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
迁坟,当然是顶顶一桩大事。搁哪一个宗族里,那都是要开会议上许多回。奈何司徒老太爷这一支在官府的做主下,那与嫡支分宗另立。
如今的司徒老太爷这一支人丁单薄,勉强算是靠着忠勇侯府的名声在撑着门户。好歹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司徒弘光有一个官身,哪怕是从九品,那也是官。
杜绵绵在这等迁坟大事里,她只能是一个背景板。
倒是在这一日迁坟结束后,在新的祠堂里供奉上新的宗谱后。司徒老太爷正式的录入他的新孙儿司徒弘光,以及孙媳杜氏,还有曾孙司徒佑祺、曾孙女司徒滢滢。
“各位老祖宗们,望尔等多保佑弘光,保佑咱们这一支的香火绵延。”老太爷在宗嗣跪下来给老祖宗们的牌位磕头时,他就求这一话。
杜绵绵在今日也是做为女眷,她是难得的入一回宗祠。今日她的名,正式入这一支的司徒氏一族上。杜绵绵望着宗祠内,那一排一排的牌位,她的心情有一些的沉重。
杜绵绵能做的就是多给祖宗们磕头,盼着跟老太爷一样的想法,就是丈夫与儿女们长长久久,平平安安。
在司徒弘光这一支迁坟后,再是新立宗祠后。
他们这一支从借住的忠勇侯府的祖宅搬走,在宗祠旁边的新祖宅安家下来。这一座祖宅不大,是与宗祠一道新建的二进小院落。
这一住时间不长,很快杜绵绵一家人都要进京都。如今只是在整理江南的一些产业。
夫妻二人晚间小对话,这自然就是谈到这些事情。
“养珠一事,目前看来是不知道如何送出去。”司徒弘光提京都的一些事情。他是从朱管家口中打听过。杜绵绵则从周嬷嬷的口中打听过。夫妻二人一合计,这发现里面有麻烦。
“是啊,京都如今的风声不太对头。”杜绵绵也是同意丈夫的话。
“忠勇侯府能搭上线的是东宫与秦王府,这一回四郎你得到工部从九品的官职,这是东宫给的恩典。秦王回秦藩,二哥还能得着秦王的眷顾,由秦王出面替二哥谋一个五军都督府的差事。咱们这里就是两难。”杜绵绵想说,这是把养珠的事情送上去,这送给谁能利益最大化。
“晋王、宁王都在藩镇。偏偏咱们原来的谋算,就想让四郎你谋一个官位。如今四郎你已经是官了。”杜绵绵当初给四堂妹杜婉婉去信,她送着好处时,她是想着有枣没枣的打一杆子。
哪料想真打成了。朝廷,准确的说是东宫得着十四皇子的求话,这是真给了一道小后门。
“那就缓缓。”司徒弘光的态度是缓缓。
“可养珠场在这里,咱们一旦离开江南,我怕有变故。”杜绵绵说着大实话。
“咱们已经有经验,那些养珠的老手全是一家子人整买下来。那就都带去京都。养珠一事,咱们暂时不养了。”司徒弘光说道。
“四郎的意思是官位有了,就不必再继续发财。也不必献财求官。”杜绵绵听懂丈夫的意思。
“养珠的利益太大,咱们守不住。上头的没忠勇侯府替咱们遮风挡雨后,咱们就更得小心谨慎。钱太多,会是灾。绵绵,咱们往后的儿孙都是姓司徒氏。”司徒弘光的语气里带着决断。
杜绵绵听懂丈夫的话。
“好,那依你的话,珠场关了。只要有人在,一切都不重要。”杜绵绵心头在滴血,这些全是钱啊。可惜再多的钱,也不是自个儿的。
杜绵绵也是同意丈夫的话,珠场利益太大。他们既然保不住,倒不妨是停下。一切待将来。
“那些人都带去京都,也成。那我就要提前安排一下,倒时候咱们进京都后要到忠勇侯府做一回客人。这些养珠相干系的,全是送到我的陪嫁庄子上去。”杜绵绵有着打算。
“这般成。”司徒弘光同意妻子的话。
待着真上京都时。一行队伍人多。于是司徒弘光是包的一艘大船。一行人坐船回京都。
一行人在途中就是花掉两个半月时间。待到京都时,已经是秋季,天气最是明朗时。
在一个晴天的时节,杜绵绵一行下码头。在码头来迎接的人里,杜绵绵瞧着眼熟的。那是早前回京都的周嬷嬷。这瞧着是祖母,不,如今的杜绵绵和丈夫得改口叫“姑祖母”身边的陪嫁。
“周嬷嬷。”杜绵绵唤一声。
周嬷嬷见着杜绵绵一行人时,她是赶紧的行礼。
“舅老太爷,您来京都,老祖宗是一直盼着。”周嬷嬷先给司徒老太爷行的礼,然后是给司徒弘光、杜绵绵等人一一行礼。
周嬷嬷又是赶紧的安排好仆人把司徒家的行礼是搬上马车,这一行人里的主子自然是要坐马车去忠勇侯府。
至于司徒家带来的下人,杜绵绵早是有安排。哪些能带去忠勇侯府,哪些去她的陪嫁铺子与庄子。这时候就是分流为两堆,有跟着周嬷嬷安排的,也有杜绵绵奶娘来领走人的。
京都内城,忠勇侯府。
司徒氏知道今个儿弟弟来京都,她是心情激动的。出嫁几十年,姐弟再难相见。如今能相见,司徒氏是非常激动。
等着司徒老太爷一行到侯府时,侯府开的侧门。从侧门进,又有人抬来小轿子。主要还是老太爷年纪大了,怕累着老太爷。
庆熙堂。
一众忠勇侯府的主子全在。司徒氏一见着弟弟时,她是当场落泪。
“弟弟。”
“姐姐。”
姐弟二人相见,都是有花白的头发。人老了,却是容貌依惜如旧影。
“老祖宗,您今个儿是喜极而泣。”旁边的侯夫人冯氏是劝话。这一位如今是侯府新的女主人。倒是旁边的太夫人魏氏,这一位没多话。
“姐姐,这些全是侯府的各房晚辈吧。”司徒老太爷是带着礼物进侯府的。这时候他瞧着姐姐院中,那些个小辈们,特别是一众的男丁,司徒老太爷是眼中有羡慕之色。
“姐姐家的儿孙多,这般好,这般好。”司徒老太爷连连夸话。
司徒氏听着弟弟这话讲,她是高兴的。
要说等着小辈们一一见礼时,杜绵绵与司徒弘光这里最尴尬。他夫妻二人的身份变了,原来是忠勇侯府的主人之一。现在变成了客人。特别是称呼上,那也得改一改。
原来唤一声“祖母”,眼下就成为“姑祖母”。
偏偏司徒氏听着,她还是乐呵呵的模样。司徒氏在一众的小辈们见过司徒老太爷后,她是发话,让一众人都到院子里听堂戏。
“这是当年在家时,弟弟你最喜欢的一出堂戏。我专门让小戏班子排了,今个儿咱们姐弟一起听。”司徒氏是笑着招呼话。
司徒老太爷一听姐姐的话,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就是戏开始,这是伊伊呀呀的唱起来时。丫鬟来禀话,说是杜家老太太来了。然后又是一众相迎客人。
这一回来的自然是杜绵绵的娘家人。杜家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