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寻来一份,可这些臣子一个个的,都想着用以传承后世,如何舍得献给卫王,一个个都模棱两可。
尤其是闵伊,他可是听说了,明明闵伊手中的白纸最多,可是却吝啬的紧,谁也不肯分上一张。
卫王原本自恃身份,想着他开门见山,直接开口,总没有不给的道理。谁料闵伊还未等卫王开口,抢先劝谏卫王如今应该勤于国事,不可荒废于嬉,许久没被人义正言辞规劝的卫王,只好一脸惭愧加茫然的听完,最终也没能开口要到白纸。
想到这等伤心往事,卫王下意识的清咳一声。
他恭敬的对诸萦拱手施了一礼,“回禀神女,小王听闻过,此等神物,乃是自神女您的身边流传而出,如此珍贵之物,竟被肆意追捧,钱财求之,甚至惊扰了您身边的小仙人,实在是小王监察不力,待小王回去,定当痛斥他们,还请神女莫要怪罪。”
诸萦没想到,卫王竟然又会错了意,她对不配合的卫王感到了实打实的无奈,并且开始理解,为何卫国的臣子们如此轻易的就将重心放在桓珩的身上,恐怕并不仅仅是年龄恰当的公子只余桓珩一人的缘由。
毕竟和聪明人对话,闻弦歌而知雅意,可遇而不可求。
卫王或许有国君的野心猜忌,但实无担的起这份重担的智谋。
诸萦只好把话敞开了说,“无妨,吾既入世,本就为了济世安民,若能将造纸之法传予世人,何尝不是好事。”
卫王大惊,“此乃神物,神女您竟有如此宽宏仁善之心,实是卫国之福。”
诸萦不得不承认,虽然卫王不及桓珩能一点就通,但他或许奉承话听得多了,故而称赞起人,也的确诚恳动听。
但是该办的事是逃不掉的,诸萦微笑的看着卫王,“如此,便交由卫君将造纸之法传扬,使天下人获益。”
出乎诸萦意料的是,卫王十分诚恳的应下了。
就在诸萦好奇卫王会如何向天下传扬造纸的法子时,卫王一回蓬莱宫,就宣召了闵伊,将此重任,交给了闵伊。
闵伊从卫王口中听闻了缘由,却十分兴奋,他为臣多年,自然知道这是何等造福天下的大事。
只见闵伊转头就朝向摘星台所在的方向,伏身跪下,行了拜礼,情绪激昂,甚至热泪盈眶,“神女恩泽,神女恩泽啊!”
这种感慨,却和卫王的阿谀奉承很是不同,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畏感恩。
不止是闵伊,换作卫国上下的臣子,但凡知晓此事究竟多么有益的人,都能做出同样的举止。
可是当闵伊回到家中,将此事视作大好事于家中言说时,却遭到了闵齐的劝阻。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3 22:32:14~2022-05-24 22:4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涟漪、墨染青衣颜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6章
◎“祖父,不可。”闵齐从下首起身,站出来走到闵伊的面前,◎
“祖父,不可。”闵齐从下首起身,站出来走到闵伊的面前,七岁的稚子看起来却很严肃板正,弯腰拱手缓缓说道。
闵伊原本满面的笑意微微一收,他有些不满孙儿擅自出言,但并没有动怒,只是笑容略淡了些,“如何不可?”
他虽然一贯喜爱这个孙儿,觉得闵齐是子孙后辈中,唯一可称得上良才玉质的人,但若是闵齐心思不够端正,想要借此次机遇,贪图财物,乃至收拢人心,那么纵使是天纵之才,恐怕也不值得倾诉心血,甚至……
只能扼杀这份聪慧,自此平庸浑噩。
毕竟,作为一个传承数百年的望族,他们这些人是天生的贵族,哪怕平庸无才,血脉中的高贵也改变不了,大可以纵情享乐一生。但空有聪慧,却无匹配的品性,反而容易遭灾。
闵伊在心中百转千折,但面上却不流露分毫,状似慈祥和蔼的长者,准备静静听一听这位孙儿的见解。
谁知晓,闵齐却道,“祖父,您欲要将纸推行于天下,仅是卫国又怎能称得上天下。且您方才说,造纸一术,所用皆为残余之物,廉而低贱。
诸国贵族以豪奢为竞,纵是知晓纸的诸多益处,闻其价之低廉,恐亦生嫌隙。”
闵齐说着,又停顿了一下,尚且有些稚儿圆润的脸上,是说不出的老成持重,“更何况,诸侯国敬仰的乃是神女,而非吾卫国。”
这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闵伊听明白了闵齐的话外之意,上一次祭祀之礼,虽然诸侯国的国君们都对神女毕恭毕敬,可是这般大的祭祀规制,一向只有宋王室才能担当得起,同为诸侯国,纵使这些国君私底下都在僭越,可也没有哪国自己僭越便罢了,还请来如此多的国君前来观礼,偏偏他们还不得不来,怎一个憋屈了事。
且当日诸萦明说并不会参与人间王位更迭,即便她如今居于卫国,却不表明定然会护着卫国,不受其他诸侯国的攻伐。
如今那些诸侯国,不过是投鼠忌器,估量着神女如今在卫国,不愿惹了眼,但这份嫌隙却未解下。
而神女示下,广施造纸之术,以利天下万民,如此好事,又怎能仅由他们卫国得利,既然要施行于天下,倒不如主动卖这个好。
他原本没想到这一茬,只顾着卫国国内的事宜,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孙儿,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见,更难的是目光深远,能思虑天下之事。
闵伊沉吟再三,将其中关节悉数想了一遍,以至于家中候着的其他人,无不以为闵伊将要动怒而战战兢兢的时候,闵伊却突然大笑出声,他看着眼前虽然年幼,可站的比谁都端正,始终保持沉稳的孙儿,不由兴奋道:“有孙如此,当可保我闵氏百年鼎盛。”
于是第二日,闵伊就上了奏折,要将造纸之法,以神女造福众生为名,传予诸侯国的国君,并拌上国礼,以示与诸国之谊。卫王自是没什么可挑剔的,应允了闵伊所言。
如此一来,各诸侯国皆收到了卫国赠予的国礼,以及白纸若干。
当各国国君皆发觉出白纸的妙用时,再以神女造福天下苍生之名,送去了造纸之法。因为其所需的原料并不珍贵,所以买卖时,价极为低,且易于传递。
至少每日里,臣子向国君上奏,就不必有寺人抬着一担担竹简,辛苦搬运至殿内。
除此之外,其实对上层贵族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若说有,大抵也是因其为神女手中所传扬而出,用时便如同受神女恩泽一般,心境略微不同罢了。
但对于那些底层的士人,又或是落魄的小贵族,却是一件大好事。他们可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