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


主角儿的光彩。”三太太贾氏同意四弟妹杜氏的话,她也是没了去请安的心思。

杜绵绵不会讲的,便是她不想跟秦王府走得太近。

特别是忠勇侯府今个儿请着客人,这等风头之下低调准没错。

这一日,从忠勇侯府离开。在回家的途中,杜绵绵瞧见丈夫司徒弘光一直在闭目养神。杜绵绵不多话,夫妻二人一路沉默的回家。

等着回到司徒宅后,司徒弘光是说道:“今个儿我在侯府没用好,让厨房再备些吃食。”司徒弘光一吩咐话,自然有丫鬟去厨房传饭。

杜绵绵听着丈夫的话,她笑道:“我也没用好,我陪你再一起用些。”

司徒弘光点点头。当然在吃饭前,夫妻二人一起去给祖父司徒老太爷问安。然后,得知夫妻二人还要用饭,司徒老太爷是摇摇头。

“你们在忠勇侯府用宴席,这还能没吃饱。你二人也没口福。”司徒老太爷是打趣一回小辈。司徒弘光自然是应一回话。

杜绵绵却是回道:“只怪客人太多,大家伙都是忙碌着谈天说地,哪还顾得着用饭。”杜绵绵嘴里说得热闹。她心头最清楚,那等时候只忙碌着交际人脉。

哪有多少人真是冲着吃喝玩乐去的。杜绵绵在各房妯娌那里,在与一些敕命太太谈话时,也是听着一些风声儿的。

杜绵绵与丈夫用饭时,司徒滢滢,司徒佑淇也是有胃口,一对姐弟也是陪着爹娘一起用一回饭。

待着用罢饭后,司徒老太爷是关心一回司徒佑淇的学业。然后一家子人就是谈一谈佑淇的学业,再是谈一谈司徒滢滢管家的事儿。总之,全是司徒家的趣事儿。

等着消好食。杜绵绵自然让小辈们去睡觉。

司徒老太爷也是准备歇息。于是,跟长辈问着安后,杜绵绵与司徒弘光也准备歇息了。

夫妻二人当然没多少睡意。

在寝屋中,夫妻二人独处时。司徒弘光说道:“我陪着二哥一起拜见的秦王。秦王待二哥太亲近。二哥拒绝不得。”

“忠勇侯府已经卷进去了。”杜绵绵说得肯定,而不是疑问的语气。

“已经卷进去了。”司徒弘光肯定的回一话。

“秦王瞧着不是一个好东家啊。”杜绵绵试探的问道:“就不能跳下来吗?”

“我瞧着,二哥没得选。”司徒弘光叹息一回。他在现场,他瞧得分明。二哥面对秦王时,二哥没什么底气。

司徒弘光很怀疑二哥是不是有把柄在秦王的手上。又或者二哥早是投到秦王的麾下,不是表面上的,是真的牵联很深,已经撕不开的那一种。

“太子的身后事,皇上待东宫的那一份荣宠,如今是天下皆知。到现在太子的祭日已经过去大半年。太子的子嗣还没有搬出东宫。”杜绵绵提一回话。

“四郎,你说皇上是不是不想册立皇子为储君,想册立皇孙为储君。”杜绵绵从赵文秀的做法上,她真的忍不住有这样一个猜测。

“传孙不传子,这不可能。这……”司徒弘光不敢相信。

“若是皇上册立皇太孙,立孙儿为储君。那置秦王、晋王、宁王于何处?要知道这三位王爷也是元后所出的嫡子。”司徒弘光不敢相信。主要是干元帝真的不缺儿子。除着太子司马柍之外,余皇后所出的嫡皇子还有三人。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8 23:43:44~2022-06-29 23:49: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8023703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朝堂风波, 干元帝自然一一知道。只是这一位帝王在太子司马柍去后,他就陷入一个困境,他缺少一位继承人。

大周皇朝的未来储君得是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之后,第二代帝王的存在就是保证一个皇朝延续的根基, 还是最重要的那一根支柱。

太子司马柍活着时, 他是嫡长子出身,他在一众兄弟里能服众。有时候单凭着出身, 太子司马柍做储君就能让天下臣民无话可说。立嫡立长, 这在宗法制度之下,司马柍哪一条都占得住脚。更不肖说司马柍的仁孝之名, 那更是传扬天下。

天下的官员们的头顶上已经出现一位干元帝,很多人是盼着继位的未来新君是一位“仁”宗皇帝。

干元帝也是知道天下官员的心声。所以,哪怕太子心软这个缺点一直存在,干元帝也只是锻炼儿子,他这一位开国帝王未尝不是想着把一切恶名骂名全是自己担下。给后来的继位之君留下一个收卖人心的机会。

偏偏干元帝这一位开国帝王的寿数貌似太长,瞧瞧如今干元帝的精力还是非常旺盛的。他自己觉得, 他这样一位帝王还能活好些年。

太子司马柍却是寿数拼不过亲爹,太子是殁了, 留下来东宫的妻儿。

除开太子司马柍之外的儿子,一直以来干元帝的培养方式都是藩王,都是想着镇守大周朝的四方,让这些做弟弟的给太子做辅助, 做一位贤王的角色。

“松儿……”干元帝在翻着皇家的存档。他在瞧着几个嫡子的旧档存案。太子殁了, 干元帝再是心疼这一位培养出来的储君,再是心疼自己的大儿子。

可时间最是无情。干元帝已经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他要为大周朝选出一位新的储君。

选谁?

最初的时候, 干元帝的想法自然是自己的几个嫡子。秦王、晋王、宁王。这三个嫡子, 哪一个更合适?

秦王身上的缺点, 干元帝看的分明,这一个儿子当初娶着一位前朝胡人皇族的儿媳。如今秦王的嫡长子嫡长孙,哪怕是干元帝的亲孙儿亲曾孙,干元帝也知道天下臣民不会想着驱逐胡人后,再是奉一位流着胡人血统的皇孙当天下人的君王。

那样的话,那些为着驱逐胡人而流过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松儿……”干元帝最后一声轻叹。秦王司马松不在干元帝的考虑之中。实在是这一个儿子的恶名传天下。干元帝不会想把天下社稷交到这样一位储君的手中。他怕大周皇朝的社稷是二世而亡。

干元帝又是翻开晋王的存档。要说晋王就是无功无过,他真没能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功绩,当然也没有过错。这等平庸之辈,当一个闲王挺不错。真是想让晋王做一位储君,干元帝不放心。

最后干元帝是瞧着最小的嫡子宁王司马桢的存档。

“桢儿。”干元帝对于这一个最小的嫡子,他是真心疼爱。这一位皇子也是不辜负干元帝的宠爱。在藩镇上一直是勇争上流,那在藩镇上年年练兵,一心想北伐。大战小战不断,一直在胜利。

报到京都的战功,宁王麾下最不缺。

要说这一个有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