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舅兄在守孝,朝堂上的消息不算灵通。如今就怕是这事情会影响到东宫的太子妃和大皇孙。”朱侯爷有一点担忧。至于太子那儿,太子在监国,太子如今还是稳如泰山的模样,这好歹让朱侯爷是有一些底气。
若不然的话,他哪能坐得住。
“背后还没查出来谁在捣鬼吗?”侯夫人问道。
“绣衣卫都在查,现在没查出问题。只是一些坚持正统的小御史在上奏章请立皇太孙。”朱侯爷只是直觉里,觉得有问题。
可真是查,还真没有查出问题来。只是这等没问题,有时候就是最大的问题。本着谁得利,谁做法的原则,这一口黑锅很可能会落到定国公府的头上。
定国公府落一口大黑锅,做为姻亲的忠勇侯府也难逃干系。这才是朱侯爷的担忧。
“老三前头惹出麻烦来,我让皇上连降三级的官职。我如今瞧着风头不太对。京城里起风对侯府不是好事儿。我已经拿定主意,我会上奏章请战。来年我打算去北方一趟,去草原上挣一份功勋来。”朱侯爷是被逼的。
连降三级的官职,这升上去不容易,如今降下来是涮涮的。朱侯爷差点被气的吐血。这三儿子哪是亲儿子,这是大坑啊。
“侯爷去北边。”侯夫人魏氏吓唬一跳,她说道:“北边一直在打仗,这太凶险。不成,不成。侯爷您再考虑考虑。”
“北边年年在打仗,藩镇少不了用兵的时候。我去一趟不求大功,就求一个苦劳,也好洗涮一下在皇上眼中的坏印象。主要是我打算献上一批粮食,算是出一回血,以此向朝廷表一份忠心。这一切全是做给皇上看的。”朱侯爷指着皇宫的方向。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我得让皇上知道,皇上的惩罚,侯府不光是认下,还是一片赤胆忠心不减半分,侯府依然是盼着为君分忧。”朱侯爷算不得他爹一般的人物。可他有自己的处事法子。
媚上,这等媚上的法子,那是拿自己当棋子,再是献一大笔的家底出来,不是谁都愿意大出血。为的就是让皇帝顺顺气,别再小本本上记自家一笔。
“你放心,我这去一趟没危险,就是去表明一下侯府对皇上的忠心态度。”这是一场侯府的政治秀。也是朱侯爷的政治秀。这是做给上头皇帝看的。
侯夫人魏氏听懂朱侯爷的意思。她说道:“侯爷放心,您赤胆忠心,又是一心为国,我这里肯定不拖您的后腿。府库里挤一挤,要献出去的粮食肯定是你说一个数,我这儿不会打半个折。”
“夫人体贴。”朱侯爷很满意侯夫人魏氏的态度。
“我听着侯爷一讲京城的情况,我真觉得侯爷的法子好。避一避京城的风头也好。”侯夫人魏氏没可能反驳朱侯爷的态度。
只是这事情一旦要办,那不是一下子就能办成的。想献粮草,这自然要买粮。忠勇侯府要表忠心,那自然就得拿出态度来。
于是库房里一些东西得典当一下,然后换着银钱去购粮草。这要献一笔粮草,这自然要提前上书一回给皇帝表一个态度。
朱侯爷的奏章当然是递给东宫的。这时候忠勇侯府站在太子这一边的态度,那肯定要坚决,再坚决。
朱侯爷写过奏章,世子朱弘晔就是向父亲求一话。
“父亲,您去北地,儿子当随行。”世子朱弘晔自然是一幅孝子模样,他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儿子想与父亲成就一段佳话。”
“北地的日子太苦,为父去是向朝廷,向皇上表明侯府的认错态度。你去做甚,你去一趟侯府里谁来做主理事。”朱侯爷不同意长子的请求。
“二弟理事就挺好。”世子朱弘晔把弟弟推出来。
朱弘晔当然有一颗想立功的心,他的世子之位,他的官职都是武勋这一边的。没一点子军功,那是腰杆挺不太直溜。
“儿子不怕苦,父亲一心为家族计较,儿子自然是效仿父亲。”朱弘晔的态度是表达得明明白白。
对于儿子的孝心,朱侯爷有一点感动。他想一想来年的北地之行确实就是一场做秀,好像真没多大的危险。吃一点苦头,那不算什么。想做官,哪有不受苦的道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一个道理朱侯爷还是认的。于是朱侯爷点头同意,他说道:“成,你既然有一翻孝心,为父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朱侯爷同意儿子的话,这奏章自然再是改一改。
朱弘晔得着父亲的话,他待当日回朝明阁后,他把事情跟世子夫人程氏一提。
程氏是惊讶。程氏说道:“夫君何苦去吃这一翻苦头。您一去,府上就由着二弟做主的话,这……”程氏总觉得不妥当。
“我这一去,其一是孝顺父亲,父子一心。其二也是想躲一躲京城的麻烦。”朱弘晔解释话,他说道:“请立皇太孙的事情没那么容易的过去。去北地一趟可以把麻烦扔出去。”
“再有便是二弟是秦王府的长史,二弟的身份可比我更容易脱身。没谁会不长眼睛的去招惹秦王府。”世子朱弘晔得承认一个道理,一般人更怕恶人。
在许多朝廷官员的眼中,秦王就是一个挺凶恶的人。
秦王在藩镇的名声不太好,贪财好色,这对于龙子龙孙来说都是小事情。可在藩镇里秦王兼并田地,打压异己,总之秦王干的事情全靠头上有一个亲爹是皇帝,有个好兄长是太子。
亲爹一罚,太子兄长一求情,秦王拍拍屁股是一点事情也没有。
口头认错,就是知错不改。这便是秦王给官员们的印象。
搁这等情况下,不是吃着雄心豹子胆的人,哪会真的去招惹秦王。这样一来,被秦王庇护的朱弘明这一位秦王府的长史,这小日子还是不错的。
“京城的风波会牵连到侯府。”世子夫人程氏脸上有担忧。
“如今定国公府才成主角儿,请立皇太孙的事情是闹得沸沸扬扬。如今瞧着不知道谁在背后打主意。我听父亲讲,这事情跟定国公府没关系。这一瞧背后就有黑手啊。”朱弘晔感慨一回。
“那你去一趟北地避一避风头也好。”世子夫人程氏一听丈夫这么一讲话,她当然没反驳的道理。
“我去北地一趟,府中一切就要靠你,辛苦你一回。”世子朱弘晔是握着妻子的手,自然是安慰一回话。
“我哪有什么辛苦的,夫君去北地才是真辛苦。”世子夫人程氏又是与丈夫谈一回心。
这一对夫妻自然是谈着北地一行的事情。
听雨轩。
二爷朱弘明也在与妻子明二奶奶冯氏说话。朱弘明说道:“来年晋王、宁王要回北方藩镇,这是皇上的意思。秦王却是要留下来。”
“这是好事儿,你就不必去北边。”明二奶奶冯氏是巴不得丈夫留在京城。
要知道一旦丈夫随着秦王离开京城,明二奶奶冯氏得孝顺公爹与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