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受不住。
薛皎的压力只?会比她更大?,把卷子放在桌上?整理?,准备先抽一套出来做。
方图南帮她整理?卷子,“怎么还有英语?”
薛皎:“英语老师顺便给我的。”
好一个顺便。
方图南看?向同桌的眼神?里,只?剩下同情。
她最近绝不会去老师办公室,不,绝不靠近行政楼。
来回耽误了时间,薛皎刚把卷子整理?好放进桌屉,上?课铃响了。
薛皎书包里就一本历史书——《中国近代史》,但同桌掏出来的书:《中国古代史》,薛皎看?看?自己的新书,再?看?看?同桌,方图南自觉把书放到课桌中间,又翻出两?张大?白纸,分给薛皎一张。
“历史也是专题复习,课本不是很重要?,给你一张纸,老师可能让我们自己做思维导图。”
“谢谢。”薛皎谢过同桌好意。
历史老师走进来,他个子不高,是个有点?秃顶的中年男人,夹着教案,打开多媒体,开始放PPT,第一页是大?标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科技篇(三)。
“同学们,上?节课课我们复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中国古代史的科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PPT随着老师的讲解,开始变化。
这些内容薛皎听起来并不费力,甚至这页PPT上?的内容她大?部分都能默写下来,毕竟四大?发明这部分,在复习中是重点?,薛皎背得?滚瓜烂熟,从内容的过程再?到外传发展和影响,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此时老师再?讲,她随便听听,比上?数学课轻松。
天幕下的丰朝人跟薛皎完全相反,数学课大?部分人都跟听天书一样,昏昏欲睡。
语文课写卷子,也没什么意思,只?有一些读书人闲着没事,跟薛皎一起做题,或是讨论天人那些令人心折的名句名篇。
到了历史课,许多人都支棱了起来,哪怕是听不太懂的普通平平百姓,都抬头看?向天幕。
他们好奇呀,这可是天人的历史,天人的过去。
他们过去不是也有皇帝,也饿过肚子吗?所以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样的?或许从历史中能找到答案。
然而薛皎是在上?历史课,不是在给她都不知道的古人解惑,历史老师的课无头无尾,直接从中间开始上?,选了个让人迷糊的专题。
[思想文化吾懂,科技为何意?]
[科,程也;技,巧也,也指才能手?艺。科技,或为不同手?艺?]
[此释意不妥,重‘技’而‘科’未解,科在前,技在后,必有其?理?。]
[四大?发明?谓之‘大?’,可见不凡。]
[造纸术我丰朝也有!]
[天女娘娘所献?]
[对?,就是天女娘娘献的造纸术,抠门皇帝只?赏一点?钱。]
[我们家这几年有草纸可用,多赖天女娘娘。]
[这可是四大?发明,难怪天女娘娘生气,陛下忒抠。]
[虽天女娘娘功高,但实话实说,我丰朝早有造纸术,前朝亦有,只?是需用丝帛为材,价高难得?。]
[也有其?他制法?,均造价不菲,且造纸术多由世家豪族掌控……]
[不管怎么说,我等寒门子弟得?多谢天女娘娘,多赖她献新造纸法?,才能让我等有更便宜的纸可用,更多的书可读。]
[印刷术我丰朝也有!]
[司南亦有。]
[四大?发明,就这?]
[司南为何能与造纸术相提并论?]
[这火药又是何物?]
[司南可用于?航海……为何要?去海上??茫茫大?海无垠无际,连块落脚的土地都没有。]
[沿海有岛,岛上?有岛民?。]
[吾曾得?一海上?游记,海外有小国,国民?低矮,不识农桑,形同野人。]
[可在我丰朝附近海域?]
[或许,应当不远。]
[蕞尔小国,何足挂齿。]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我懂了!我们丰朝现在用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具体又是如何操作?]
[这活字印刷,竟然是个平民?发明所得?,他这是名留青史了吗?]
弹幕静了一瞬,别?说什么一死万事空,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会在乎一个身后名。
越是高位者,越是希望青史留名,有些人为了名声,甚至能压抑自己的欲望,不好色不求财,只?图一个名,这还只?是活着时候的名声。
当世名和万世名相比,孰轻孰重不需多言。
这个叫毕昇的人,不过一介平民?,恐怕连个秀才都不是,否则天幕为何不提?
这样一个人,竟然在天人的国家,名垂青史了?
既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无法?理?解,还有许多的羡慕嫉妒。
[印刷术我也懂,不就是活字印刷嘛,我就不信我弄不出来!]
[那改良造纸术的人,还是个宦官哩。]
[火药可用于?军事,咱们丰朝军中可有?]
[这要?问军械司,不过以军械司那些老爷们的脾气,有好东西也不会给俺们用。]
[何人诬蔑我军械司!]
历史老师的PPT上?内容比较简略,薛皎想起同桌说老师可能会让她们做思维导图,正好她听着尚有余力,干脆把白纸摊开,一边听一边写,把内容补充得?更详尽一些。
[天女娘娘在写什么?]
[火药用于?军事……火器的发展……火绳枪是何物?]
[长枪点?火?为何要?挂绳子……]
[还有火炮!听起来便威武!]
[军械司?军械司在吗?想要?这个。]
[就一个名称,我们军械司是造军械的,不是造梦的!]
……
[怎么又开始讲数学成就了,上?午两?节课还不够,历史课也讲?]
[由此可见,天人着实重视数学,难道数学有我等不了解的奥妙?]
[术数当然极为奥妙!尔等不懂。]
[呵,有何不懂,数算而已,家中账房才会精研此学。]
[正是,学好了术数,来小爷家中当个掌柜哈哈哈……]
[户部尚书精通术数。]
[户部的大?人们难道是靠术数才当上?官的,还不是得?科举。]
[懒得?同尔等争论,不懂术数之美的朽木,没品]
普通百姓们没有参与这场争论,但心中自有想法?,他们大?多数供不起孩子读书进学考科举,但如果能识得?几个字,再?学会数数,打算盘,那也是极好的。
有了这样的技能,就可以脱离土地另行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