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孩儿偷偷跑到山上去了,需要有人去逮回来。

姜竹:“我去吧。”

他吹了声口哨,混在马群的酱酱听到声音一蹦一蹦地跑过来,姜竹翻上去轻轻一拉缰绳酱酱就撒欢儿往山上跑。

遇到了坑或石头,它还能跳过去,跳不过去的就左右走位,一路跑着往上冲。

沈青越看得啧啧称奇。

在家不是这样的。

出来几天这就把自己当成马了?

韶宗固看得心惊胆战的:“它一直这样吗?”

韶宗升:“岁数小,再过两年就没这么活泼了。”

这骡子才来时候还拴着,后来姜竹常骑着它山上山下跑,有时候忙着忙着忘了骡子了,一喊它就跑过来,不喊它时候它就自己玩儿,还知道过一会儿就找找姜竹在哪儿,他们索性也不拴它了。

骡子撒了欢儿,没事时候就往马堆里凑着玩儿。

姜竹要骑它时候就大声喊“酱酱”,喊得满山男女老少都看他们,后来大概是嫌臊得慌,姜竹就改吹口哨了。

适应了两天,酱酱已经知道吹口哨是在喊它。

看得出来他们挺忙,沈青越也没让韶宗升继续陪他,和韶宗固一起四处溜达。

果然人多力量大,山脚的位置已经沿着山的走势清理出一小片田了,有人正在抢种谷子。

一个一身僧袍的中年僧人领着几个小孩帮忙撒种子,还有大人领着半大的孩子去河边提水。

田埂附近的荒地有一群妇女正沿着田的边缘薅草。

那里已经刨过一遍,大石头都被刨走了,碎石头挑出来扔到田边用来做围挡,中间的草薅干净,就能犁地整地,再点一把火把翻出来的草根烧一烧,撒上草木灰,重新翻两遍,也就能开始抢种些谷子、大麦、高粱。

再往上,到了石头多土层薄的地方,开荒的速度就要慢下来了。

姜竹家竹林下的那片荒坡情况和这儿差不多。

最下面比这里坡度大,但再往上一点儿又比较缓,可以参考这边是怎么修的。

中午他们和池远舟一起在山上混了顿午饭。

不过别人是大锅饭,他们因为池家少爷来了,混到了小灶,厨子专门给他们做了菜。

韶宗升把姜正也叫上了,今天干完,他们差不多就该回去了。

姜正要走,韶宗升还有点儿舍不得。

他们晚上一个屋住着,经常一起吃饭聊天,还挺聊得来的。

别说能干的姜正,啥也不干的姜树走他也有点儿舍不得。

他走了,谁陪那俩官差天天去打猎玩呢?

那俩官差在山上地位超然,但到了池远舟面前,就很收着了,沈青越也顺势问了他们如果要开荒需不需要什么手续之类的。

俩官差:“不用!等秋天登记时候写上就行了。”

“咱们老爷巴不得全县都开荒,全县家家户户都多几亩田种呢。”

“我悄悄跟您说,”高个子向沈青越卖官司,但眼神却往池远舟那瞟,“咱们老爷让我们哥俩来,也不光是怕那些难民惹事,主要还是盯着梯田的进度,要是真能成,可好向全县推广呢!”

矮个子:“我看这进度,最晚秋天,差不多就该下政令了,您要是也准备开荒啊,赶早不赶晚吧,到时候恐怕招人都不那么好招了。”

池远舟没接茬:“这么多难民呢,还怕没人干?”

他家小管事也天天盯着山上的进度呢。

也就山脚那片儿好开荒,往上就得凿山了,别想蒙他,这里每天吃喝大概花多少银子,他们几家都偷偷自己算着呢。

在他看来,这买卖着实不划算。

还不如直接提价买地实在呢。

也就是宝峰地不多了,指望凿山开荒,还不如留着银子做买卖,或者攥着银子到地多的地界买。

他家老爷子想去邻县买地,或者找找门路继续买山种茶。他老丈人则打算再开两家纸坊,正从难民里找有没有衢国逃难过来的造纸工匠呢。

反正他们家是没打算投钱开荒。

看在沈青越即将和他合作的份儿上,他想提醒沈青越,在山上开梯田的花销可能要超过买良田了。

不想还没来得及提醒,姜竹先问:“我家可以雇难民吗?”

吃饭中的众人都诧异地看着他。

众人愣了愣,还是俩官差先反应过来:“能呀!当然能!”

他们县令爷恨不得全县所有有钱人都能收管几个难民呢。

姜竹:“山上的也行吗?”

俩官差转头看韶宗升。

韶宗升也有点儿蒙,不过县令老爷希望他们男女老少都收,可他们府上肯定更想要青壮,这会儿府里要哪些不要哪些人还没定下来呢。

只要不是已经在他们管家和老爷跟前儿挂了名的,姜竹想要谁问题都不大。

韶宗升问:“你想雇谁?”

姜竹也不知道对方全名:“赵老头和他孙子。”

韶宗升一时没对上号,山上姓赵的十几户,老头也有六七个,但是,老头?和他孙子?

“行。”

他先答应了,一会儿私下再和姜竹说。

姜竹又问了问那俩官差如果他雇人需要办什么手续,那俩这些天也没少找姜竹帮忙打兔子打野鸡,仔细跟姜竹说了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

登记了的难民都有县衙发的凭条,上面登记了他们的姓名、籍贯以前的住址、身份和人口,只要拿上这个,一起到县衙办个手续就行了。

“要是你弄不清,到时候找我们两兄弟就行。”

“我们不在,你报我们名字,衙门里的兄弟会领你办的。”

和姜竹说完正事,他们俩就去和姜树勾肩搭背依依不舍了。

趁着分别前最后半天,他们仨得抓紧再去掏个兔子窝。

这活动得到了池远舟的积极响应,他还把韶宗固给拽上了。

沈青越推脱他有病,不适合这种刺激运动,遗憾和他们分头行动。

沈青越:“你说的赵老头是谁?”

姜竹给沈青越指了指正在挥着镐敲石头的一个老头。

那还真是个老头。

看上去怎么也得有五六十岁了。

他旁边跟着个挺瘦的小孩,才五六岁大,在一众泥猴孩子里显得分外的干净整齐。

韶宗升感叹:“赵老头啊!”

为了激励所有人认真干活儿,他们设了一个奖励规则,哪个队伍能按时完成任务,吃饭可以一人多一个馒头。

完不成的,就没得吃了。

如果连一半都完成不成的,还得扣掉半个馒头。

赵老头就这样从混编男女老少的队伍里一再沦落,沦落到了老弱病残队伍里。

再这样不出两天,他就得从开荒队掉到挖野菜队伍里,伙食也只剩下野菜粥。

其实去挖野菜也饿不死,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