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意,他在杜家从来不是做主管事的那一个人。他是当定了杜家的蛀米虫。杜家三老爷就是给妻子支一个招,他说道:“此等事情若是太太拿不定主意,太太与母亲问一回就是。”

“母亲经验多,这等关乎敦儿终生幸福的大事上母亲一定有她的见解。听一听老人言,总是不容易吃亏。”杜家老三爷这般一讲后,他就是把事情完美的推脱掉。

三太太崔氏一听着枕边人的话,她一琢磨后,还觉得这般有道理。于是次日请晨安后,三太太崔氏就是拿出小册子,她是与老太太司徒氏问起人选问题如何抉择。

“这五人都是绵绵仔细挑选过的,我相信绵绵的眼光,一定都是好姑娘。”杜家老太太一开口,她就表示这哪有什么可挑的。

“姑娘出身都好,还都是官宦人家。咱们这等商贾人家哪能挑别人的刺儿。不若让敦儿与五家是一一相看一回。哪一家相中敦儿,咱们就请媒人去提亲。”杜家老太太是给出自己的答案来。

在杜家老太太的眼中,甭管谁呢,那是挖到自己家的菜篮子里,那就是自家的好菜。

“成,我这给敦儿去信,一定让他赶紧的回家一趟。”至于书院里的忙碌?三太太崔氏的眼中请假一回就是。反正三太太崔氏是急着娶儿媳妇进门,她一心念着的是抱孙子。

三太太崔氏还给女儿杜绵绵去信,信中说着杜家的打算。只待杜敦一归家就是开启相亲活动。至于相亲的地点,这自然由着杜绵绵来操办。

杜绵绵对于这等相看弟妹的事情,她是一口应下来。杜绵绵的准备是非常简单,她打算在家中开赏花会。

这时节的花卉,那是各有各的美。大不了就是家中备上五种不重样的花卉,请着杜绵绵小册子上挑中的五位姑娘与长辈来家中做客。

提前明言一回,对方不拒绝来家做客,这第一步就是成了。若是对方不乐意做客,那就是只能说缺少一点子缘份。

至于最优先请哪一位,当然是请杜绵绵心中把握最大的一位姑娘。此姑娘姓朱,与忠勇侯府没关系,只是巧合着一个姓氏。

朱姑娘今年十八岁,搁这一个时代里是大龄未婚,用这一个时代的话讲是一位老姑娘。可在杜绵绵的眼中对方是青春年华容貌正美。

朱姑娘是守孝担搁下来,原来订婚的人家,男方在朱姑娘守孝时不幸染上风寒,男方因病去逝。

朱姑娘父亲是光禄寺的从七品署丞,就是司徒弘光一个衙门当差的同僚。朱姑娘是嫡妻所出,她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如今的朱署丞有一位继妻,便是朱姑娘的继母。

朱姑娘除着年岁大一些外,在外面的名声有一点不好听,有闲言碎语的说道朱姑娘命硬,刑克亲人。

可搁着杜绵绵瞧来朱姑娘温柔贤淑,真是这一个时代顶好的大家闺秀。至于名声的话,对于杜绵绵而言,她家夫君司徒弘光可是流传着刑克掉两任未婚妻。

朱姑娘这一点子事情让杜绵绵瞧来,只要不在意的话,那把心胸放开阔些就跟毛毛雨一样的小问题。

杜绵绵给朱署丞的继妻下请贴,一些应该暗示的话杜绵绵已经说过。如今算得把事情走上明路。

朱宅。

朱署丞的继妻,朱家太太接到司徒宅的请贴。她是瞧过后,她心头有数。所谓的赏花宴,那是相亲宴。

朱家太太把贴子一收,然后她去寻继女谈一回话。

朱大姑娘在做女红,继母一来,她先问安。等朱大姑娘问安后,朱家太太笑道:“大姑娘这绣活好,这般好的女红嫁进哪一家门第,一定都得着婆母的喜欢。”

朱大姑娘微低了头,她只回道:“母亲谬赞了。”朱大姑娘有些不理解继母前来的原由,不过她耐心好,她能等着继母开口讲明就是。

“我来是一件事儿与大姑娘讲。”朱家太太挥挥手,让屋中侍候的丫鬟退下。朱大姑娘身边的贴身丫鬟还是瞧一眼大姑娘,在朱大姑娘轻轻一点头表示同意后,大姑娘身边的贴身丫鬟方是随着朱家太太的丫鬟一起行礼后,一起退出屋子。

屋内就是继母、嫡女二人相对而坐。

“我此来是有一桩好事要恭喜大姑娘。”朱家太太递上一道请贴,她道:“这是光禄寺司徒署丞家的请贴。司徒家太太邀请大姑娘参加一回赏花宴。”

“司徒家太太……”朱大姑娘的脑海里在思考着是否有这么一个熟人。良久后,她似乎有一点子印象来。

“与咱们家似乎来往并不多,不知道母亲的恭喜,喜从何来,还望母亲与我解惑。”朱大姑娘温声细语的问一话。她态度是温柔的。

“司徒家太太的娘家姓杜,这一位杜太太想给大姑娘说亲,说亲的对象就是杜太太一母同胞的弟弟。”朱家太太是简单的把事情讲清楚。

“杜家。”朱大姑娘轻轻呢喃两字。

“我的婚事自然有父亲与母亲做主,舅舅家也是关心我的婚事,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如何能自做主张。母亲您今个儿的问话是让我一个小辈为难了。”朱大姑娘是一脸害羞的模样。可她的话语里却是说得清清楚楚。

她上头有亲爹在,哪怕这当继母的想做主,还要亲爹点头。更何况她还有舅舅家,舅舅家也是要建议一二的,不是继母能一言而决断。

朱家太太也听懂这一位元配嫡女的话中深意。朱家太太笑道:“杜太太的娘家是锦秀布庄的东家,瞧着出身商贾人家。这一位杜太太的夫君是忠勇侯府过继到别宗的子嗣。原姓朱,忠勇侯府的朱姓。杜太太还有一位妹妹,如今是桂王府的庶妃。杜太太还有一位姨母,如今是秦王府的庶妃。”

“杜太太的胞弟是一位读书人,目前只是一个小童生。来年杜太太的胞弟会参加院试。杜家不缺着读书上的银子花销,其胞弟在读书上也算得刻苦用功。因为杜太太的胞弟到成家年纪,杜家不敢担搁下去,如今急着为杜太太的胞弟定下亲事。”朱家太太是仔细的讲一翻话。

朱大姑娘也听懂了一些潜台词。

“一切全由长辈做主。母亲,我自是以家族为重。”朱大姑娘的话里不落半点口风。

朱家太太听着元配嫡女的讲话后,她是懂了对方的态度。于是她点点头,她笑道:“大姑娘不反对,我就与你父亲提一回。”

在朱家太太离开后,朱大姑娘的贴身丫鬟是进屋里。

“姑娘,太太那儿是不是为难您了?”丫鬟瞧着朱大姑娘眉头微皱的模样,她是关心的问一回。

“若不然婢子去求一回大爷,大爷可是姑娘的嫡亲兄弟,一定帮衬着姑娘出头。”丫鬟劝一回话,她想宽慰自家姑娘。

“我无事。”朱大姑娘摆摆手。

朱大姑娘在思考着杜家的家世背景。继母突然提这一位杜家子,这等姻缘若是亲娘在时,那肯定不会说给朱大姑娘听。实在是不般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