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私田的井田制,令得众人懈怠公田,更有甚者,肆意荒废公田,乃至隐瞒公田所得。
若论根本,井田制方为卫国迟迟不能强盛的根由。
国无余帛,又与诸蛮夷相邻,长此消耗,则国愈疲疾。”
桯俨是大着胆子将废除井田制一事说出来的,他前面做了那么多铺垫,其实究根追底,唯有废除井田制一事罢了。
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曾经被宋国分封的诸侯国而言,废除一项从封国起就存在的制度,又要撼动诸多贵族宗室的利益,绝非易事。
陈国能在诸侯国中迅速强盛起来,有识之士能知晓是因为变法,它是率先废除井田制的。
可这份成功,却不是所有诸侯国都可以轻易效仿。
因为宗室贵族,从来都是难以撼动的。一个不慎,非但变法不能成,就连王座上的人或许都会变换。即便是个有毅力,行事果决的君主,能不受牵制,也很可能引起贵族的叛乱。
因为从井田制起,往往只是一个开始,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触及贵族权益的法度出现。
桯俨从说出口开始,就做好了桓珩可能会为难,亦或是深思犹豫的准备,然而当桯俨抬头望向桓珩时,却见桓珩的神色似乎对他所言并不讶异,反而颇为满意。
桯俨猜测,或许关于卫国的变法,桓珩心中早就有了念头,但是时机不对,故而迟迟不曾开口。若是不能一击必中,贸然开口,反而会令那些本扶持他的人,倒戈相向。
不由的,恃才傲物如桯俨,对自己的新君主,生出了敬畏之情。
桯俨不知道的是,他是在卫国君臣面前过了明路的人,能被神仙指引的名臣,又有活生生的神女诸萦在,他所提出的政见,对卫国的影响力非同寻常。
贵族们敢反抗王侯,也敢轻视桯俨,可他们不敢冒犯鬼神,尤其是当有真正的神女出现在卫国时。鬼神的威严神秘,让他们不敢冒犯。
桓珩一直都期望令卫国改变现状,而桯俨的出现就是最好的时机。
诸萦,则是能镇住整个卫国权贵的定海神针。
桓珩望着窗外广袤的天地,目光深远。这一次,若是能成,卫国将不再是如今的模样,它会以崭新的生命出现在诸侯国的面前,甚至强盛过陈国。
远在卫国都城的诸萦尚且不知道桓珩竟然已经开始谋划变法的事宜,她正隐去身形,偷偷观察仲农如何培植棉花种子。
说实话,因为是从游戏背包拿出的种子,即便是诸萦自己,心里也没底。游戏背包里的棉花种子,虽然长的和真正的棉花种子十分相像,但是表层却有一晕金色,普通肉眼很难瞧出来。
诸萦不质疑种子的功效,却很担心若是难以种植,恐怕就不能大幅的在庶民间推广,棉花若是不能做到大量且廉价,那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然而诸萦没想到的是,游戏背包中所出的棉花种子,同她担忧的恰恰相反。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6 23:41:40~2022-06-11 00:00: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涟漪、哑塔、墨染青衣颜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北冥有鱼、song 10瓶;曦颜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这个种子展现了比现实生活中,更为强盛的生命力。
按理来说,它是需要在较为炎热的地方,才能茁壮生长,可是在仲农的手中,竟然不论是阴凉寒冷之处,还是在阳光曝照下,都能生长的极好。
这样一来,诸萦的心就被安了一半。只要种子对气候的要求不够严苛,通常种植出来便会比较容易,而且不论南北,都可以享用到棉花。
如若产量也能更高,那么价格也会随之低贱,即便是一般的庶民,也可以买得起。
只要有棉衣过冬,那么因为严冬而买不起御寒衣物与炭火的普通庶民,也能活下来而不是在寒风瑟瑟中失去性命。
但是即便有棉花,可应该安排多少土地种植棉花,多少种植粮食,同样也是一种艰难的抉择。
在多数人眼中,不论种植什么,都及不上粮食,不但可以用来食用,在这个时代,粮食与布帛一般,都是可以视作钱财的。
比起种植华而不实,抑或是不知用途的东西,没人可以抗拒种植粮食,这大概是数千年来,流传在人们骨子里的认知。
粮食,土地,是流淌在骨子里的向往与心安。
所以届时应当如何让那些贵族与庶民种植,恐怕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诸萦望着逐渐窜出苗叶的土地,陷入沉思,也不知道桓珩何时才能归卫国。
她尽心竭力帮庶民们想如何温饱,改善民生,那么推广与安抚贵族这些事,理应由擅长此道的桓珩来做,应当是无错的吧。
再则说,桓珩素来擅长制衡之术,又是个见微知着的聪明人,大多时候,不需要诸萦多言,他就能明白,与桓珩打交道还是分外舒心的。
更何况,她如今假扮的是神女,而非司农,如果露面出手太多,这份神秘尊崇感,很容易被慢慢消磨,到时候,虽然他们未必敢对诸萦放肆,但那份深深的敬畏,定然会随着熟悉而渐渐减弱。
如果诸萦是真的神女,倒也罢了,可她不是,尽管诸萦掩饰的很好,可难免有出错的地方。
但正因为诸萦的神秘、高不可攀,让这些人深思不到她的错处。而且很多人都是先入为主,即便瞧见了诸萦不经意的破绽,抑或是举止的某些不合理之处,他们自己也会在脑海中圆回来。
但敬畏消失之后,恐怕就不一定了。
所以诸萦并不太愿意在众人面前过多的露面,因为要耗费的心神太多了。
也不知晓桓珩何时才能回来,能早一点将棉花种上,待到冬日时,因寒冬无法蔽体而死去的人也能少一些。
就在诸萦认真思索时,闵齐正拖着小小的身躯,和另一个童儿在给棉花种子浇水。
因为是诸萦以神鸟青鸾衔种而来的方式,将棉花种子传递到世间,一到手就是种子的形态,仲农也未曾见过相同模样的种子,实在无法判断应当如何种植。
故而他只能取出其中一些,分成若干份,用不同的法子试着种植。
而浇多少水,也是从无至多,逐渐增长的。
等到棉花种子陆陆续续出苗时,仲农便发现这样种子似乎并不是很喜水,水浇太多了的,几乎都没能出苗。但是它究竟该怎么养,还需要细细的琢磨,逐一试试。
如若真的是有利民生的东西,自然是将其种植的过程记录得越详细越好。仲农将种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