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
里都看不清了,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回到后厨,桑语发现饭已经蒸好了,只等炒菜了。
她刚想把蒸饭的甑子搬出锅,司徒泽回来了,“别动,那个烫。”
桑语转身,看到他手里提着两条鱼,用稻草绑着,还活蹦乱跳的。
“你去了山那边换鱼了?”她惊讶地道。
“嗯,你不是想吃嘛,红烧还是清蒸?”司徒泽笑着道。
“一条红烧,一条清蒸。”桑语毫不犹豫地道。
好久没吃了,她可太馋了。
空间啥都有,农作物,家畜,可就唯独没有鱼虾蟹,明明有河流的,可她能接触的那一段清澈见底,什么也没养。
桑语怀疑,不是河里没有,而是那些鱼游到别的河段去了,偏偏在目前的她看来,别的河道就像是纸上的河流,摸不着,看不清。
“两条吃不完,我买了肉,今晚给你做红烧肉,鱼清蒸,明天再做红烧鱼,好吗?”主要是天气太热,放一晚上肯定坏了。
桑语歪头,思考了一会儿,才勉强道,“好吧。”
司徒泽笑着摸摸她的头,宠溺的表情溢于言表。
之后桑语就负责烧火,司徒泽动手,很快就做了三菜一汤,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以及银耳莲子汤。
银耳是当初放在包裹里一起寄过来的,当然了,即便包裹里没有,桑语的空间里也有,莲子就是空间拿的。
司徒泽的手艺非常好,桑语吃得停不下来,直到肚子滚圆,这才放下碗筷,舒服地靠在椅背上,满足地叹气。
他走的这些天,桑语自己尝试做了一次饭,早上熬粥差点熬糊了,中午的米饭又没有蒸熟,菜就更不用说了,炒黑了都。
于是她就不再尝试了,老老实实吃面,偶尔蒸几个红薯当成一顿饭。
说实话,她吃得已经比村里大多数人都好了,对于村民而言,红薯才是他们的主食,大米那是节日才吃的细粮,更何况挂面了,那是留着走亲戚的,自家怎么可能吃呢。
桑语吃这些已经足够奢侈,可谁让她是现代穿越的呢。
她以往的习惯,大米是主食,偶尔吃面条,米粉,饺子,然后还有各种小吃,零食,几乎是不重样地吃。
十几天都吃面,是真的吃够了。
现在好不容易吃一顿正常的饭菜,就难免吃多了。
司徒泽收拾完出来,见她懒洋洋摊在椅子上,就搬了另外一把竹椅坐在她旁边,一边给她抚摸肚子,一边说起这次出门的经过。
关于怎么弄机器就不细说了,反正没什么波折,真正叫桑语上心的,还是四合院的事。
她激动的坐直,“你真的买下来了,全部?”
司徒泽点点头,拿出房产证,递给桑语。
桑语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房屋产权证,地址正是那四个院子的地址,然后屋主的姓名,居然是桑语,没有司徒泽。
她翻开四份,四份都是这样,“你怎么不加你自己的名字?”
“都一样,”司徒泽道,写他和写桑语,在他看来没区别。既然桑语这么喜欢,就写桑语好了,她高兴就好。
桑语没说什么,拿着房产证左看右看,然后突然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点,三个四合院都是四百平米左右的面积,唯独一个大得出奇,居然有七百平。
桑语指着那个道,“那是个二进的院子吗?”
“是的,”司徒泽点点头,“原本是个二进院,只不过后来中间封住了,第二进被卖给了别人。我去查看的时候,发现那只是简单用木门堵住,并不安全,就想找人彻底封住。没想到后面那户人家知道我买了前面的院子,就说要把后面的也卖给我。那后面房子更烂,可里面的人还住着,他们家穷,没钱修葺,想要拿了钱去买单位的福利房。单位分配的都是楼房,里面有暖气,住着更舒服。我觉得你会喜欢,就花了五百多买了下来,然后把两个房本换到了一起。”
桑语眨眨眼,“对哦,那一带是没暖气的,这要怎么办?”
在京城,冬天还是非常冷的,有暖气会舒服得多。
“没事,我回来之前打听过,那一片已经在规划暖气了,等房子修建好,也就能通上了。”司徒泽道。
“好期待!”桑语珍而重之地把房产证放进空间内,大力拍拍司徒泽的肩,“当家的你要努力啊,我们有四座房子要修呢。”
“好。”司徒泽握住她的手,“只要夫人你多鼓励鼓励我,我一定会努力挣钱的。”
“要怎么鼓励?”桑语挑眉。
“这样!”司徒泽的头压下来,找准她的唇使劲研磨,同时把人包起来,进入了浴室。
第二天γιんυā司徒泽和李文谦梁生可以休息,但他并没有待在家里,而是帮着桑语干了一天的活,让桑语休息。
之后,司徒泽带队,和李文谦梁生一起,把第一个和第二个订单送过去。
这个没有花太多时间,当天去当天回。
两天后,周红军带着刘新生也回来了,两人神情沮丧,显然没有找到那个叫郭勇的。
果然,周红军报告了他们此行的经过。
两人到了渠县之后,立刻去了收购站,询问是否有叫郭勇的人,对方说没有。
周红军不甘心,在渠县打听了两天,都说没这个人。
之后他们回了县城,找到当初郭勇对刘新生说的落脚地址,找到了房主,询问郭勇的来历。
可房主说,这人他也不认识,拿着出行证明来找他租房,对方付了五斤大米,说是住十天。
反正他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就答应了,可六天后,郭勇就消失了,没再回来过。
那个证明上说的地址是卫辉县,两人又跑去了那里,花了不少时间打听,依然没找到郭勇这个人,没办法,只好回来了。
回来之后周红军听到司徒泽把事情都解决了,高兴不已。
他这些天为了找郭勇东奔西跑,就是怕钱要不回来,村里人日子艰难,虽说一百八十元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不多,可放在村委,也是一笔很大的钱了。
可既然剩下的甘蔗都有了去处,少了这一点也不会伤筋动骨,所以他才放松了点。
相比于他的轻松,刘新生就要难过的多。
因为根据这些天村里开会决定,刘新生需要负责偿还一百元,和他一起的江楚楚要负责八十,如果他们拿不出来,就从他们的工分里扣。
可这么多天刘新生都没怎么干活,当然没什么工分了,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得干最终最累的活,争取把工分赚够。
原本江楚楚也是要被调去干重活的,可她咬咬牙把八十块拿出来了。
她自己之前花钱大手大脚,其实并没有这么多。
她是向江月借的,为此还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