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时分。明个儿啊,我就要早早的去摘几枝花园里的长春花。”话落,杜绵绵离开。
杨楚楚停在廊下,她望着杜绵绵越走越远的背影,还有杜绵绵手中提着的灯笼的朦胧光火,杨楚楚的唇角是扬起一个弧度。
次日,杜绵绵起一个大早。她简单的梳洗,她简单的喝一点凉白开,又是垫两块点心。然后,杜绵绵拿着小剪子去花园子。
不出杜绵绵所料,她到时,花园子里已有赏花客,就是与杜绵绵心有默契的杨楚楚。
“姨母。”
“二姑娘。”二人打一个招呼。同时,二人也有默契的打发侍候的丫鬟远远得守着,不必近前侍候。
“姨母,我有些想不通,你如何就把消息透露给我知晓。”杜绵绵开门见山说实话,她一边说时,一边小心的剪下一枝长春花。
杨楚楚听后,她的唇角扬起一抹笑容,杨楚楚说道:“因为二姑娘要嫁的人家是贵人啊。”杨楚楚不隐瞒自己的心思,毕竟谈起利益时,一切都瞒不住人。
杜绵绵拿着手中的小剪子,她一颗一颗的剔除长春花枝上的刺。待着那枝上再无一刺时,杜绵绵将一枝开得甚美的长春花递到杨楚楚跟前。
杜绵绵笑道:“姨母但讲无妨,就请为我解惑,我这人最喜欢听真话。”
杨楚楚接过没有刺的一枝长春花,她拿着花朵凑近鼻间,她轻轻的一嗅,花香似乎是萦绕上心田。
“二姑娘嫁进忠勇侯府,便是侯府的四房女主子。忠勇侯府的朱二爷是秦王的伴读,是秦王最信任的长史。”杨楚楚话说到这儿时,她抬起头,她目光直视着杜绵绵。
“我想进秦王府。”杨楚楚说出自己的目的。
“姨母,你高看我了。”杜绵绵有自知之明,她可不会糊涂的答应别人的请求。
“我想二姑娘误会一些东西。”杨楚楚收敛笑容,她叹息一声后,才说道:“我是要去秦王府做婢女。”
“白头宫女说玄宗,多少芳菲寂寥红。”杜绵绵劝解话,她说道:“祖母为姨母择好一门亲事,姨母何苦呢。”
“我这一张脸,我这等容貌,若是嫁一位护不住的良人,二姑娘,您觉得真是福份?”杨楚楚轻轻得挽一下鬓角落下的青丝,她的目光里全是坚定。
“说我攀龙附凤,说我不甘贫贱……这些都不重要。我除自己外,再无其它。我愿意去搏一回,了不起就是愿赌服输,输掉做为一介孤女的自个儿。”因为拥有的太少,杨楚楚不惧输赢。
在杨楚楚看来,赢了,是赚翻。输了,她命歹。
“但求二姑娘嫁进忠勇侯府后,给一点忠勇侯府的人脉提携。我如果能翻身,必是结草衔环,为忠勇侯府驱使,报二姑娘的恩德。”杨楚楚说出她的请求。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3 20:35:49~2022-04-24 20:13: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z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5章
大晋朝立国时有一个胎中带来的弱症,一个天生的短板,就是守护中原大地安危的燕云十六州并不在大晋朝的治下,而由塞外的胡人管辖。
于是在大晋朝统治着中原大地的末期,小冰河来到,北面胡人为争得生存空间是纷纷南下。那一翻兵贵神速的跟长驱直入没差别。大晋朝被灭国的没一点翻身之力。
大晋国祚,灭。大魏国祚,兴。
大魏国祚并不长,大魏朝的皇族是胡人,其残暴的统治让中原百姓是全部起来反抗。
各路烽烟,山河破碎。大周朝的开国帝王干元帝是重拾旧山河,再造乾坤,立下大周朝的国祚社稷。
干元帝爱重与他一起从贫寒起家的元配发妻余皇后,帝后二人共生下四位嫡出皇子,分别是嫡长子太子,嫡次子秦王,以及排序第五的嫡皇子晋王,排序第六的嫡皇子宁王。
干元帝除了元后所生嫡子外,还有庶出皇子十五位。这些在干元帝后宫的嫔妃们,表面上出身各有不同,但是在隐而不宣的背后,这些后宫的嫔妃们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她们的背后各有依仗。
哪怕是开国帝王,干元帝在争夺江山社稷之初,同时也是为着有效而快速的平衡麾下各方势力。干元帝广纳嫔妃,拢络各方人心。说直白点就是联姻,为了屁股下龙椅嘛,不寒碜。
干元十年,排序靠前的六位皇子,太子在干元帝有意的培养之下开始担起监国重任。其余五位皇子分封为塞王,去镇守大周朝的北疆。
这五位塞王分别是秦王、晋王、宁王,以及排序第三的皇子代王,排序第四的皇子赵王。
在今年,干元十四年的春末,余皇后重病一场。干元帝召回北疆的几个儿子返回京城,一是述职,二是让余皇后见一见儿子。
至今几位塞王没有返回藩镇封地,依然还居住在京城的王府。
京城,杜家的花园子,清晨时分。
“姨母,你再考虑考虑。”杜绵绵是迟疑的态度。与其说她在劝着杨楚楚,不妨说杜绵绵在犹豫不决。
杜绵绵看过《簪花记》,她知道忠勇侯府未来会被夺爵抄家。其被夺爵抄家的根本原由不是什么府下奴仆嚣张犯过事情,更不是亲眷广结人脉掺合进官场腐败。
忠勇侯府会被夺爵抄家的根子在夺嫡之争中,输了。
秦王是干元帝的嫡次子,这一位王爷麾下的部属,凡是在秦王的夺嫡之争中摇旗纳喊过,出钱出力过,有一个算一个的全被干元帝清算得干干净净。
唯有秦王是天潢贵胄,哪怕夺嫡之争失败依然得到父皇干元帝的怜恤,那是拍拍屁股回藩镇封地继续花天酒地,继续酒肉池林的美好生活。
干元帝起于微末,干元帝是一个人打天下,他没有亲族。
于是干元帝一统天下后,干元帝的血脉亲人就他的儿子们。这样一位帝王对于儿子是真的疼到骨子里。
在干元帝的眼中,儿子没错,如果出错,一定是身边人的错。
《簪花记》中的忠勇侯府会被清算,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干元帝觉得秦王会掺合进夺嫡,一定是被下面人给撺掇起来的,干元帝舍不得狠狠的收拾掉亲儿子,自然就要苦一苦那些不识好歹的,一门心思想当从龙功臣的人。
当然更主要的原由,还是干元帝在为新帝铺路,一切旧时代的障碍都要被干元帝给拔除掉。
《簪花记》的本意,也有小卷诗云,曰:
小窗初雨来,大地妆新衣。
牡丹为国色,簪发扬美名。
摘得一日鲜,斜阳朱门里。
分明春风在,一花一凋零。
在杜绵绵看来,忠勇侯府的立身之道是世袭的勋贵爵位,世袭二字道尽一个做为臣子的根脚,就是要与皇帝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