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
就更别说拥抱了。
司徒泽上前,询问了电影票的价格,三毛钱一张,两人需要六毛。
另外,售票口还会兜售一些零嘴,瓜子花生和汽水,汽水是那种玻璃瓶装的,喝完了还给他,能要回来一毛。
司徒泽都要了一些,算了算价格,正好是一块钱。
这年头的东西还算实惠,人家给了不少,用报纸折起来装着,满满一大包。
两人捧着东西进了影厅,里面非常昏暗,桌椅是那种长条的,类似板凳一样,没有靠背。
他们的位置在第三排,不远不近的位置,不过靠在过道,视线有点偏。
这个年代的电影画质并不好,从角落看去,会有很多反光和留白,不是很清楚。
不过谁在乎呢,桑语不是真的来看电影的,纯粹是感受这种氛围。
在这个年代看电影,和后世完全不一样,大家正襟危坐,就好像参加什么重要会议一样。
不过在电影开播十来分钟后,影厅的气氛就稍稍松懈下来,虽然也没人交头接耳,但也不是坐的那么笔直。
桑语对电影不感兴趣,就一边嗑瓜子,一边观察周围的人,倒是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
比如斜对面有两个相隔比较远的男女,看着好像互相不认识,但他们绝对在谈对象。
因为两人都在偷瞄对方,却都以为对方不知道自己的作为,羞涩,小心翼翼,又忍不住一看再看。
再往前第一排的角落,有一个孩子蹲在那里看得目不转睛,他旁边还有另外一个正在东张西望。
然后后面亮光闪过,应该是厚重的门帘被掀开,有人进来了,后一个孩子拉着前一个火速窜到阴影里。
前面这个孩子还依依不舍,脚步跟着跑,头却转向屏幕。
这肯定是附近的孩子逃票进来的,估计等检票的离开,他们又会偷跑进来了。
果然,老大爷检票巡视过后,不到五分钟,那两个小孩又出现了,这次是在另外一个角落。
桑语觉得,电影剧情虽然熟得不能再熟,可这影院里的人生百态也很有意思,这趟来的不亏。
她转向司徒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发现司徒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
桑语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轻声道,“看什么。”
“看你。”从进来影厅,司徒泽就没有挪过视线,桑语是如此地吸引他,一颦一笑都那么动人。
不过他心里也微微诧异,虽然两人已经是夫妻了,但相处的时间不长,可他就是莫名地了解她。
她每一个表情,每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司徒泽都知道代表着什么,几乎是连思考都不用,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这种感情很奇妙,仿佛相识已久,深爱已久,已经深入骨髓,和他的灵魂融为一体。
司徒泽就这样看着桑语,眼神仿佛能融化人的漩涡。
桑语情不自禁,手伸了过去,握住他的,身子却是转了过去,面对屏幕,脸颊烫的惊人。
嗨,那什么,第一次恋爱,有点害羞哈!?
第七十章 年代文20
回去后, 桑语这个厂长召集了所有人,开了制糖工厂的第一个会,会上确立了他们今后各自的工作, 已经生产任务和目标。
首先, 他们原本的目的已经达成,只要把橡树大队剩下的甘蔗都熬成糖然后送出去, 就完成了帮村民们创收的目的。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 是从周边的村镇收购甘蔗,然后再买出去,顺便和那些能种甘蔗的生产大队签订几年的收购协议,形成良性的循环。
对于农民而言,甘蔗虽然赚的钱比粮食多,但这玩意儿没有粮食把稳, 他们不用担心明年种了卖不出去怎么办。
桑语要做的是给那些村民信心, 签订合约保证一定会收购的, 他们也能放心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的肥料严重缺乏, 用到粮食上的都少, 更不可能拿来用甘蔗。而地里的肥料不足, 甘蔗很难生产,需要轮换休耕。
之前的橡树村就是这样,第一年种得少, 不需要操心这个问题,第二年多一点, 到了今年就换上了另外一部分地。
而如果要和那些生产大队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 就要考虑每个村的耕种数量, 给他们划分一个范围。
比如A村有十亩地可以种植甘蔗, 可为了轮换,就只能规定收他们五亩的产量,剩下的五亩地得休息。
那么每个村能种多少,就需要和村支书和生产队长仔细衡量,他们也是要和自己村的村民商量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在这方面,桑语询问了在座的这些人,谁愿意去办这件事?
大家互相商量后,最终决定由司徒泽去谈,为了谈判更有效率,还请了周三爷出马,他懂熬糖,也懂种甘蔗,更是本地村民,有他在,能获得更多信任。
李文谦和梁生毫无疑问,继续去兜售红糖,他们之前只去了附近十来个县,整个省有上百个县,不行还有周围的省份和城市,尤其是市里,工人多,他们更加有钱购买红糖。
剩下的人当然就是生产了,桑语分了早班和晚班,早班从上午五点到下午五点,晚班从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并且把六个人分成两组,周庆良,毛云和桩子叔一组,李嫂子,李六叔和她自己一组。
早晚班一周一换,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生产,又不会过于劳累。
白天把重活累活先做完,晚上盯着把糖熬好就行,虽然是工作到九点,也不需要天黑了还干苦力活,所以大家都满意。
有了机器,熬糖的效率高了不止一大截,之前一百斤糖需要十来天才能完成,现在三四天就够了,没多久他们的订单就一批批完成了。
等工厂上了正轨,地里那边也暂时告一段落,播种完毕,大家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当然,他们也只是不用那么拼,不代表就不需要干活了。
他们还要种自留地的菜,之前一批已经成熟,该采摘的采摘,该处理的处理,接下来要种在冬天也能成活的菜。
花菜,包心菜,萝卜,菠菜,莴苣,芹菜等等等等,由于每家的自留地都是有定额的,而可种植的蔬菜还不少,大家就都有选择地种植。
选择那种储存时间长的,或者自家人喜欢的,都很关键。
桑语家也一样,之前他们在院子里种了一些,以生姜蒜青菜辣椒为主,剩余的空闲还种了点菜心,但这远远不够。
因为他们是两个人,支书允许他们在屋子后面再开辟一块地,不过不能太大,只有两分,但这也足够了。
司徒泽不需要桑语动手,晚上回来就弄好了,种子也撒下去了,剩下的就是桑语定时浇水,然后看到杂草就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