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的不掺合。这是借口,也是理由,更是挡箭牌。

庆熙堂的侯夫人不想掺合。

秦姨娘这儿是想替儿子求情,可她一个姨娘的身份,她连去前院的资格,她都没有。她除了哭,她也没法子。连侯夫人这儿她都不敢打扰,因为太夫人的发话,秦姨娘也是打听到的。

庆熙堂。

太夫人没歇息,她显然还在等前院的消息。

“嬷嬷,探听到什么没有?”太夫人问一句。

“太夫人,出大事情了。”嬷嬷在一得着消息后,她是赶紧来向太夫人回话。

这等消息显然还是朱侯爷没隐瞒的意思。不然的话,这太夫人的耳目还不可能这般的灵通。

一瞧着嬷嬷着急的神色,太夫人是神色一凛。她说道:“你且把话讲清楚。”

“三爷被侯爷请家法打了,不光人挨着罚。这一回侯爷还发话,让人抬着三爷去承天府的府衙。说是三爷犯事,忠勇侯府不会包庇。”嬷嬷一边说,一边身子还是抖一抖。主要是嬷嬷在下面的小厮抬着朱三爷要去衙门时,嬷嬷是亲眼瞧着被请过家法的朱三爷。

朱三爷可是朱侯爷的亲儿子,朱侯爷也是下得去手,那一位朱三爷的屁股,那打的跟一个血葫芦似的。

真是让人一瞧,就是一个惨字了得。

“……”太夫人在听完嬷嬷的禀话后,太夫人是一声叹息。知子莫若母,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角色,太夫人最清楚不过的。

朱侯爷在太夫人的眼中就是一个合适的家主。只是这一个儿子是家族的利益至上。有时候就免不得显出一些不近人情来。

“你替我去一趟莲子轩,去安慰一下弘晴媳妇。”太夫人不敢插手儿子朱侯爷的事情。

朱侯爷这般做法,太夫人哪怕不理解,她也一定相信儿子这般做,肯定是有这般做的理由。

太夫人能做的事情就是让弘晴媳妇压住莲子轩,别在府里添乱。至于秦姨娘那儿,太夫人懒得管。太夫人是相信儿媳妇魏氏有能耐,一定能压得住秦姨娘。

前院的事情闹大,忠勇侯府的消息是传开。特别是太夫人安排人去莲子轩,这更是惹得暗中是议论纷纷。

稻香轩。

杜绵绵和丈夫朱弘光自然也是得着最新的消息。朱弘光是愣神片刻后,他给出一个结论,他道:“三哥的前途完了,父亲不会再给他机会。”

“前途完了,人一定会平安。”杜绵绵安慰丈夫,她说道:“三哥是父亲的亲儿子。虎毒不食子,我觉得也许父亲这般做,可能是想替三哥减轻一些背后的麻烦。”

“父亲做事自然是以家族为重。想是看在父亲的体面上,三哥当是会无事。”朱弘光想一想后,他又补充一话,他说道:“以三哥谨小慎微的行事风格,他一定不会真的落着大把柄在别人手上。”

在朱弘光的眼中,三哥朱弘晴可能是从犯,却绝对不会去当主谋。朱弘光知道,同为庶子,他了解他三哥没那么大胆。

第56章

忠勇侯府的朱侯爷做出这等大义灭亲的事情, 貌似在撇清关系。实则嘛,还真就是撇清关系。

在朱三爷被抬去承天府的衙门里,朱侯爷就是向干元帝递上请罪的奏章,在里面朱侯爷把从儿子朱三爷嘴里知道的一切一一写清楚。应该算在自家头上的问题, 朱侯爷一点不隐瞒事实, 他全认下错处。

朱侯爷的态度就是老实的任皇帝处罚。

这一封请罪奏章最先看到的人不是干元帝,而是监国的太子司马柍。司马柍看到后, 他没有表示什么态度, 他只是把这一份奏章递送到干元帝的跟前。

“忠勇侯府与定国公府乃是姻亲,儿臣的态度是以事论事。父皇, 儿臣以为忠勇侯府认错的态度很好,但是不可不罚。”太子司马柍当然知道忠勇侯府是他这一系的人马。

就因为朱侯爷的长孙朱佑禛是大皇孙司马鼎的伴读,太子司马柍的态度才要摆在明面上。他不想让人误解他的态度。

“这事情朕让承天府的府尹查清楚,有问题的就罚,没问题的更不会被冤枉。”干元帝在大事大非上从来不会手软。或者说干元帝读懂太子的一些微妙难处。

在忠勇侯府的朱侯爷这一封奏章前面,干元帝先看到一份奏章, 是关于请求册封皇太孙的事情。

至于请求册封之事的各路人马,这背后全是一些读书人, 还是一些没背景的新上任御史。这些人跟勋贵没牵扯。这是查出来的表象。

干元帝这等一刀一刀打下江山的马上皇帝,他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说干元帝是觉得请封皇太孙的事情里面有猫腻。

“儿臣明白,父皇禀公处理,公道人心自有定论。”太子司马柍对于干元帝的话自然不会反驳。

要说忠勇侯府的朱侯爷表态最早, 认错的态度非常诚恳。这在干元帝处的印象分还成。

至于真正办事情的承天府的府尹处, 这一位府尹大人把这一件关乎十几条人命的案子全当成上头吩咐下来的任务。这一位府尹大人的处置态度就是一定要从快从严的办理好。

一查案子,最先倒霉的就是赌档明面上东家以及赌档里的一众打手。这些人在承天府的正三品府尹眼中全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物。承天府的府尹自然是先拿这些人开刀, 柿子自然是捡着软的捏一捏。

如此也算得给下面的百姓有一个出气桶, 让一些受害人的怨气有一个发泄的地方。

赌档被查抄, 明面上的东家与一众打手的家族被查抄。朝廷就当是宰着几头小猪崽,好歹能吃上一口肉。承天府的府尹大人再是给受害百姓人家一份分润下去的补偿,这就是正大光明的朝廷恩典。

至于受害的百姓们,他们看到的事情真相就是朝廷处罚坏人,补偿好人。这些受害的百姓自然没有再闹腾的道理。对于百姓而言,有一口吃的,有一个讲道理的衙门,这就是好世道。

在底层的百姓眼中,生命是有价钱的。更明白一点的讲法,得着高额的补偿,他们心满意足,他们觉得死掉的人划算。这一回的命案中,人命真值钱,可比卖命给主家还挣上一回。毕竟得着补偿后能置房置田地,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家业。

对于百姓而言,哪处都是危险,随时可能命歹的死去。徭役、兵役,一旦遇上歹事时,就没有不死人的道理。

忠勇侯府,稻香轩。

杜绵绵最近的日子挺是平平无奇,她能瞧见的就是莲子轩的三嫂嫂贾氏病了。这是真病,府医都是请过好几回。

杜绵绵怀着身孕不方便多去探望病人,就怕传染上病气。她只是在最初时,还是随大流的去探望过一回。

便是那一回,杜绵绵远远的瞧见三嫂嫂贾氏,也是瞧着她躺在床榻上时是整个人失去精气神,整个人就像是一个活着的躯壳。

莲子轩的三嫂嫂贾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