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7
,他是安慰一话。
司徒宅这一边收到北地的书信。
京都宁王府内,司马睦这一位世子爷自然也是收回嫡妻的书信。在看完书信后,司马睦差点一口老血没喷出来。
在司马睦的眼中,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它居然发生了。
大郡主是司徒睦的亲姐姐,年长他一岁。
“我若没记错的话,我家大姐姐比着淇儿这一个妻弟年长……”司马睦是感慨一回后,他道:“年长六岁,这是让淇弟抱两块大金砖。”
“这事情太荒唐了。”司马睦自己都无法接受。在司马睦想来,他父王和母妃一定更没法子接受。
司徒滢滢这一位嫡妻的书信,司马睦看了。
妻弟司徒佑淇是与姐姐大郡主司马文娘遇上了,而且是在军中遇上的。初见面,司马文娘这一位宁藩的大郡主待司徒佑淇没甚印象。就一个标签,弟弟司马睦的妻弟。
这头二人的头一回相遇。
再相遇,那便是在军中。司马文娘去北边,去拜祭自己的夫婿。不巧的是遇上一小股的北边胡人南下。
宁王府的护卫自然不是吃素。可到底人少了。
司马文娘遇难了,司徒佑淇正好带着手下的兵卒巡视。于是英雄救美一回。这算是二次相遇里的天命与巧合。
有一份巧合。又是共同的爱好。二人有一些书信往来。
从笔友,这二人慢慢的发展成好友。是什么时候彼此欢喜上的?是司马文娘这一位大郡主先对司马佑淇主动出击。
司马佑淇在这等美娇娘面前,她有心,他有情。这两情相悦的情况下,自然便是看对眼缘。
只是在现实面前,就有一点大问题。
大郡主司马文娘比司徒佑淇大六岁。这是年纪上的差异。在家世上,大郡主司马文娘是司徒佑淇姐姐的守寡大姑姐。
宁王、宁王妃要是知道女儿挑来挑去,挑中了司徒佑淇。这简直就要成为天大的笑话。
两人的身份,真的不般配。不管是年纪,还是家世背景上。
若是民间的话,这都得闹出“换亲”的事儿来。民间能这般做,那自然是贫苦惹出来的。可皇家要讲礼法规距。
这等事情一闹出来,那是要惹来异样的眼光。多少卫道士都得站出来指指点点。
这等事情让两个春心萌动的人,不管是司马文娘,还是司徒佑淇,二人都是心知肚明。一闹开,他俩得吃挂落。
于是司马文娘开始与弟妹司徒滢滢拉近关系。在司徒滢滢生孩子的那一天,司马文娘送厚礼,这是一个小试探。
司徒佑淇这儿自然给亲姐姐敲一敲边鼓。更甚者说,司徒佑淇想建功立业,他想挣更多的功劳,得更高的官位。然后才是向宁王府求亲。
毕竟司徒佑淇自然是乐意迎娶一位大他六岁的心上人。这一个心上人与他心意相合。
北地的风沙,草原上一起策马比武。
那等骑射了得的功夫,那等巾国红颜,那等书信往来里的心灵契合,才是打动司徒佑淇的根本所在。
“唉。”司马睦看过妻子的信。
他又是拿起另一封书信,这是大姐司马文娘的来信。这是姐姐的求援,就比着妻子的信早来两天。
司马睦望着这两封书信,他头疼。
姐姐让他帮衬着,让他给妻弟想法子在皇太孙,在父王和母妃跟前说说好话,想让这一位妻弟司马佑淇更能平步青云。
在大郡主司马文娘的眼中,司徒佑淇的官位更高些,开口提亲成功的机率,也便是更大些。
“姐姐,您是不掬小节。可人言可畏啊。父王、母妃未必与姐姐你的想法一致。”司马睦觉得为难,左右为难。
作者有话说:
嗯,跟小天使们提一提啊,本月完本。作者君笔力有限,如今在努力的收尾中。希望能给小天使们一个尽量满意的大结局哈。
在此,拜谢一直正版订阅的小天使哈。
第115章
杜绵绵和丈夫司徒弘光还担忧着长子司徒佑淇的姻缘。然后, 宁藩报喜的信就来了。
杜绵绵知道消息后,她是非常开心。当天司徒弘光一归家,杜绵绵就把喜讯讲了出来。她道:“宁藩刚到的喜讯,滢儿平安的诞下一对双生子。咱们又添两个外孙。”
“此是大喜。”司徒弘光也是真高兴。毕竟当外祖父, 这是人生喜事。特别是女儿膝下又添子, 这对于女儿在宁王府中的地位能添两分光彩。当然,司徒弘光更觉得是自己无能。若他有本事的话, 何需要女儿多番的结营与筹谋。
“你有什么心事吗?”杜绵绵瞧着丈夫的神色, 她是瞧出一些异样来。司徒弘光把心头的话一讲。杜绵绵便是执起丈夫的手,她宽慰道:“咱家也是官宦人家, 四郎你在衙门里也是多番劳累。为着这一个家,四郎你尽了全力。凭着滢儿当初能参加大选,便是说明四郎你为这一个家已经付出良多。若是再人心不足,岂不是太过于贪婪。”
杜绵绵不是纯粹的宽慰之语。人活世间,从来不是分黑白。世间利益千千万,岂是一人能独享?总要与人分享。
千千万万样的人, 似司徒家如今的境况,也算得人上人的一部分。这里头司徒弘光自然是付出一份力量。还是最大的一份。
人嘛, 尽力了,便是不必再过于苛刻自己。人无完人,若真完美的不是凡人,那是圣人。
“我原来还担忧滢儿, 就怕淇儿的事情拖累他姐姐。如今宁藩的喜讯一来, 我倒能缓一缓。也不必过于忧心滢儿。无论如何,便是看在三个外孙的体面上。宁王府也不会薄待滢儿。”杜绵绵自己倒不重男轻女。可这一个时代, 就是男丁顶门立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赤果果的现实与真实。
人活着, 总要活在现实里。不可能把脑袋把沙子里一躲, 就真觉得自己就成春暖,不管外头的冬夏酷冷与炎暑。
杜绵绵看到的事情就是女儿膝下有子,宁王府不看僧面,还要看一看佛面。
“滢儿那里,咱们不必再多担忧。此是滢儿的喜事。”司徒弘光当然也同意妻子的话。夫妻二人又是商量着赶紧的备上贺礼,得差人送往宁藩。
当然,若是提前与宁王府的女婿司马睦商量一回更好。毕竟想必一下子添一对儿子,宁王府的世子司马睦一定也会寄一番心意去宁藩。
司徒家能搭一个顺风车,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把礼物顺道的搭送到宁藩的王府中。
杜绵绵与丈夫一商量后,二人觉得这般搭一搭顺风车也妥当。于是,杜绵绵这儿把礼物备好。司徒弘光那儿次日就去寻女婿谈一谈。
岳丈与女婿谈些什么?
司徒弘光归家后,还是与妻子议一议。
夫妻二人独处时,司徒弘光把女婿的话,那是直说给枕边人听。杜绵绵听后,她是开心一笑,她道:“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