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这位小兄弟说话敞亮,我爱听!”

沈青越给他倒了杯酒,“小弟对此还有几分好奇,不知方不方便多问?”

“你说,这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

沈青越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那什么,小弟爱吃梨,想在山上种几棵果树,不知道……呵呵,若多种几棵,那山还算不算荒山,我们那山还长了片竹子,竹子您知道,长得快……”

差役听懂了,“嗐”一声,“尽管种就是了,那茶山一座才算三万、五万两,你种几棵果树还能比茶值钱?”

他一脸神秘,低声道:“若你们能种,不如种茶,那东西值钱。”

沈青越还真不打算种茶。

姜竹家那山一棵野茶树没有,不见得适合。否则,之前买山的人干嘛不自己种呢?

而且茶山似乎是被世家大族垄断的,水太深了,不适合他们这种只想过安稳日子的小鱼小虾。

每年顺应时节挖挖野菜就挺好的。

其实果树他也不打算多种,山路远,运不出来,价低不划算。

沈青越问:“能种些桑树吗?”

官差:“自然可以。”

大致上,大虞官府是鼓励农桑的,桑树虽然算在资产里要收税,但头五年不算。

之后按棵,一棵按资产二两来算。

沈青越听得想笑。

茶按山。

农户们院前院后种几棵桑树,按棵算。

不过茶摘了炒成茶叶卖还得再算其他税就是了。

沈青越喝了口酒,不时垫两句话,听官差胡扯乱吹,反正他什么都好奇。

不管是政令、八卦,还是县里出了什么新鲜事,他都听得津津有味。

聊着聊着,不免又聊到了邻国的战祸和城外的难民。

如今大虞境内没什么战祸,去年北边闹了场旱灾,从附近州郡调了粮草赈灾,不过他们镇南郡本就山多田少,调粮也调不到他们这儿来,宝峰县又是镇南郡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县,说来说去,去年的大事就是粮食涨价,今年的大事,就是城外的难民了。

古往今来,茶楼酒肆总免不了爱聊政事,打仗自然也是热门话题之一,说着说着,还另有凑来搭话的。

“据说那边又死了个王爷。”

“老五还是老九?”

“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有人小声道,“我听从南边来的货商说,前十个就剩老六还活着了,别的都……”他往脖子比划了一下。

“不剩几个也就快打完了。”

“这消息靠谱吗?我怎么听说老九都打到他们京城去了?”

“怎么不靠谱,那货商一个月前才回来。”

“什么货商,人商还差不多,如今从南边往回运人赚得比运货还多,什么世道。”

“要不咱们宝峰县这样的山旮旯都来了这么多难民呢?”

“听说附近的田都让他们买涨价了。”

姜竹竖起耳朵。

“多少钱了?”

“涨到十五两一亩了!还是旱田呢。”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姜竹问:“必须买两亩才能落籍吗?”

“最少两亩吧?”有人问官差。

官差点点头。

“还用出担保吗?”

官差又是“嗐”一声,“担保个脑袋!上哪儿找那么多担保,他们能买着地,自己解决自己一家老小的吃喝,别成天给咱们兄弟惹事就他娘的谢天谢地了。”

“买两亩地也不便宜啊。”

“可不是,拖家带口地逃过来还能掏出这么些银子,也不是普通庄稼汉了。”

“庄稼汉?死也得死自己家地头上。”

有人叹气:“我还想着攒点儿钱今年多买两亩地呢,得,怕是买不起了。”

“买得起你也买不着啊!能买的全叫人给买了。”

也有人幸灾乐祸:“我那邻居,前阵子听说十二两一亩,卖了好几亩,现在十五两了,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现在县里宅子好像也涨价了。”

“在城里买了宅子也能落籍?”

官差点头,“县里头更好说,都不用去问那些村子愿不愿意让他们住,买了宅子想怎么住怎么住。”

“还是有钱好啊。”

“可不是。”

姜竹默默算,一亩十五两,最少两亩要三十两。

他们村附近还没地,往后说不定还会更贵……

早知道他就买驴了。

有人问:“官爷,上面可有什么消息?这些难民要怎么办?”

“那能怎么办?开荒呗!”官差叹气,难民来多了他们都忙。

从前一天能有什么事儿啊?

现在倒好,来一拨人,他们要巡视一次。

还得给登记、安置,挨个问有没有什么手艺,还得跑去县里那些大户人家求爷爷告奶奶的问人家买不买奴仆,愿不愿意到城外施粥做善事。

那些有钱人愿不愿意行善积德不好说,他们都快成他娘化缘的和尚了。

偏偏还不是人人都领情愿意好好待着听从安置的,前些日子城外出了难民抢劫的事,县令老爷发了好大的脾气,这也能怪他们吗?

他家要是有多余的粮食多余地,他也卖,这不是没吗?

现在好了,县尉操练他们快赶上军营里练兵了,还不给加饭吃。

要不是吃不饱,他也不至于为了顿酒赖在这儿说半天话。

说着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咱们这儿哪有那么多荒地可开呀!”

官差:“听说那些难民里有些会开山种田的,叫什么……反正说是什么一层一层地开。”

沈青越:“梯田?”

官差:“对对对!梯田!”

众人好奇:“什么叫梯田?”

官差:“说是把山弄成一层一层的平地,说从下面走上去,跟爬楼梯似的,咱也不知道,县令老爷正带着他们看山呢,要是能行,叫他们都开荒去,大伙儿也省了事了。”

原来他们这儿没人会弄梯田呀!

沈青越听得也有些心动。

姜竹家山脚有一片缓坡,要是也能开梯田就好了,哪怕种不了水稻、麦子,能种些豆子粗粮也是好的呀。

第47章 看病

沈青越兴致勃勃开始追问梯田的事, 结果一问,得, 这哪轮得到他们?

县里那些山头众多的大户人家也盯着呢。

慢慢排着吧。

说不好他们学开梯田的希望,还得寄托在姜竹表哥身上。

韶家可有不少山呢,也在县里说得上话。

不过韶家对梯田的态度,和县内百姓对梯田的看法也差不多——看热闹。

他们打心里是不相信这个的。

从酒肆出来,事情办完,姜竹赶车送俩哥哥回去, 一路上沈青越还在询问梯田的事,见他真对梯田感兴趣,韶宗升渐渐也有点儿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