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


过着,阿敛和阿念天天有新变化,桑语也渐渐感受到了养孩子的乐趣,心也一点一点落到实处。

以往司徒泽对她再好,她总有恍惚不真实感。

这真是她的世界吗?真有穿越这回事?

会不会有一天她醒来,就发现自己在做一个真实无比的梦?

这种无着落让她恍如飘忽在半空中,偶尔想摔下来,看看能不能回去。

可爸爸的话一遍遍响在脑海里,让她不敢轻举妄动。

无论有没有活下去的动力,她都必须活着,那是爸爸用命换来的。

每每她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唯恐自己真的做错事,她就咬自己一口,真实的痛楚传来,让她不会那么恍惚。

司徒泽的感官很敏锐,在她做了几次后,就会及时的制止她,然后吻她。

这是另一种真实,可好似不够长久。

可现在,她感受到了长久的真实,孩子一点点长大,她也一点点脚踏实地。

不再总是思考过去和意义,存在就是意义,假设这只是一场梦,那这梦也是有意义的。

桑语微笑把司徒念抱起,给她换上舒服的棉衣,抱出去晒晒太阳。

周红在柚子树下写作业,可以帮忙照看一下,她继续给司徒敛洗澡,小娃娃还是香喷喷的更惹人喜爱。

天气越来越冷,小孩子洗澡不敢放在外面,只能烧热火墙,保持室内的温度,不过洗好了之后,穿的暖暖活活的,倒是可以带出去。

毕竟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晒晒太阳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

等天空开始飘雪的时候,村里已经闲了下来。

数九寒冬,江南也不能免俗,橡树村已经好几年没下过雪了,今年好像是个例外,从小雪到雨夹雪,再到大雪,也不过一下午的时间。

桑语让四个徒弟在屋里练习,火墙烧得很热,即便门窗半开,也不会觉得多冷。

村里的广播响起,提到了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今年村里获得了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而且还是两个。

桑语可以想象,这必在村里掀起轩然大波,看来,要过个火热的冬天了。

果然,司徒泽回来的时候,说村委挤满了人,大家都想知道,这推荐上大学是个什么章程。

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大事,谁能不激动?

司徒泽问,“你想上吗?”

“我想就能去吗?”桑语反问。

“可以,周支书说给我们夫妻一个名额,剩下的再议。”司徒泽知道桑语虽然不介意下乡,但不可能不渴望上大学。

“可我去上学了,你要怎么办?”桑语询问。

“我可以特聘回北京。”司徒泽道。

桑语……心动了。

这个时候的工农兵大学生,在后面有一番作为的也不少,而且现在去,大学毕业刚好是恢复高考,说不定她可以顺势考研,然后留校。

只要研究生是自己考上的,文凭就不会有问题,还能节省四年时间。

所以她到底要不要去呢??

第八十二章 年代文32

思考了良久, 桑语最终还是放弃了,“把机会让给其他人吧。”

不是她高风亮节,实在是现在孩子们还小, 明年开学他们甚至没有满周岁。

虽然以司徒泽的能耐, 能带着两个孩子和她一起回城,不担心距离的问题。

可她听说大学第一年必须住校, 那她能出来看孩子的时间就少了。

四年后就恢复高考了, 她可以等,正好那时孩子们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母子三人可以一起上学。

“推荐上大学的话,不能选心仪的学校,我还是更倾向于北京的大学,万一被分配去了别的地方, 不是麻烦了嘛。”

桑语这么说着, 司徒泽就明白了, 她这是婉拒的意思。

司徒泽没有多劝,不愿意就算了, 以后桑语想上了, 他也不是不能弄来推荐的名额。

晚上的时候, 司徒泽出去了一趟,和周支书把拒绝的意思说了。

他话里话外都是桑语舍不得孩子,等双胞胎大点再说。

周支书劝道, “机会难得,下次轮到我们村,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司徒泽懂, “没事, 以后有机会的。”

周支书懂了, 他一向有人脉,说不定连推荐名额也能弄来,那难怪不着急了,“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投票选了。”

说投票,那就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包括村民和知青。

当然了,大家心里都有数,不可能选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去,但除了这些,人选也不少。

尤其这一年来,为了进厂,几乎所有人都上了扫盲班,为了不闹出笑话,周支书还是划定了范围。

在大会上,他把条件亮出来。

“这是选大学生,学成后是要为国家做贡献的,所以超过四十的就不要了,大家有没有异议?”

众人摇头,表示认可这项决定。

知青中就没有超过四十的,而村民当中,超过四十的人儿子都大了,也没那个心思去上什么大学,所以这一点还是很宽松的。

“那么第二条,年纪也不能太小,就以十五岁为界限,十五以下就算了,大家同意吗?”

所有人又摇头,十五以下还是个孩子,不说学识不够,年纪也小,谁也不放心送出去上大学。

“最后一条,我们有两个名额,就不分知青或者村民了,咱们分男女,男同志一个名额,女同志一个名额,算不算公平?”

知青们有人有异议,这哪里算公平,村民人数众多,他们投票会更偏向村民。

但还不等他们提出,周支书紧接着道,“这次投票司徒知青和桑知青都不参加,毛云也不参加,在剩下的人中选。”

众人哗然,一个个都出声询问,“为什么?这不公平。”

“就是啊,他们都为村里作出了贡献,凭什么他们不参加?”

说这话的有知青,也有村民,可见三人在村里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周支书拍拍手,“这是他们主动退让的,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原本有他们在,我们不可能选别人,现在他们退出了,所有人都有了机会,对大家来说,就更公平了。”

所以再揪着村民和知青的身份不放,就过分了。

就这样,在所有人一致通过下,三个条件达成,票选正式开始。

每个人发了一张纸,纸上写自己想偷的名字,司徒泽和桑语之前就商量过了,男同志就写李文谦和梁生。

不是因为他们关系好,而是这两人在这一年成绩突出,给厂里创造了多少利润。

再加上他们带人也是卖力,下一批已经出师了,可以结果他们的推销任务。

所以现在推荐他们去上大学不是正当的吗。

至于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