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3


到屋顶上放好的。

要知道,想要在这个紧张的时刻背着所有人偷偷爬屋顶,那可是技术难度很高的。

为了能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他甚至故意搞事,挑拨贵妃和贤妃,让她们俩在大半夜闹起来。

他至今不敢回忆看皇后查清真相后看向自己的眼神。

咳咳,庆顺帝的内心独白自然不在花惜楼的叙述中。

在花惜楼的描述下。

团长就是那种顶着顶级光环骗到了所有人,然后把幕后黑手钓了出来。

然后摧枯拉朽把恶人给消灭。

虽然人是叶孤城杀的,但是看过现场的人,眼里几乎都没有那惊艳至极的一剑。

有的只有那尊贵的王者,漂浮在空中,睥睨天下的傲气,以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自信。

“人生天地之间,应如是也。”

花惜楼显然也是旁观者,目光流露着满满的赞叹。

“陛下是这么说的。”

【逼格拉满,想学。】

【谁不想呢。】

【都是皇帝,就你逼格高……很好他也想学。】

大家秒懂庆顺帝的想法。

直播看久了,大家看到了不少在古代掌管身上大权的皇帝是什么姿态。

都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医美,这批站在权力尖端的人,自带的特殊“滤镜”,真的是只有亲眼看到,才能感觉到差异的。

身在新时代的人,哪怕再怎么位高权重,也不会理解那种君临天下的气魄。

在亲眼看到古代的帝王后,不少演艺圈的真正有演技的演员们,在摸索过后成功卡过了某个瓶颈。

演技一下子窜了一截,学会人工添加这种皇权滤镜了。

不过,皇帝和皇帝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勤政爱民的中兴之主和被操控的傀儡皇帝身上的“滤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庆顺帝,从目前的他们听到的描述和见到的情景来看。

就知道他绝对不简单。

他当太子的时候,沉得下心,把最温和无害的伪装披在身上,欺骗了所有人的眼睛。

在发现自己的父亲想要对自己动手的时候。

他敢联合一个此前对此一无所知的举人,联合从未见过的堂弟。

不沉迷于虚假的父慈子孝,不沉迷于朝臣的歌功颂德,他过于清醒的看清楚一切的本质,才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无害的人设。

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懂得伪装自己,这种能力,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天生的帝王。

他冷漠,无情,一切都在以利益为交换,以人性来判断。

然而,上苍给了他这样冰冷的模版,在诞生的过程中,却像是突然闪了腰。

他把苍生放在心上,他给与心腹绝对的信任。

他喜欢搞事,喜欢折腾,就喜欢看你们牙痒痒还奈何不了我的样子。

这样的皇帝无疑一个好皇帝。

但是比起“滤镜”来。

我团那种绝世反派的暗黑无情帝王风格实在是太戳人了!!!

那种威风凛凛的霸气,把阴谋诡计都写在脸上,让人忌惮,让人恐慌的潇洒。

庆顺帝看了不心动才怪。

眼瞅着团长显然不会被皇宫内的阵法给“超度”。

理所当然的把人留下来,想多交流交流,学上几分对方的气质。

聊着聊着……

发现对方对政务上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对于一些官场沉疴的问题,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想法……

于是原本只是稍微聊两句,逐渐变得想把“人”留下来了。

“妙啊!先生这一招,真的是妙不可言。”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倒并非是我的个人的想法。”

团长当皇帝,头脑,心性,人格魅力的确是拉满的。

但是要说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匠心独具的超凡能力……倒也没有。

他真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周王室的落寞让人看到了诸侯分封制度弊端。

秦朝的轰然崩塌,又让人看到了军功体系的弊端以及郡县制的缺陷。

在推恩令之后,哪个皇帝不会用这一招,施恩宗室呢。

诸如此类的前任教训,以及锦囊妙计,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更是数不胜数。

这还是写在历史上能说的。

其实翻一翻建国后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国家从建国后一穷二白,到反过来能卡列强脖子……只耗费了七十余年……

这种逆天的成功,难道是因为我们善?

勤劳勇敢是真的。

谋算无双也是真的。

团长在这样的历史背书之下,自然是能提供很多对于大明来说相当有建设性的妙计。

庆顺帝立刻把团长的重要性排在了大圣的面前。

大圣这样的高手,注定不会为一个国家停留。

他的内心装着天下,装着正果,装着西方灵山。

修行才是他此身唯一的目标。

而且,需要大圣这个级别出手的妖魔鬼怪本来就不多。

像黑山老妖这个靠寿命长才躲过搜捕的妖怪,那可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庆顺帝把“国师”的待遇拉满,却没有进一步拉拢。

一是知道这种高手更吃这一套。

二是这样的高手留在大明,是好事,但是没那么必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想留下库洛洛,十分想。

当大圣和陆小凤他们踏入殿中,就听到了庆顺帝一连串的赞美。

“前人想法浩瀚如烟,把此妙计呈现在朕的面前,那真的是先生的功劳了。”

陆小凤在旁边听了有点牙酸。

谁说庆顺帝不懂人情世故,就喜欢瞎折腾的。

瞧瞧这甜言蜜语,真的是张嘴就来啊。

朝堂上觉得庆顺帝不近人情,口无遮拦的那些大臣……那是因为你们不是他心中的那个人。

团长没有继续和庆顺帝聊起来。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大圣。

脸上的喜悦和兴奋,就是对庆顺帝委婉的拒绝了。

庆顺帝显然不甘心,立刻就对大圣展开了攻势。

先是郑重的行礼,谢过大圣救了大明的统治,以及大明的百姓。

随后不等大圣开口就开始许诺各种好处。

这种好处可不是画饼,而是庆顺帝实实在在愿意拿出来的。

首先就是顾洛的寻根。

唐、宋、明三国,别看现在是三国鼎立的状态。

但是他们都自认正统,传承于汉。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的,他们三国除了继承了土地,还继承了大汉遗留下来的文脉。

史书传承不断,这就是中原正统的自信。

哪怕是大汉崩塌后,诸侯混战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起起落落,周边小国的政权变动,大家多少都是有些记录的了。

想要找一个国姓为顾的国家……费点力气肯定能找到的。

这种史书大翻阅的事情,还真的是只有皇帝才好下令。

不仅仅是大明,还有另外两个国家呢。

如今,三国之间的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