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


”李二郎唤一声妻子杜贞贞。杜贞贞一下子回过神来,杜贞贞瞧着丈夫脸上有一些不高兴神色。

“夫君, 有什么事。”杜贞贞问一话。

“无。”李二郎最终没有说出自己心头的不高兴来原何处。他瞧着杜贞贞还算得镇静的神色, 他又觉得可能是自己无端的揣测人心。可能妻子只是过于羡慕其妹的敕命孺人身份。

就像是李二郎本人也是羡慕二妹夫如今是堂堂从七品的官员。

李二郎与杜贞贞一起坐上马车先离开。

杜绵绵则是在丈夫司徒弘光的陪同下,这是坐上马车。隔着窗帘子, 杜绵绵又是对着娘家人挥挥手告别。

杜家三老爷、杜家三太太瞧着女儿女婿的离开。三太太崔氏满眼的不舍得。杜家三老爷却是说道:“绵绵与弘光的感情好, 今个儿洗三宴,弘光明明忙碌完衙门的事情, 还就专门来一趟。可见弘光待绵绵的爱重。”

“女儿女婿感情好,这是好事儿。你多唠叨什么。”三太太崔氏对着丈夫是娇嗔一回。

“盼着他们夫妻的感情一直这般好。”杜家三老爷说着期盼。三太太崔氏回道:“肯定的,弘光是一个重情义的人,绵绵膝下有子有女,弘光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一定待咱家绵绵好。”

杜宅洗三宴的结束, 在回城的马车里,杜绵绵与丈夫司徒弘光说着话。

“今个儿的洗三宴挺热闹。就是四妹妹没来, 只是送上两份贺喜的礼物。”对于四妹妹如今的谨慎,杜绵绵能理解。

可杜绵绵也是瞧出来,今个儿参加洗三宴的客人,许多人是盼着能见一见四妹妹这一位桂王府的庶妃。

“小姨妹的腹中子嗣重要。”司徒弘光说着实情。

“是啊, 我听着四妹妹以前提过一嘴, 说是桂王与宫里的嫔娘娘都是非常看重子嗣。盼着四妹妹这一回得偿所愿,平平安安的生下子嗣。”杜绵绵与杜婉婉都是杜家女, 在这一个时代里, 她们是天然的盟友。杜绵绵自然盼着四妹妹杜婉婉的日子越来越好。

“对了, 敦弟马上要成婚,畋弟、敀弟也要成婚。杜宅连续办三场婚礼,咱们还得再随三份礼。”杜绵绵提起杜家今年的喜事,那是一桩接着一桩。

“无妨,这等喜事随礼,咱们这样的人家又不缺这三分银子使。”司徒弘光是非常淡然的态度。哪怕是过继子,忠勇侯府给过他一份产业。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加之司徒弘光与妻子又是经营一些产业,如今收益还成。这让司徒弘光还是有一些底气的。

“杜宅的事情,其余的都是一些寻常事儿,咱们倒不必在意。只说着自家事情来,四郎,祖父说秋季送淇儿进书院读书,你准备安排淇儿去哪家书院?”杜绵绵关心长子的学业问题。

“我与祖父商量过,先回忠勇侯府的府学。等得淇儿年岁再长些,再是送去稷下书院。”司徒弘光对着妻子说着自己的打算。

“稷下书院吗?我没记错的话,这一等书院只招着有功名的学子。”杜绵绵对于这一座书院有印象,还是大印象。

这是干元帝安排成立的书院,里面有饱学的名士。当然,最低的功名也得是秀才。

“你没记错。如今淇儿去其它的书院,倒也未必多合适。不如进忠勇侯府的府学。侯府的府学文武兼修。能让淇儿科举上有所进益,更能习得一身武艺,以此强身健体。”司徒弘光更重要的打算,还是不想自己嫡长子与侯府的关系疏远。

要论杜绵绵的私心,她是不

想长子司徒佑淇去忠勇侯府的府学。司徒宅又不缺着给儿子进书院的银子使唤。

只是杜绵绵知道枕边人有这般打算,一定不光是与司徒老太爷商量过。肯定还和忠勇侯府的当家人朱弘明求过话。

既然在侯府的当家人跟前都递过话,杜绵绵觉得她家若是不识趣。在如今的忠勇侯府面前真不够瞧的。要知道忠勇侯府也是司徒宅的靠山之一。还是顶顶依附于血脉之上的,在世人眼中最牢靠的一种。

杜绵绵当然不能逆了这一个时代的规距。她不能让忠勇侯府对如今的司徒宅有什么不好的印象。于是,杜绵绵是笑道:“弘光你考虑的仔细,一切依着你的法子挺好。”

反正忠勇侯府的好日子,还是有许多年呢。杜绵绵能做什么?

她当然是装傻啊。她如今肯定不会逆了大势。

干元二十年,夏。

杜敦成婚,杜绵绵、司徒弘光一起参加这一回的喜宴,二人还是高高兴兴的送上贺礼。对于如今的弟妹朱氏,杜绵绵是非常喜欢的。

秋,天气宜人。

杜绵绵在送着儿子司徒佑淇去侯府的府学念书后,她是免不得要去侯府更殷勤一些。杜绵绵不为自个儿,她为着儿子都得与侯府讨一份体面来。

来来往往,多是走动,杜绵绵在忠勇侯府的人脸儿是混得越来越熟悉。也是这等时候,杜绵绵发现赵文秀的一些小动作。

杜绵绵不说,她还给一些帮衬,让赵文秀的一些举动更顺利。

这一日,杜绵绵刚从忠勇侯府归来。她瞧着奶娘来禀话。

“太太,秦王府的请贴。”奶娘是递上请贴。杜绵绵接过后仔细的瞧一回,她笑道:“原来是姨母的请贴。”

“嬷嬷,咱家得备一份礼,明个儿得去秦王府参加洗三宴。杨姨母生下一位王府千金。”杜绵绵嘴里提一话。

“杨庶妃生下一位小千金吗?”杜嬷嬷的脸上有些遗憾的神色。杜绵绵当然瞧出来了。

“这还能写错的吗?”杜绵绵摇摇头。她倒不在意奶娘的神色。想是奶娘觉得杨姨母也算得杜宅的一份后援。若是杨姨母生的一个公子,那自然更得秦王府的看重。

可对于杜绵绵而言,秦王府的助力在她的眼中并不是那么重要。杨姨母生的一位小千金,在杜绵绵瞧来只是一桩送上贺礼的喜事。旁的她不太在意,与她的干系并不是太大。

当天的夕食后,杜绵绵把要去秦王府参加洗三宴的事情,她是与家中人分享一回。

司徒老太爷是感慨一回,说道:“在京都的人情往来真多,瞧瞧今年到现在,来来回回送礼都有三四十桩。”

“祖父记得清楚,已经送了三十二桩贺礼。”杜绵绵笑着回一话。

这等送礼的节奏,这是没法子。各家亲戚府上添丁添女,又或者生辰喜宴,这等大喜事没有不参加的道理。人去了,礼就得到。

除着亲戚外,还有司徒弘光的上司与同僚们,这些地方的人情往来更不能少。如今过了大半年,还有临近年节。

到时候司徒弘光的上司处,同僚处,还有相处着好的下属处,哪一个地方都不能省得银子。这些人情往来,还得继续的花销。

好在这些人情往来里,有许多是送礼后,也能得着回赠之礼的。里面相互一抵消,其时真花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