件事时,也定然是按捺不住的渴望与兴奋。

让辖下的领土更多,使祖宗宗庙能永受祭祀,这几乎使这个时代中任何一人都刻在骨子里的渴望。

但这份渴望,对于桓珩而言远不及对诸萦的爱慕。

他原先就只是镇守在边关的落魄将军,不过是徒有公子的身份罢了,他原先上头还有身为嫡长公子的兄长,不论是王位还是好的封邑,都轮不上桓珩。

桓珩对权利也没有那么重的欲望,他甚至更为享受在沙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感觉。

纵使边关黄沙起,也好过王宫内的尔虞我诈。

但这一切,从诸萦在桓珩险些战死沙场之际,救下他开始就变得不同了。

桓珩当初,其实不能说是险些战死沙场,他原本是死了的,他的心口被长|枪贯穿,身上是无数的箭,他的呼吸甚至都已经停止了。

桓珩甚至能记得当初那种感觉,意识混沌,他几乎已经是死去,只遗留了最后一点意识。

但或许将死之人的五感都会变得分外灵敏,所以桓珩能清晰的感受到诸萦的到来,还有诸萦施法救人时,粉白花瓣散发的香气,它仿佛能治愈人心,融入骨髓。

桓珩当时就在想,自己是否已经死了,但并没有,他未能去往传说中收纳魂魄的地方,也没有见过卫国巫乐中传颂的割取凡人魂魄的少司命。

但他的的确确是见到了神女,那便是诸萦。

诸萦施的法很快就治愈了桓珩,对于诸萦而言,或许不过是些许时辰,但对于桓珩而言,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身体的每一点变化,他原本破损的心脏被复原,身上断掉的经脉还有伤口,都在一点点愈合。

桓珩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这个过程,对于桓珩而言,他当初的确是死了,之后的生命,其实不过是重生。

但桓珩未曾对任何人吐露。

而在桓珩重新活过来的第一瞬,他睁开了眼睛,看到的就是诸萦,一个身着绚丽衣裳,目光中含有对这个天下都十分好奇的貌美女子。

她仿佛没有见过这一切,眼中最开始是惊奇,后来就归于平静。

对于桓珩从前坎坷而不堪的一生中,诸萦是那个尸横遍野的战场上,见到的唯一不同的人。

她身上有与众不同的光亮。

就仿佛世间皆是灰暗,唯独诸萦不论是一颦一笑,一动一静,都是灵动,兼具颜色的。

桓珩在见到诸萦的第一眼便知道,自己接下来的生命是为了她而活着。

后来,桓珩费劲一切心神,只为了能靠近诸萦。

其实桓珩不是不懂得如和讨好卫王,如何通往权利的巅峰,他更多的是不愿意如此,他只想离开王宫,那个充满尔虞我诈,无法容得下半点情谊的地方。

他宁可待在荒凉的边关,这里的一切,更能令桓珩感到快乐。

但后来,桓珩心甘情愿的回到了王宫。

在王宫之中,桓珩变得同从前不同,仿佛所有人期待的模样,谦卑自持,稳重可信。

或许是因缘际会,他的嫡长兄长死了,于是桓珩拥有了向上一步的机会。

后来,他也学着礼贤下士,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终于成功的夺得了卫王的青睐,臣子们的信赖。

对于桓珩而言,这一切其实不算特别的难。

即便放弃王位与唾手可得的天下又能如何,对桓珩而言,这一切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诸萦。

作者有话说:

错别字有点多,明天再改_(:з”∠)_

第120章

卫国的臣子不知自己是怎么走出王宫的,但对于他们而言,却着实心情忐忑。

神女诸萦的出现,意味着卫国要么就走向极致的繁荣,要么只能沦为别人的附庸,彻底失去卫国的名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