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立刻退避三舍,收回那原本一丁点的心动。
可现在这叫什么?这么多珍贵礼物,她如何能收下?
桑语转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东西退不回去,那她就拿方子换吧,等价交换总是可以的。
让她想想,用什么方子换合适?
现代人穿越,发家致富的东西,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肥皂,玻璃,良种,农具改良等等。
桑语闭上眼,细细的思索,没多久,她的脑海里就出现很多东西。
有玻璃的原料和制作过程,有晒盐法的步骤,有套种间种轮种等多样农田科学种植......
并且出现的不仅有理论,还是实际的验证过程,就好像她曾做过无数遍一样,重新再来一次,必能准确无误做好。
这些......当然是宝贝!
桑语深吸口气,开始在脑海里挑挑拣拣,首先盐铁茶相关的都排除,她还没那么大胆,敢动这些东西。
其次玻璃可以留下,这玩意儿说到底,可以是揽钱的工具,但也是百姓家中可有可无的东西,粮食衣服都不够了,谁还管房子够不够明亮。
所以弄出来,就是赚富人钱的,这个没关系,瑞王绝对侯得住。
对了,高产良种可以提一下,这个年代其实已经从海外引进了土豆,只不过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只在西北高寒地区有部分种植。
然后是玉米和红薯,也可以顺便一提,让瑞王想办法找找。
最后,好吧,加一个防止瘟疫的方子。
这是脑海里相当清晰的一个方子,按照脑海里出现的内容,这方子可以防止七成的瘟疫,只要按部就班做了,这个时代会出现的大部分瘟疫,都可以隔绝。
把三个方子写下来,桑语拿笔的手顿了顿,最终放下,把信封口,打发桑平给送去。
做完这一切,桑语背靠椅子,长舒了一口气。
哎,之前还想着怎么在瑞王面前描补,她现在就又多暴露了一点,可真是!
果然人情债难还啊!?
第二十七章 红楼27
第二天一早, 桑语还在梳洗呢,就听到了院外有动静。
她奇怪,这个时间点, 是谁来找她?“兰芳, 怎么了?”
“县主,是诚哥儿和谚哥儿, 他们说要来给县主姐姐请安。”兰芳笑着推门进来。
桑语闻言, 也忍不住露出笑脸,这两个小家伙,着实可爱得紧。
她放下手里的湿帕,让丫鬟们给自己换好衣服,就去了外间。
兰秋正带着两个小家伙坐在桌边,一个四头身, 一个三头身, 完全够不上桌子的高度, 双腿还一晃一晃的,挣扎着想往上跑。
“诚哥儿和谚哥儿怎么这么早啊, 吃早饭了没?”桑语笑着坐下, 伸手捏他们的脸, 白嫩嫩软乎乎,手感相当赞。
昨天她就想这么干了,可当着众位长辈的面, 不好动手动脚。
现在是他们主动送上门,她就不客气了。
“想来见姐姐。”诚哥儿扬着笑脸, 讨巧地笑道。
这么顶点大的孩子, 笑着讨好人, 不会让人觉得厌烦, 只软到了心坎里。
谚哥儿也跟着哥哥附和,“见姐姐。”
然而他的眼神不盯着桌上的糕点就更好了,桑语拿出手帕,给谚哥儿擦嘴,“口水都流出来了,不过现在不能吃糕点,我让人把早饭端上来,好不好。”
“好!”谚哥儿立刻应声,迫不及待的样子,逗笑了房内所有人。
诚哥儿不好意思的拉拉弟弟的手,耳朵都红了。
桑语见此,不由心情更好了,打趣道,“你是想见姐姐,还是想见娘亲啊。”
诚哥儿张张嘴,却被谚哥儿截了话头,“想娘,找娘。”
桑语好笑,“好啊,我还以为诚哥儿和谚哥儿是真的想姐姐呢,原来是想姐姐带你们去找娘啊。”
诚哥儿脸色刷得就红了,不好意思的看了桑语一眼。
而谚哥儿就格外诚实了,“姐姐带,去找娘。”
“行行行,我们先吃饭,等填饱了肚子,姐姐就带你们去找娘。”桑语见诚哥儿都要急哭了,没再打趣两个孩子,吩咐下人伺候他们用饭。
桑家的规矩,孩子三岁后就要自己学会用餐,自己穿衣,这两孩子都到了年纪,可以自己动手了。
不过他们身高不够,桑语事先也不知道他们会来,就没让人采买高度适合的椅子。
没办法,他们只能换一张小塌用餐。
两个小家伙不挑食,姑苏菜吃得,京城味道较重的也喜欢。
小塌上有粥,包子,花卷,蛋羹,羊奶,松子糕等等。桑语喜欢咸口的,喝了一小碗粥,一个素菜包子和一个花卷。
两个小家伙胃口好,羊奶喝了一半,蛋羹吃完了,还吃了花卷,以及一小块松子糕。
诚哥儿显然已经学了礼仪,开始吃饭后,就不再说话,动作也非常规矩。
谚哥儿做不到,但他喜欢学哥哥,诚哥儿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看着还有模有样。
早饭用完,三人重新换了一套外出的衣服,这才往前院去,大门外,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桑度也正等着他们呢。
桑语快走几步,给桑度行礼,“让度叔久等,本该是我先拜见叔叔的。”
桑度儒雅一笑,“何必见外,我知道是这两个小家伙大早上就去闹你了,这才来晚了点,无妨无妨。”
上车后,诚哥儿难掩激动兴奋,就连谚哥儿也不住的嘀咕,“哥哥,娘。”
“嗯,”诚哥儿点点头。
谚哥儿又道,“姐姐,娘。”
“对,我们是去见你娘的。”桑语笑着道。
“见娘。”谚哥儿欢喜的拍拍手,“想娘了。”
诚哥儿咬咬嘴唇,“我也想娘。”
桑度好笑地摇摇头,忽视两个孩子的兴奋激动,和桑语说起来京的趣闻。
马车摇摇晃晃,行驶了一个时辰,才来到皇商李府。
期间桑语让人在路边买了两串糖葫芦,都没诱惑住两个小家伙,虽然糖葫芦吃了,但嘴里还是一个劲地念叨娘亲。
李家是皇商,富贵至极,府邸也修建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看着和精巧别致的县主府完全不一样,这里处处彰显了富贵气息。
李家的发家史不过五十年,却凭着宫里一位老太监的关系,成为了八大皇商之一。
李家专门负责皇宫内外的珍稀花卉采买,培育,移栽等任务。
御花园里争奇斗艳的鲜花,避暑行宫里各色花卉布景,李家都有掺和一脚,这也让他们赚得盘满钵满。
仅仅四五十年,李家就从一个普通的商人,进阶成为和金陵薛家,皇商夏家同样富贵的存在。
而且和薛家,夏家不一样,现在的李家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